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征似乎并未打算讓唐培義他們也知道承德太子后人尚存于世的消息。
未免走風聲,暫且將俞淺淺母子安排在城郊一別院藏了起來,長寧聽說寶兒他們就在薊州,鬧著要去看寶兒,樊長玉想著兩個孩子在一起,有個玩伴也好,同謝征知會過后,便帶著長寧去了一趟別院。
兩個孩子重逢,倒是出乎樊長玉的意料,他們沒有立馬玩做一片,而是眼眶紅紅地,都不說話。
樊長玉逗長寧:“不是鬧著要來看寶兒嗎?怎麼看到了又不說話?”
長寧揪著一片角,抿了抿才看向同樣站在俞淺淺邊上的俞寶兒:“我沒騙你,我說了會讓阿姐和姐夫去救你的吧?”
樊長玉和俞淺淺都在笑,只有俞寶兒朝著長寧輕輕點了頭:“我知道。”
俞淺淺同樊長玉道:“小孩子長時間沒見了,瞧著都生疏了,讓他們自己玩一陣吧,轉頭就稔了。”
邀著樊長玉進屋坐,放任長寧和寶兒在外邊玩。
院子很大,院外又有守衛,出不了什麼事。
長寧垂著腦袋用鞋幫子杵地,不太高興。
倒不是因為旁的,而是原本跟一樣高的俞寶兒,半年不見,竟然已經高了半頭了。
晃了晃手上一堆小玩意,一腦全塞給俞寶兒,說:“這是趙大叔給我新編的蝴蝶和蟈蟈,都給你。”
俞寶兒不知道哪里惹了不高興,問:“那人帶走你后,沒打你吧?”
說起自己當時被隨元青帶到戰場,長寧這才來勁兒,坐在石墩上,手舞足蹈比劃:“他可兇啦,他把我放到比好幾個我還高的大馬上,在黑乎乎的晚上帶著我在山野里跑,死了好多人,山上的鬼都在風里烏拉拉地哭……”
俞寶兒臉不太好看:“他帶你去戰場上了?”
長寧終于想起那群人打仗的地方是戰場,連忙點頭:“還好我姐夫來救我了,那個壞蛋打不過我姐夫,就把我往天上扔,拿他那個碗口的槍我,被我姐夫用比柱子還的兵打退了!”
說著還張開雙臂比劃了一下有多。
俞寶兒想象了一下謝征在馬背上掄著大柱子當兵的形,皺了皺眉,才如所愿說了句:“你姐夫真厲害。”
長寧趕驕傲地了小脯:“我阿姐第一厲害,姐夫第二厲害。以后你別怕,再有壞人來了,我保護你!我阿姐現在當將軍啦,手底下管著好多人呢!小五叔叔、小七叔叔,還有小秦叔叔他們……”
樊長玉同俞淺淺在房里說話時,朝外看了一眼,見兩小孩坐在臺階,擺弄著一堆小玩意,不知在嘀嘀咕咕說些什麼。
俞淺淺笑道:“寶兒這孩子從前不認生的,被關在長信王府上那段時日,也不知了些什麼罪,我再見到他時,他就不笑,也不說話了,聽說還給他找了玩伴,但他也不搭理,看他跟寧娘又能玩到一塊去,我便放心了。”
樊長玉道:“興許是被嚇到了。”
俞淺淺說:“我這一生,已別無所求,唯一記掛的,也只有寶兒了。”
樊長玉聽出是憂心俞寶兒往后的境,安道:“別怕,寶兒現在不是反賊余孽,他是承德太子的后人,沒人敢拿寶兒怎樣的。”
俞淺淺苦笑道:“宮里那位,容得下承德太子的后人嗎?”
這話把樊長玉問住了。
李家目前已經跟齊旻聯手,想讓小皇帝退位,小皇帝只怕已視承德太子后人為眼中釘,中刺。
樊長玉只沉默了一息,便道:“我會盡我所能護著你們的。”
樊長玉對宮里那位皇帝的印象并不好,昔日叛尚未平定,為了讓謝征安心娶長公主,皇帝就不惜治自己一個武將于死地。
忠誠與否,似乎并不重要,只要擋了路,就該被除去。
齊旻此人,他能為了扳倒魏嚴,跟李家一起想出視萬千將士的命如兒戲的毒計,樊長玉也不覺得他上位了能當個好皇帝。
大抵是因為前十幾年只是個悶頭只顧自己溫飽的小民,樊長玉對皇權雖是敬畏,卻也沒到愚忠的地步。
這天回去后,專程去找謝征,謝征在理堆積在案頭的公文,便坐在一旁發呆。
謝征問:“有心事?”
