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都到岐州府,需要一個半月。
折筠霧一直很沉默,大漢有時候跟說幾句話,但大多時候不會說,他只一個勁的趕路,不過折筠霧能覺的出,他看似是一個人,但這路上絕對還有其他人在保護他們。
在進岐州府后,路漸漸的好走起來,先被領著去見了一個五十多歲的人,只他一人在,剛要行晚輩禮,便見他急忙拉起,道:“筠霧啊,既然來了,便是一家人,不用客氣。”
然后道:“你以后便要換個名字了,殿下可曾給你取好名字?”
折筠霧點頭,“珺。”
翁健又問是哪個字,等問明白之后,了下,覺得這個字很好,“是玉。可見殿下對你的期許。”
他雖然不知道太子為什麼要費盡心思送這麼個人來他這里,但是既然來了,他定然要看護好的。
于是笑著道:“那你以后便翁珺吧?小字做名用,小字珺珺,如何?”
折筠霧行禮道謝,“是。”
見了翁健,便沒有再見其他人,而是由翁健親自帶著去見翁瀧和翁二夫人,也就是未來的父母。
“他們二人一年到頭都在岐山山里,一般都不見人,過著世的日子。你過去,也沒有人知道,等過兩年,你看看喜歡不喜歡,要是喜歡,便先呆著,后面的事,后面再說。”
折筠霧再次謝他,翁健哈哈大笑,“自家人,我如今是你伯父,不用客氣。”
他道:“說句不客氣的,我家大孫兒都比你大,以后你的輩分可不低。”
其實要不是殿下寫信過來說給他們找兒,他定然是要做這丫頭大爺爺的。
不過是個兒也行,弟弟正好沒有子嗣,將來給這丫頭找門好婚事,或者殿下要是不放心,干脆就招個婿,這般也好,那弟弟就有個子嗣了。
翁健便覺得殿下也算是做了好事,這丫頭看起來老實本分,但又帶著一書香氣,正好跟弟弟一塊讀書寫字。
等到了岐山山下,翁健便帶著下了馬車,一邊走一邊道:“這山里就不能行馬車了,哎,我說要給他們修條路進去,他們還不準,偏要什麼幽徑小道——這里鳥不拉屎,難道修條大道就不幽靜了?”
折筠霧聽著他大大咧咧的抱怨,那顆懸著的心就慢慢的松了下來,如今快要八月,岐州府也不那麼熱,又是山間,竟然帶了一涼意,就抿著笑道:“可能就是喜歡小路。”
路確實很窄,就兩個人并排走的寬度,用青石板鋪在地上,踩在上面也有沁涼。
走了大概半個時辰的模樣,這才到得山上。那里倒是建了一座宅子,并不是很闊氣,但是看起來就蒼樸。
門前有兩人站在那里等,后跟著幾個仆人。折筠霧知道這就是翁瀧夫妻,連忙幾步走過去,直接給他們行了一個大禮。
翁瀧是個不假辭的男人,見了雖然歡喜,但是畢竟兩人還陌生的很,不知道該如何說話,便看向自家夫人。
翁二夫人姓沈,名箏,也不是長袖弄舞之人,只連忙拉起折筠霧,道:“是筠霧吧?”
翁健連忙道:“以后就跟我們姓了,姓翁,名珺。玉那個珺。”
沈箏點頭,“好,以后便你珺珺。”
折筠霧便開口喊,“珺珺拜見阿爹,阿娘,伯父。”
沈箏笑起來,“好孩子,咱們家可不興拜來拜去這一套,你且隨自在些。”
拉著折筠霧說話,翁家兩兄弟就先去屋子里頭說話了。
翁健坐下,對翁瀧道:“如今瞧見了人,可算是心甘愿了吧?我瞧了就知道你們會喜歡。”
翁瀧:“看著眼神清澈,目坦然,是個好姑娘。說是宮婢,但看著卻跟世家小姐一般,定然是讀過書的。”
折筠霧的事,目前也就只有他們知曉,這是個,他們不能說出去,但是兄弟兩人私下里還是會探討一下太子送出來的真正用意。
翁健之前是側面打聽過,說是東宮里面有一寵婢,很得太子的喜歡,因著太子殿下的歡喜,皇后娘娘幾乎是將未來皇孫的希寄托在這寵婢的上,可如今,這寵婢,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到了他們家。
到底其中原因如何,大家都不知道,但都有共識,這就是個祖宗。
能跟太子之間有這麼個聯系,也是好的。
翁瀧對這些沒有太大的想頭。剛開始兄長說有這麼個人要送來時,他也是不太愿意的。孤寂了一輩子,突然說要有個兒,誰也不習慣。
但那是太子,他的外祖父鎮國公又救過他們翁家兄弟的命,這才答應。但心一直懸著,就怕送來個不聽話的,今日見了人,心這才安,笑著道:“好了,既然來了,就別想太多,咱們對得起人家就好。”
一家子人湊在一起吃飯,折筠霧吃的,期間沈箏給夾了幾次菜,見安安靜靜的吃,夾給一次菜,就抬起頭乖巧的笑,清麗的眉眼顯得好看極了。
沈箏還是第一回見到這般好看的姑娘。雖然說翁家的幾個侄也不錯,可也不及的,這般的姑娘,也不知道以后便宜了誰。
散了席,送了折筠霧去床上歇息后,跟翁瀧道:“看得出來是個好姑娘,只心里郁郁,卻每每我們說話,都朝我們笑,我就看著心疼。”
這麼個乖姑娘,見了第一天,便心疼的很,想來太子也是歡喜的很,那怎麼會送出來?
