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在前面帶路的周明麗的聲音傳了過來:“親家大哥、大嫂,到了!”
說著,周明麗指著前面的大門。
相比起一路走來看到的宅子,這座院子其實也不算是最出眾的。
就是,大門寬大的了些,門前的兩個獅子整齊干凈了一些,門前的柱子結實觀了一些。
總之,一看就不是那種沒人打理的深宅老院。
而且,只是在這門前站著,就有一種好似走到古代人家門前的覺。
實木的大門頗為沉重,周文明推開時其實并沒有費太多的力。
但伴隨著開門的沉悶聲音,以及隨著大門慢慢打開顯出來院子里的景,總是讓姚春林、劉歡這種初次到來的人覺到一特別不同的覺。
等到門的景呈現在姚春林跟劉歡眼前后,劉歡暫時忘記了剛才的一切想法。
接下來,姚春林夫妻倆跟早已經等著的戴爸爸戴媽媽打了招呼,又被招呼著去看了院子里的其他景。
以及三家相連的院子,還有姚冬雪的家。
到于易慧英、江正的家,雖然通過相連的院子確實可以進去,但因為他們夫妻還在上班,姚冬雪就暫時沒有引姚春林夫妻進去。
可只是看到的這些,就已經完全足以讓劉歡夫妻倆瞪大了眼了。
難怪,丹丹這些孩子們都說姚冬雪家的四合院漂亮呢!
這樣的院子,這樣的景,不管是誰看了,都不得不說聲漂亮吧!
這一刻,別說劉歡了,就是姚春林,心中都的對其他幾家的院子,以及他們家那傳說中的四合院充滿了期待。
同時,劉歡的心也頗為復雜。
甚至是在心底的角落里,對姚家也有了一前所未有的歸屬。
盡管這樣實在是現實,可劉歡并不覺得現實有什麼不好。
長到現在的經歷告訴劉歡,他們生活的世界就是充滿了現實的。
就如他們長期住在娘家,分明當初想要把留在邊是的父母,為選擇姚春林的也是父母。
可是,在家里即使有父母的寵,嫂子也同樣可以因為他們一家子長期住娘家而對怪氣。
盡管大多數時候并不當著父母的面,偶爾真的說了,父母兄長也會喝斥嫂子。
可不管是劉歡自己,還是父母家人,丈夫孩子,都清楚的知道嫂子的態度。
為什麼父母親人,以及自己一家,都沒有辦法理直氣壯的讓嫂子自己閉上。
其原因,還不是因為的底氣不夠。
畢竟,跟姚春林雖然都有工作,可確實依賴娘家幫忙甚多,而所依仗的,也不過是家人的疼而已。
而這份疼,卻并不是獨有的,并且,某種程度上,還會及到其他人的利益。
當然,劉歡并不是在否認沒有在這過程中得到好,也不否認家人對的好。
就是吧……
其實也跟很多孩一樣,曾經天真的期盼過,
會有一個可以讓有所依仗的丈夫,也會有一個可以讓活得更理直氣壯的婆家。
姚冬雪跟姚春林并沒有發現劉歡心態的變化,但這一次的相聚,確實格外和諧。
聚在一起的時候,戴家人也知道姚春林夫妻倆沒有去看過其他幾個弟弟妹妹的房子,他們都忍不住聊了起來。
畢竟要說起這置辦四合院的事,估計還得追溯到姚冬雪夫妻倆結婚時的事兒。
最初時他們因為姚冬雪夫妻倆的四合院,那滿院的瓜果花草對四合院有了興趣,后來住習慣了才發現。
四合院雖然確實也有其不方便的地方,可也確實也有大院里比不上的地方。
說起來,最近幾年,四合院已經在慢慢升值了。
再加上如今改革開放的氣息,已經灑滿了祖國大地。
戴家的親戚們,不管是自住也好,還是投資也好,都因為這幾座四合院參合進了其中。
特別是幾個年青人頭腦更靈活的,現如今不只幫父母長輩尋找到了適合四合院,還順帶的幫其它人搜尋。
有的還接了幫忙修繕的活!
像戴家這樣堪稱得上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也難免會有一些因為各種原因,并沒有適合工作的人。
說實話,這也算是給了他們另外的一種出路。
當天傍晚,因為姚春林現在都還有早上一定要跟隊伍訓練的習慣,夫妻倆早早的就準備告別了。
姚冬雪習慣的拘留一番沒有留住人,就對大嫂說道:“大嫂,大哥天天忙就算了,你如果有休息的時候,就過來找我唄!”
劉歡聽到這個邀請,立刻笑道:“那當然好了,以后我們姑嫂倆都不在一個地方。”
“我回婆家也,還帶著兩個孩子,也跟弟弟妹妹們不。”
“現如今,正好我跟你大哥,還有你就在一個地方,那肯定平時得互相走走。”
說到最后,劉歡也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對婆家還真從來沒有這麼主過。
但姚冬雪倒覺得這樣也不錯,一來是一旦回首都,邊基本上除了戴家的人就沒有其他人了。
即使是易慧英,別說忙不忙,跟江正在一起后,也不再純粹的只是閨了。
而且,姚冬雪因為穿來后就直接下鄉。
在鄉下,也收到過很多次大哥的補,大嫂的包裹。
即使后來慢慢的聯系了很多,姚冬雪也還記得那份。
畢竟,當時做知青時,在其他人眼中是需要補的存在。
而后來不管是上大學,還是結婚后,能自己養活自己,哥嫂沒那麼擔憂也是正常的。
至于大嫂跟家人之間的關系……
姚冬雪做為現代人,其實還真見多了大嫂這樣的格。
而且,大嫂這誠心改變的樣子,估計媽媽才是最欣的一個吧!
姚冬雪只想著姚媽媽會覺得欣,卻并沒有想到到劉歡變化的姚春林,此時又是多麼的欣!
因為全程聽著妻子跟妹妹的對話,回去的路上,姚春林臉上的笑意都沒有落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