周璞日後是打算親自帶著這些藩軍北上的,他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在這些各藩的聯軍當中先建立一個由自己來統一指揮的系,順便練練兵,以免到時候手足無措。
他的建議很快就被採納了,在趙松的親自命令下,一支小規模的軍隊協同周璞一同來到了島原藩。
當周璞來到了前線之後,他馬上將各藩的藩主召集了起來,首先嚴詞呵斥了他們,並且轉述了大漢將軍的態度,告訴他們現在他們都要戴罪立功,如果接下來的戰事還是不順的話,大漢將軍就要來治罪了。
這些藩主們聽到這樣的話之後自然驚懼不已,紛紛表示請天使從中說項、並且表示自己接下來將盡全力死戰,一定要早日鎮下這些天主教民。
嚇唬了他們一通之後,周璞再下令重新編合這些藩軍,並且讓這些藩軍直屬於自己的統轄之下,同時他還將老將立花宗茂作為自己的副手,協同自己指揮這些藩軍,同時命令各級藩軍不管來自於哪個藩,都必須服從自己和立花宗茂的命令。
周璞之前是文,並沒有打過仗,所以他並不打算自作聰明胡指揮,他跟趙松討要了幾位參議軍作為自己的智囊,而趙松也十分慷慨大方,將自己的親信、遼東團的參議軍黃國昌調配到了他的手下。
有了黃國昌和立花宗茂的輔佐,周璞又有大漢天使的權威,再加上各藩藩主深怕大漢將軍治罪,所以他對藩軍的整編倒也是十分順利,短短幾天之就讓這些藩軍統轄到了自己的屬下。
而在他重新整備這些藩軍的時候,島原藩的地界上也難得地出現了暫時的平靜。
在這短暫的平靜當中,這些天主教民們也興起了僥倖之心。
他們派出了使者來到了藩軍陣前,並且求見了周璞,表示他們並不願意與大漢戰,現在只是為了保命而不得已為之。使者的言辭十分哀懇,屢屢哭訴之前幕府和藩主對他們的迫,宣稱他們和幕府以及藩主仇深似海,絕對不會去為了幕府和大漢為敵。
他們要的條件也很簡單,只要大漢願意放過島原藩的天主教民、並且讓他們自治,那麼他們願意投降並且歸順大漢,決不和大漢為敵。
然而,周璞卻直接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雖然一直都在引進西洋技和工匠,但是大漢對天主教本就十分警惕,一直都不允許西洋傳教士自由傳教,若是他在這裡答應了這些教民,傳回國應該怎麼向朝廷代?
另外,他們打過來的時候就宣傳是為了朝廷和各藩的利益去討伐幕府,這樣才能得到各藩的歸順效勞,若是任由天主教民造反暴,那各藩疑懼之下又怎麼可能真心和大漢合作?
所以儘管使者說得聲淚俱下,並且嚴詞凄切,但是周璞仍舊不為所,他直接命令使者回去告訴教民們的首領,三天必須投降,並且全放棄對天主教的信仰,否則就將玉石俱焚!
他的要求被藩的教民首領拒絕了,於是一場腥的鎮也就勢不可免了。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趙子文是一個浙大的在校生,因為一次意外落水,來到一個是宋朝的時代,卻不是宋朝的國度,曆史的軌跡因何而改變? 秦觀,李清照,蘇軾一一出現,趙子文該如何與他們相處。 趙明城的牆角,該不該挖?可惜還是被趙子文給挖了,咱總不能讓李大才女守寡吧!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就看小小書童趙子文如何穿越曆史忽悠忽悠古代人…… 是肚裡能撐船的宰相還是那個冷血英武的將軍?隻能說這個書童不是人……
用相機記錄戰爭,用鏡頭緬懷歷史。當攝影師拿起槍的時候,他的相機里或許還保存著最后的正義和善良。
李預穿越隋末唐初,覺醒系統,他帶領手下,打造了一個安詳富足的世外桃源。直到武德九年,突厥大軍南下,為了保護領地,李預率軍出征,沒成想抓了三個人。 “我乃大唐皇帝”。 “我乃長孫無忌!” “我程咬金,你敢說你沒聽過?” 李預傻了,這三人膽大包天,竟敢冒充大唐名人!在打退突厥,救下長安後,三人就訛上了李預。李預煩不勝煩,直到有一天,李預剛給老李治好病,老李就拉著他的手,悄悄的告訴他:“小子,朕攤牌了,其實我是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