“我想著,會不會是太子跟是……那樣的,但是陛下或者有人不準,阻礙了他們,這才讓他們散了?”
翁瀧也是這般想的。
“自古癡男怨,哎,都是如此。”
沈箏一笑,“你可真是……什麼都沒弄清楚,就癡男怨了。”
道:“既然如此,咱們以后就不要在面前提殿下。”
翁瀧嗯了一聲,轉對沈箏道:“哎,你說,有個閨也好的,我今兒個就想著明日讓人給下山添些珠花。”
“你看見沒有,可是一點兒首飾也沒有,只手上有一串珠子,卻是木頭的,看著不像是什麼名貴的東西。既然珺,便買些玉吧?玉珠子串起來,定然比那木頭好。”
沈箏卻白了他一眼。
“不是什麼名貴的東西?你啊,說你沒見識,你還真沒見識。”
翁瀧好奇,“所以真是什麼好木頭?”
然后笑著道:“我自貧困,我家兄弟還是個大老,這些木頭啊玉的,自然沒有如你一般世家出有底蘊知道的多。”
雖然翁家是半路出家的新貴,但是沈箏卻是岐州府沈家。
只不過的父親喜歡教書,建了書院教書,又將許配給了翁瀧。
沈箏就道:“那串手珠,雖然是木頭,卻善玉,戴上它能和玉一般養人。”
“這種善玉極為罕見,但因為它有的作用,玉都能代替,且不是很好看,便也沒什麼人特意去尋它。”
珍貴是珍貴,但不是非它不可。
沈箏:“但即便這般,也依舊是珍寶。我想著,之前是宮婢,不好戴什麼名貴的珠寶,太子便給找來了善玉。”
嘆氣,“從的談吐,穿戴的手珠,我便能得知的寵,可這般還是被送出了宮,我擔心以后會出什麼變故。”
被擔心的折筠霧站在新的屋子里面,腳踩著地,發現的屋子外面,也有一棵桃花樹。
因是九月里,果子也沒了,只留下一些葉子在上頭,就想到了東宮里的桃樹。
想了一會,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端著燈回去睡覺,小丫頭給鋪被子,“姑娘,您要睡了嗎?”
折筠霧自己是做過奴婢的,一點兒也不習慣別人伺候,便急忙去讓睡,自己去鋪被子睡覺。
躺在床上,以為自己會睡不著,但奇怪的是,很快了眠,長達一月多的路途終于結束,實在是有些疲憊了。
等第二天起來的時候,發現太已經進了屋子,嚇了一跳,急忙起來,小丫頭便過來給穿裳,折筠霧還是搖頭,“我自己來吧。”
小丫頭也不多干涉,笑意盈盈的道:“姑娘,那奴婢去夫人那邊。”
折筠霧嗯了一聲,沒多久沈箏就過來了,“可歇息好了?”
折筠霧忙喊:“阿娘。”
沈箏聽得歡喜,立刻上前拉著的手去吃東西,“這個時辰用早膳和午膳都不合適,你既醒了,便先吃些糕點。”
折筠霧有些不好意思,“讓您心了,平日里我也起的早,不會如此晚。”
沈箏笑道:“自己家,我們真沒有什麼規矩,想睡便睡,這山間無歲月,一晃便一天過去了,隨你自己怎麼過。”
正在說,就見著翁瀧走過來,先跟說了幾句你自己玩的話,然后問,“你大伯父實在是個武人,來的時候也不知道給你帶些好綢布料珠花首飾來,今日我正好要下山去詩社,便去給你帶些回來吧?你想要什麼樣式的啊?”
