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學,除了李家的那些「前族人」,現在還收納了一些落魄世家的子弟。
免束脩,家學還提供抄書、或是用書換筆墨紙硯的易。
在大梁朝,有很多世家沒落了,生活艱難,但他們永遠不會丟的是家族藏書。
唐宓和李壽都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會在家學推出用書換文房四寶的易。
不必拿出原本,只要確保沒有錯字、文,即便是手抄本,也能在李氏家學喚來讀書所需的筆墨等。
如果不想要這些東西,也可以換錢。
唐宓不缺錢,所以換給學生們的筆墨等都是上等的,開出的價格也高於市麵價格。
那些沒落世家的學生,一開始還遮遮掩掩,次數多了,反倒放開了。
他們又不是把家族藏書賣了,只是用手抄本換取自己所需的東西,這沒什麼丟人的。
學生們放開了,消息也傳了出來。
弄到最後,許多並不在家學讀書的沒落世家子,也會用自家藏書的手抄本到家學來換東西。
……如此過了三年,唐宓竟收穫了上萬卷的書。
這些書,有很多都是唐氏藏書中沒有的。
哪怕不是原本,其閱讀價值也很高。
唐宓先將這些書自己通讀了一遍,然後又填充到了東廬書院的藏書閣。
親到李氏家學帶來的好,唐宓對家學更加上心。
先生什麼的,都是聘請的好品德、有學識的大儒。
校舍等一應設施,也都定期打掃、修整。
獎學金公正評定,評好后,按時足額發放。
一系列措施執行下來,李氏家學進了良循環。
先生們認真教書,學生們刻苦學習。
這兩年春闈,亦有不家學的學生考中科舉。
李氏家學逐漸變為面向整個京城世家圈的「義學」,那些原本對李壽咬牙切齒的世家們,對李壽的評價漸漸好了些。
顧琰等幾位大佬,更是沒在世家聚會的時候稱讚李壽。
但李壽到底不是銀子,有人喜歡他,也有人憎惡他。
這不,嚴氏說完自家孩子的事,故作猶豫了片刻,又低聲道:「還有一事,我知道十八娘你或許不想聽,但我還是想告訴你。」
這話說得,若是唐宓不了解嚴氏,還真當是故意消遣自己呢。
「九嬸,什麼事這麼為難?」
唐宓上說著,心裡已經開始猜測。
能讓嚴氏這般糾結,估計那事涉及的人,是唐宓或是李壽所厭棄的。
而在李壽和唐宓跟前「不可說」的人,只有一個——
「是崇仁坊那位。」
嚴氏果然道出了李立德的名字。
當年李其璜帶著李立德和柳氏分出李家,搬到了崇仁坊的宅子里。
族人們都知道李立德對李家嫡支所犯的罪孽,也都憎恨他,但李立德到底做了自己幾十年的長輩,若是直呼他的名諱,他們實在做不到。
正巧李其璜搬到了崇仁坊,族人們便乾脆稱呼李立德「崇仁坊那位」。
唐宓一聽事關李立德,不揚起了眉,「他怎麼了?十八郎不是請太醫每個月都去給他問診嗎?」
這是李壽對李立德的報復,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我不是說這個,」
嚴氏急忙擺手,「十八郎心善,待他亦是仁至義盡,我們都知道。事是這樣的,那日我們家郎君去尋五郎(即李其璜)吃酒,五郎吃醉了酒,無意間說了一句,說、說那位最近的神不錯,居然還能讓人推著去院子里閑逛。」
李其璜說這話,更多的是抱怨:李立德怎麼還不死?都九十多歲了,人也中了風,卻還堅的活著。