樊長玉問:“你說,皇帝要是想殺了寶兒怎麼辦?”
謝征嗤道:“他如今自難保。”
他把一封從京城寄來的信件拿與樊長玉看。
這些公文都寫得咬文嚼字的,樊長玉看得吃力,好不容易看懂了其中意思,瞪大眼道:“李家人想要齊旻正式出現在朝堂上了?”
信上所寫的,不是旁的,而是欽天監員夜觀星象,看出帝星有異。
而朝中幾員耋耄老臣,紛紛說自己夜里夢見了先帝,先帝涕泗橫流,言不忍承德太子之后流落民間。
如今整個京城都流傳著皇長孫沒死的言論,又說這幾年大澇大旱,都是天子德不配其位。
百姓對魏嚴架空皇權早有不滿,小皇帝給群臣和世人的印象也一直是懦弱無能的,眼下正好有了個宣泄口,百姓都囂著讓承德太子后人繼位才是正統。
皇帝從前還靠李家打魏嚴,眼下李家已同他離了心,他手上那點實權,扳誰都扳不到。
謝征近乎篤定地道:“魏嚴也在做局,李家圖窮匕見之際,便是魏嚴收網之時。”
-
京城,皇宮。
書房龍案下方的臺階上,奏疏早就扔了一地,能砸的杯盞,也早砸了。
“反了!全都要反了!”
邊再無東西可砸,皇帝齊昇(shēng)氣得將龍案也推翻在地,寬大的龍袍拖曳在地上,他自己不小心踩到,跌了一跤,額角都在臺階上磕出來。
今日的盛怒,跟最初李家彈劾魏嚴的折子上來時他的狂喜形了鮮明的對比。
原來李家開始扳倒魏嚴,不是他的意,而是早就存了異心!
一旁伺候的太監心驚膽戰上前去扶:“陛下,陛下您怎麼樣了?”
齊昇一把揮開前去攙扶他的太監,神鷙指著那太監道:“朕知道,你們從沒把朕當過真正的天子,朕都知道……”
他神兇狠得像是要吃人。
太監顧不得摔倒時被地上的碎瓷扎到的口子,連忙跪地表忠:“陛下,老奴對陛下的衷心,天地可鑒吶!”
齊昇卻毫不理會,只近乎自言自語地道:“他謝征敢拒朕的旨意,李家也要另擁旁的傀儡來取代朕了……”
他說著面陡然猙獰,歇斯底里道:“朕才是真龍天子!除了朕,誰也別想坐那把龍椅!”
太監怔怔看著齊昇失態的樣子,有一瞬甚至懷疑齊昇瘋了。
但齊昇卻拖著那一袖子都掉了半截的龍袍在書房來回走起來,頭頂的金冠歪了他也毫不在乎,只喃喃念叨著:“還有辦法的……還有辦法的……”
太監心驚膽戰看著他這副癲狂的模樣,再想到朝堂和民間的那些言論,不聲想離開書房,他都快走到門口了,大殿來回走的齊昇不知何時注意到他的,正歪著腦袋看他:“你去哪兒?”
太監渾的冷汗刷一下出來了,好歹在前伺候了這麼多年,說話才不至于磕:“老……老奴見陛下心中煩悶,想去陛下沏一壺茶來。”
“是嗎?”齊昇似乎不太相信,他從一旁的劍架上取了龍泉寶劍,直接在臺階上拖著劍尖朝老太監走去。
老太監嚇得魂飛魄散,肚子得路都走不了,癱在地求饒道:“老奴真的是想去替陛下沏茶啊……”
齊昇看著他笑:“去沏茶就去沏茶,你抖這樣做什麼?”