折筠霧不好回絕他的好意,“只要幾件藍的……和月白,紅的就好。”
“兒裳做的好,阿爹可以多要點回來,我給您和阿娘都做一件裳。”
翁瀧便樂了,“也好,我這輩子,還沒穿過兒做的裳。”
便興致下山,沈箏嘖了一句:“你的年歲正好,我之前也提過領個姑娘或者小子回來養,他偏不要,說吵的慌,等以后從你大伯家過繼一個孫兒孫就好。”
一邊說一邊帶著折筠霧繼續走,折筠霧看看,再看看已經走遠的翁瀧,挽著沈箏的手,進了住的屋子。
在那一刻,又想起了殿下。
——多謝你,給我尋到了這麼一個好人家。
多謝你,殿下。
……
而此時的京都,蜀陵侯府,一行老六人全部被帶到了蜀陵侯府偏僻的屋子里面。
蜀陵侯肅穆著臉,誰也沒說,只讓人等著,然后去夫人趙氏那里。
“舒婉,我說完這事后,你一定不要激,一定要冷靜。”
趙氏正在看賬本,聽完好笑,“你我都是經過事的,還有什麼事能讓你這般?”
放下賬本,“你說。”
蜀陵侯就認真的道:“舒婉,咱們的杳杳,還活著。”
趙氏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杳杳還活著?”
蜀陵侯點頭,忙扶住,“看,我讓你別激。”
趙氏:“杳杳在哪里,你說啊!”
蜀陵侯便道:“你先冷靜,冷靜,聽我慢慢跟你說。”
“王爺,昨天王妃將太妃最喜歡的錦鯉給燉了。” 某王爺翻著手上的書:“給王妃再送幾條過去,免得她不夠吃。” “王爺,王妃把小公主給踢下水了。” 某王爺頭也不抬:“這種事還需要勞煩王妃動手?下次讓她自己跳下去。” “王爺,王妃帶著您兒子跑路了。” 某王爺終于起身。 “王爺,您是要去抓王妃了嗎?” “傳本王命令,通緝小世子!敢拐走本王妻子,本王要打斷他狗腿!”
女魔頭楚裙重生了,千年了,大陸上依舊佈滿她的傳說。 丹聖山山、滅世楚衣侯、鑄劍祖師……都是她的馬甲! 上一世,她被兄姐背叛,車裂分屍,鎮壓神魂於深淵之下。 這一世,她傲然歸來,斬天驕、殺仇敵、鎮天道! 某日,小道消息不脛而走: 據說妖皇陛下不喜女色,蓋因千年前人族那殺千刀的女魔頭把他醬醬釀釀,玩了就跑! 楚裙聽聞:我不是我沒有! 清冷妖皇拉著瓷娃娃的手站在她身後:沒有?
【高智商+推理+懸疑】一朝魂穿命案現場,哪個穿越者有解秋心這樣倒霉!且看小小雜役賴上摘星大將軍,驗尸破案,伸張冤屈。女扮男裝,惹得將軍以為自己好龍陽!身份成疑,撥開層層迷霧,竟然牽扯出千古奇案!
唐菀爲清平郡王守了一輩子寡,也享了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太平安康。 內無姬妾爭寵煩心,上有皇家照應庇護,就連過繼的兒子也很孝順。 她心滿意足地過了一輩子,此生無憾閉上了眼睛。 再一睜眼,她卻重生回到了十五歲那年的夏天。 自幼定親的未婚夫一朝顯貴逼她退婚,迎娶了他心中的白月光,她嫡親的堂姐。 他愛她堂姐至深,念念不忘。 唐菀成了京都笑柄。 眼看着堂姐嬌羞無限地上了花轎,風光大嫁,郎情妾意,情投意合。 唐菀淡定地決定再嫁給上一世她那前夫清平郡王的靈位一回。 再享受一世的榮華富貴。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剛剛抱着清平郡王的牌位拜了天地,上輩子到她死都沒見過一面,傳說戰死於邊陲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清平郡王,他回來了! 清平郡王:聽說王妃愛我至深,不惜嫁我靈位,守寡一生也要做我的人。 唐菀:…… 他護她兩世,終得一世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