李其璜很清楚,李立德就是李壽心中的刺,他一日不死,自己這一房就一日不能跟李壽徹底和解。
但嚴氏是個仔細的人,卻從這句話里發現了問題。
「不是我多想,而是自打『那位』中風后,不管怎樣,都不願出門。「
嚴氏低低的跟唐宓說出自己的猜測,「可這幾天,怎麼就突然想出門轉轉了?如果不是五郎攔著,『那位』還想去城郊莊子哩。」
「哦?他想出門?」唐宓蹙起眉頭。
和李壽都痛恨李立德,但他已經癱了,且爪牙全部被清除,應該翻不起什麼大浪。
所以,除了象徵的派了幾個人盯著,李壽並沒有刻意安排人手。
現在看來,李立德沉寂了三年多,又想冒頭了啊。
「是啊,聽五郎說,這半個月來,『那位』幾乎每天都要去中庭的花園子,一躺就是一天。」
嚴氏繼續說道,「五郎每天醉生夢死,很顧及這些。『那位』邊雖然有人伺候,可也不是一眼不錯的盯著,總有更、吃飯的時候啊。」
唐宓點頭。
李其璜恨李立德不死,自是不會對他太過照顧,邊只安排了一個又老又笨的老漢和兩個使婆子。
主人不上心,下人們當然也不會真心伺候。
那個老漢還好,還知道照顧李立德更、翻,而那兩個婆子,本就是能躲就躲,一天到晚不見人也是常事。
可那老漢,再盡職也只是一個人,本做不到時刻都守在李立德邊。
如此、李立德整日待在花園就很值得懷疑了。
「多謝九嬸,您放心,我定會好好照顧三郎。」
唐宓覺到了事的不對勁,對於特意來提醒的嚴氏很是激,忙笑著保證。
嚴氏笑得見牙不見眼,「那我就待我家三郎謝過十八娘了。十八娘啊,不是我自誇,我家三郎別看年紀小,卻最是乖巧聰慧,三歲就會背三字經,五歲就能背詩。今年六歲,已經開始學習論語了……」
唐宓含笑聽著。
但聽著聽著,唐宓就覺得有些怪怪的。
可哪裡有問題,又說不上來。
罷了,左右嚴氏是個有分寸的,應該不會有事。
唐宓卻不知道,再有分寸的人,面對偌大一個李家、以及平西侯爵位的時候,也會生出別樣的想法。
嚴氏見唐宓領了自己的人,心裡很是高興。
歡歡喜喜的走出了百忍堂,穿過一個個庭院,路過一景緻,嚴氏眼底閃過一抹熱切。
家三郎多好的孩子啊,相信十八娘跟他接一段時間后,就會喜歡上他。
到時候,過繼什麼的,也就是順理章的事了……
壞消息:這只皇帝會讀心! Σ(⊙▽⊙"a 好消息:這只皇帝讀不了她的心! (* ̄︶ ̄) 壞消息:但是她被皇帝盯上了! o(╥﹏╥)o 穿越就算了,居然還穿到后宮!穿到后宮就算了,居然還是架空的大宣朝后宮!而且還是個被毀了容的悲催的小才人! 悲催阿荼,后宮謀生。 皇帝明昭:你不要對朕心存妄想! 阿荼:好滴好滴~ 一段時間過後~ 皇帝明昭:朕對你心有妄想。 阿荼:……這個皇帝有貓病!
折筠霧生的太美,她用剪刀給自己剪了個厚重的齊額頭發,蓋住了半邊臉,專心的做自己的本分事。太子殿下就覺得這丫頭老實,衷心,又識得幾個字,便派去了書房里面伺候。雖是奴婢,卻被太子殿下親自教導讀書寫字,跟著他一起享用山珍海味。后來,她被家里的人找了回去,成了蜀陵候家的七姑娘,無人知曉她在東宮的一切。那日宮中夜宴,她坐在筵席上,忍受著世家貴女們的刁難,突然,桌子上多了一盤棗糕。是她在東宮里最喜歡吃的。筠霧抬頭,只見向來不假辭色的太子正輕笑著看她,低啞親昵的道了一句在東宮時親自給她取的小字:“来,珺珺,到孤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