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第1212章 北巡遼東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第1212章 北巡遼東

天武二十二年的八月初八,正是欽天監推算的出行黃道吉日。

這天一早,朱慈烺擺開全副執事、鑾駕前往長江邊,乘坐洪武號一級風帆戰列艦向遼東出發。

隨行的有漢王朱和墿、軍機大臣曹變蛟等將領,還有安遼公朱有能一家子,連玄燁的布木布泰都跟著來了。

他們得到部消息,說是天武皇帝要去祭拜努爾哈赤和皇太極。

朱有能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乾爹好好的去祭拜什麼野豬皮?這是懷舊了?

認真說起來,這事讓朱有能尷尬的,畢竟他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幾十年來,他早就與努爾哈赤斷絕了父子關係,並不分場合的稱呼努爾哈赤爲野豬皮。

現在要到他墳前祭拜,這不整尷尬了嗎?

萬一野豬皮從地下爬起來索命怎麼辦?

還有那個皇太極,自己霸佔了他媳婦和兒媳,這仇也不小啊!

想到這裡,朱有能冷不丁的一個哆嗦。

他很想請假,但退休這十多年,面聖的機會非常,這次能隨駕北巡,朱有能說什麼也不會放棄此番恩寵,著頭皮往瀋進發。

消息提前傳到遼東,整個遼東都沸騰了。

人們爲了瞻仰一下皇帝出巡的排場和風采,提前準備趕往瀋

尤其是那些至今還緬懷韃清的老們,更是匆匆而至,有些不想來的,也被當地府強行邀請來觀禮。

十七日,洪武號戰艦抵達遼東三岔河海口,改乘龍舟沿著渾河北上。

駕途經之,沿途臣民頂禮謨拜,一片“萬歲”的歡呼聲。

第三次踏足遼東,看著悉而陌生的渾河之水,朱慈烺慨良多。

明清兩次渾河大戰,戚家軍(浙兵)、白桿軍、天武、遼東鐵騎,不知有多英勇之士在此爲國捐軀了。

Advertisement

一路上,退休老幹部茅元儀耐心的給漢王朱和墿講述當年的渾河大戰,國姓爺朱有能也偶爾接上兩句,做拓展解讀。

朱和墿和朱大能等年輕一輩聽得津津有味,一副心馳神往的神,只有玄燁臉很差。

抵達瀋後,朱慈烺下榻行宮,這裡原是盛京皇宮,後改爲徵東都護府大都護府,再後來都護府東遷,也就空置了下來。

朱和墿等人對行宮的佈置和環境沒太在意,只有玄燁將這裡當了名勝古蹟,到細看緬懷。

這裡,是他父親福臨出生的地方;

這裡,是他祖父皇太極建立大清的地方;

這裡,是他曾祖父努爾哈赤雄踞遼東,掌握對明戰爭主權的地方!

對玄燁來說,這裡是神聖的!是大清的龍興之地!

十九日,朱慈烺帶著一大票文武員前往瀋城東面十里外的清東陵,看努爾哈赤。

天啓六年正月,努爾哈赤發了寧遠之戰,被時任山東按察使的袁崇煥用紅夷大炮給轟走了,還轟出了抑鬱癥,沒過幾個月就翹了,死後草草葬在了東陵。

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爲清,尊努爾哈赤爲太祖,順便把他老爹的陵號也給改了,福陵。

此後滿清一邊南下搶掠,一邊忙著重建和改建福陵,最後形了規制完備、禮制設施齊全的清福陵。

遼東大戰後,滿清敗逃退出瀋順,大孝子多爾袞擔心老爹的墳墓被刨,花重金給明廷,請求別刨,務必妥善保管。

大明素來以孝治天下,雖然多爾袞是敵人、是逆賊,還剁了親哥皇太極,但鑑於他的孝子之心,崇禎皇帝最終還是答應了他。

不過,不刨墳不意味著不做點什麼。

Advertisement

當初清軍關,可是焚燬了天啓皇帝的德陵外殿,崇禎作爲“好聖弟”,又喜歡記仇,沒道理不表示一下。

在他的授意下,清福陵建築羣中的朝房、隆恩門、隆恩殿、東配殿、西配殿、大明樓、一百零八磴臺階、神功聖德碑樓等,皆被朝廷以越制違章的名義拆除了。

在明廷這,努爾哈赤不過是大明的正二品龍虎將軍,是個以下犯上的叛將,死後能有塊地埋了已經很不錯了,還要啥王侯規格?

車駕來到福陵前邊,三聲炮響之後,朱慈烺下了鑾輿,步行踏上了陵前的神道。

一邊走,他一邊對邊的朱有能說道:“此山巍峨雄峻,氣吞千古,前面還有渾河爲伴,你阿瑪的陵地選的不錯。”

朱有能聽了,在一旁小聲地道:“回主子的話,奴才早與那野豬皮斷絕子父關係了,這陵地都是他那些孝子賢孫們找的,奴才當時人微言輕,本就不上......”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呀,這麼多年了,還改不了口。”

朱有能老臉特別的真誠:“主子對奴才有再造之恩,奴才一輩子也不敢忘,能當您的奴才,三生有幸!”

後的朱大能和文武大臣們聽了習以爲常,然漢王朱和墿、玄燁等年輕人皆是角一,有些接不了。

如果不是這位國姓爺手中一點實權沒有,他都會懷疑這是又一個安祿山了。

說是祭奠悼念努爾哈赤,儀式本應該莊嚴隆重,可朱慈烺一路上負手信步,就好像來逛景區一樣。

惹得周圍觀禮的韃清們一臉憤懣,他們不人在韃清做過,或是從過軍,在以往的戰爭中,不是提前投降了,就是被俘改造,僥倖留得一條狗命。

Advertisement

自清廷敗亡之後,有些滿明明知道復國無,但依舊耿耿於懷,想著爲大清復仇。

如今見大明皇帝不遠千里的來到福陵,還一副隨意的囂張模樣,一個個心生火,氣的不行。

但懾於林軍的威猛,無一滿敢衝上前行刺拼命。

朱慈烺將一切都看在眼裡,心中發笑,這幫滿和後世奔波於網絡的滿,真乃一脈相承啊。

他們只敢在鍵盤網絡中上躥下跳,信口開河地用僞史證明韃清的偉大,並將明朝包裝一個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殘暴的朝代。

有甚者,直言帝的大選,背後需有滿點頭......

但現實中,他們一個個卻只能易姓改名,一隅,在外面連祖宗都不敢認,更別說復國了。

滿比之在酒店裡組黨建國的張某都不如,還揚言干涉了帝大選,可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