鋒利的劍尖扎進太監里,老太監當即慘一聲,齊昇只覺心底囂的惡意在一聲慘里找到了宣泄口,渾的每一個孔都驟然舒坦了起來。
他心極好地又往老太監上刺了一劍,眼見鮮把自己明黃的龍袍都染紅,才快意地笑了起來:“多好看的,無怪謝征麾下那八百親騎要騎。”
老太監已痛得渾痙攣,手腳并用試圖往外爬,奈何后齊昇似發現新奇的玩一般,直接把手上的龍泉劍當刀砍,兩手握住劍柄,切瓜砍柴一般,只憑著一腔戾氣盡數揮砍在老太監上。
老太監從一開始的表忠討饒,到后面已連一句告饒或求的話都喊不出來了。
大殿的地磚上,都迸滿了沫子和碎。
齊昇直砍到自己兩手酸才停下,他看著被自己坎得只剩一攤爛的尸,扔開手上的劍,喚小太監進來收拾干凈,自己回龍椅上坐下氣。
進殿來的小太監們,看到大殿中央那一堆,無不臉大變,嘔吐連連。
齊昇看著他們的狼狽模樣,似覺著有趣極了,終于快意笑出了聲:“高公公對朕有異心,死有余辜!再對朕有異心者,這就是下場!”
一群小太監面如土地跪地表忠。
齊昇極滿意地看著這一幕,只覺通都舒暢,這就是他的權力的滋味!
終有一日,李家,謝家,也要這般跪在他跟前搖尾乞憐!
只不過在那之前,他還得繼續忍耐一段時日。
發泄完戾氣,齊昇也全然冷靜了下來,他滿臉翳道:“來人,伺候朕更。”
-
秋夜漸涼,寒蟬凄切。
魏嚴自被李家彈劾勾結黨開始,便稱病不上朝了。
月華在庭院的石板路上灑下一片霜白,好似下了一場初雪。
書房的窗口出一豆燈火,近侍穿過守在院外的層層虎賁將士,推開門對著席地坐于矮幾前同自己對弈的老者道:“相爺,有貴客來。”
魏嚴被打斷了棋路,堆滿褶子的眼皮稍稍往上一抬,映著棋盤旁的一盞燭火,不怒自威:“老夫不是代過了,誰來也不見。”
侍者兩手托舉起一,讓其過目。
是一枚雕著龍紋的羊脂玉環。
此乃皇帝所佩之。
魏嚴只瞥了一眼,便收回目,似乎全然沒放在眼里,這會兒功夫,他已想起了方才想落的棋位,蒼老勁瘦的食指和中指捻著黑子落了棋盤中,整個棋局的廝殺瞬間逆轉了局勢。
他道:“在李家老兒那里學了這麼多年,還是半分沉不住氣。”
侍者不敢搭話,等著他繼續吩咐。
魏嚴說:“他既來了,便讓他進來吧。”
須臾,換了一常服披著寬大斗篷的齊昇便出現在了魏嚴書房外。
他想進書房,院中的虎賁將士卻戟示意他不得再往前。
齊昇臉難看在原地靜立了片刻,想到李家要做的事,當即也顧不得臉面,如這十幾年里無數次在魏嚴跟前伏低做小一般,直接掩面哭泣起來:“丞相救我!他李家想廢了我,另立君主!”
書房沒人做聲,過投映在門紗上的影子,齊昇辨得出魏嚴是在獨自下棋。
齊昇暗中咬了咬牙,繼續聲淚俱下祈求:“丞相,朕會聽話的,從前的總總,都是朕了他李家蒙蔽,朕知道,只有丞相才是一心為朕好的。他李家還想構陷丞相勾結黨,朕也會替丞相討回公道的!”
