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鬧小脾氣的不提。
貳壹跟唐納德教授一邊流著,一邊拿著鐵鍬挖掘他們所在的這發掘點。
唐納德教授是個風趣活潑的人,相起來一點都沒有年紀差距所帶來的距離,這一點和古板嚴肅的徐教授風格大不相同。
唐納德教授非常喜歡說一些西式幽默來炒熱氣氛,也就是那種西方人聽了能笑出豬聲,而東方人聽了心毫無波的文字雙關語。
也虧得貳壹在語言上的能力,讓他能夠聽懂唐納德教授這些比冷笑話還冷笑話的笑話,還能勉強配合著呵呵兩聲。
而旁邊幾個中山考古隊的師兄經過的時候,經常莫名其妙的扭頭看他們這笑的不行了的一坑人,這是文化和歷史背景上的差異,不是懂鷹語就一定能夠笑得出來的。
就好像煌國人開玩笑說,這輩子最佩服四個男人:董永、許仙、寧採臣、落十一
煌國人會覺得好玩然後會心一笑,而懂煌國語的老外,則往往一臉懵嗶一個意思。
所以說說笑笑的,貳壹倒是瞭解了一下唐納德教授的來歷。
他本人的確是歷史考古專業的大拿,但他值得關注的卻並不在這方面,而是他另一個份!
國際尋寶協會的註冊會員,多家尋寶公司爭相聘請的資深尋寶獵人!
尋寶獵人,聽上去好像很神的樣子,也有人管他們冒險家、探險家、探索者、尋寶人、寶藏獵手,或是其它的什麼稱呼,但實際上卻並不算是什麼太過的職業。
和盜墓者不同,他們是擁有執照的合法職業,有正規的組織和分工不同的完善系。
因爲國不同,煌國民衆對所謂的“尋寶獵人”的印象。
大概停留在《奪寶奇兵》系列電影中“印第安納.瓊斯”的模樣。
如果非要再加上一個,那也許就是《古墓麗影》中的“勞拉.克勞馥”。
因爲電影的關係,這個職業顯得有些神,似乎總是和冒險、神事件、寶藏等詞彙掛鉤。
但實際上,這個職業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迷人,因爲本不可能像電影之中那樣,單槍匹馬的進行所謂的尋寶活。
這是一個需要龐大資金供應、完善後勤團隊支持,配備大量高科技設備和科學探測技的行業。
在國際上,不知名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者,都會邀爲尋寶協會的註冊員。
從而爲這個系之中不同的角,利用自己富的知識和技,來尋找那些埋藏在角落裡的失落寶藏。
而在他們後,則有一張龐大的網絡系,來爲他們提供資金、設備、法律,以及各種行中所需支援的支持。
可能會有人覺得,爲歷史學家和考古學者,爲了利益而爲尋寶獵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爲。
可還是那句話,國不同,觀念自然也就不同。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的話,尋寶獵人的存在又何嘗不是將那些落的奇珍,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的一種方式呢?
而他們尋寶的過程,又何嘗不是一種考古和發現的渠道呢?
在國際上,正是利益驅了某些資本,積極的爲考古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資金、設備,支持考古學家去探索和發現,研究那些藏和埋葬在歷史之中的。
有需求才有發展,這也使得西方的考古技在不斷的發展。
無論是探測技、考古裝備、發掘設備等領域,都要遙遙領先於國幾個層次。
至於尋找到的那些人類文明的瑰寶,究竟是擺在博館**人研究和參觀,還是通過拍賣被收某些富豪的私藏,這就見仁見智,看如何去想了。
不可否認的說,唐納德教授隨口所說的那些尋寶故事的確很吸引人,同樣也引起了貳壹的好奇和強烈的興趣。
跟國外的考古界環境比起來,國考古人往往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尷尬的問題。
例如設備稀缺、技發展緩慢,考古系人員的薪資待遇低,從事的工作又枯燥乏味辛苦勞累等等,這恐怕也是考古系,爲什麼普遍人數不多的原因。
這也是人之常,不是麼?
如果不是真正的喜歡和好這一行,有幾個人是能憑理想,抵住質的,經年累月的堅持下去?
唐納德教授是一名“2星發現者”,兼“1星解者、1星探索者、1星發掘者”,合計擁有5星尋寶執照的資深獵人。
這就不得不解釋一下,尋寶獵人的不同分工。
“發現者”的工作,就是通過研究各種史料和典籍,找到任何可能存在的線索,分析出寶藏存在的可能。
而“解者”的工作,則是通過自己掌握的富歷史知識、語言能力,去破解破譯這些蛛馬跡中存在的各種疑點。
而“探索者”的工作,自然就是據“發現者”和“解者”所提供的報,順藤瓜的去找到這些寶藏的地點。
至於“發掘者”,不用說就是通過考古技,來將寶藏從埋藏地點取出或打撈的人員。
這個系之中,當然不僅僅只有這麼幾個角,甚至各行各業的人員,都可能參與到其中去。
只要參加一次行,在相應領域做出了貢獻,那麼就能夠獲得相應的積分,最終被授予星級,從而在國際尋寶協會中到不同等級的福利待遇、報渠道。
可以說,所謂的“尋寶獵人”那都是各行各業之中的英人員,不是說隨隨便便來個普通人,抗把鋤頭就能去挖寶的。
貳壹在好奇的詢問唐納德教授有關於尋寶獵人的事,而唐納德教授也同樣在一點一滴的瞭解著貳壹的能力,最後笑著邀請道:“艾瑞,你對爲一個‘解者’興趣麼?”
“解者?”
貳壹一愣:“爲什麼不是探索者或者發掘者?”
“因爲你的語言能力和知識儲備,實在是太驚人了!”
唐納德教授笑了笑道:“相比起冒險的親自去尋找寶藏,也許爲一個破譯古文字的解者更適合你一些!”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