能想到的好話,齊昇都說了,可書房中那道人影就如同充耳未聞一般。
齊昇這才真正覺得怕了,想到自己會被趕下皇位,甚至會被暗中死,也顧不上說好話了,只哽咽得涕泗橫流。
書房的門是何時打開的他都不知,直到魏嚴渾厚威嚴的嗓音穿這秋夜的冷風傳他耳:“陛下貴為天子,就該有天子之儀。”
齊昇連忙抬起頭,見魏嚴只著一件尋常布負手站在書房門口,卻有臨淵峙岳之姿,忙如喪家之犬一般搖尾乞憐道:“丞相救我……”
特種兵兵王孟青羅解救人質時被壞人一枚炸彈給炸飛上了天。一睜眼發現自己穿在古代農女孟青蘿身上,還是拖家帶口的逃荒路上。天道巴巴是想坑死她嗎?不慌,不慌,空間在身,銀針在手。養兩個包子,還在話下?傳說中“短命鬼”燕王世子快馬加鞭追出京城,攔在孟青羅馬車面前耍賴:阿蘿,要走也要帶上我。滾!我會給阿蘿端茶捏背洗腳暖床……馬車廂內齊刷刷的伸出兩個小腦袋:幼稚!以為耍賴他們
阿鳶是揚州出了名的瘦馬,生得玉骨冰肌,豔若桃李,一顰一笑便勾人心魄,後來賣進安寧侯府,被衛老夫人看中,指給安寧侯世子做了通房。 安寧侯世子衛循爲人清冷,性子淡漠,平生最恨寵妾滅妻,將阿鳶收進後院,卻極少踏進她的院子。 阿鳶自知身份卑微,不敢奢求太多,小心伺候着主子。 時間久了,衛循便看出自家小通房最是個乖巧聽話的,心裏也生出幾分憐惜,許她世子夫人進門後斷了避子湯,生個孩子。 阿鳶表面歡喜的答應,心裏卻始終繃了根弦。 直到未來世子夫人突然發難,讓她薄衣跪在雪地裏三個時辰,阿鳶心頭的弦終於斷了。 她要逃! 起初衛循以爲阿鳶就是個玩意兒,等娶了正妻,許她個名分安穩養在後院,並不需要多費心。 後來阿鳶的死訊傳來,衛循生生吐出一口心頭血,心口像破了個大洞,空了......
雲府長女玉貌清姿,嬌美動人,春宴上一曲陽春白雪豔驚四座,名動京城。及笄之年,上門求娶的踏破了門檻。 可惜雲父眼高,通通婉拒。 衆人皆好奇究竟誰才能娶到這個玉人。 後來陽州大勝,洛家軍凱旋迴京那日,一道賜婚聖旨敲開雲府大門。 貌美如花的嬌娘子竟是要配傳聞中無心無情、滿手血污的冷面戰神。 全京譁然。 “洛少將軍雖戰無不勝,可不解風情,還常年征戰不歸家,嫁過去定是要守活寡。” “聽聞少將軍生得虎背熊腰異常兇狠,啼哭小兒見了都當場變乖,雲姑娘這般柔弱只怕是……嘖嘖。” “呵,再美有何用,嫁得不還是不如我們好。” “蹉跎一年,這京城第一美人的位子怕是就要換人了。” 雲父也拍腿懊悔不已。 若知如此,他就不該捨不得,早早應了章國公家的提親,哪至於讓愛女淪落至此。 盛和七年,京城裏有人失意,有人唏噓,還有人幸災樂禍等着看好戲。 直至翌年花燈節。 衆人再見那位小娘子,卻不是預料中的清瘦哀苦模樣。雖已爲人婦,卻半分美貌不減,妙姿豐腴,眉目如畫,像謫仙般美得脫俗,細看還多了些韻味。 再瞧那守在她身旁寸步不離的俊美年輕公子。 雖眉眼含霜,冷面不近人情,可處處將人護得仔細。怕她摔着,怕她碰着,又怕她無聊乏悶,惹得周旁陣陣豔羨。 衆人正問那公子是何人,只聽得美婦人低眉垂眼嬌嬌喊了聲:“夫君。”
衛南熏一睜眼回到了及笄這一年。按照記憶她這個庶女會因長相出眾,被太子相中,成為嫡姐陪嫁的滕妾入了東宮。 她看似得寵,夜夜侍寢。可太子只將她視作玩物折騰毫無憐惜,更是被嫡姐當做爭寵的工具。 她死了在出嫁第四年的秋夜,無人問津死狀可怖。 重活一回,她要離這些人事遠遠的,回鄉下老宅悠閑度日,偶然間救了個窮教書先生。 她為他治傷,他教她讀書識字,趕走附近的潑皮混子,兩人暗生情愫,她更是動了讓他入贅的心思。 好不容易攢了十錠銀元寶做聘禮,準備與對方談親事,前世的夫婿卻帶人尋到,她慌忙將人護在身后。 不料那個向來眼高于頂,從未將她當人看的太子,朝她身后的人跪了下來:“侄兒來接皇叔父回宮。” 衛南熏:??? 等等,我這十錠元寶是不是不太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