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扛著AK闖大明 第152章 全面開工(二)

《扛著AK闖大明》 第152章 全面開工(二)

所有百姓都張的看著劉鴻漸,他們知道,就算侯爺不收他們,也是理之中,畢竟侯爺不是開善堂的,明明不需要那麼多人,爲何還要多此一舉,浪費許多銀子?

但所有人都希冀著、求著,畢竟這個冬季太難熬了。

營地前安靜的有些凝滯,劉鴻漸深吸了一口氣。

“民壯在原來基礎上加徵一千人,算上會砌牆的共計徵三千人,工匠擴徵到五百人!”

“侯爺英明!”

“謝侯爺恩典!”

霎時間,凝重的氣氛被打破,四周皆傳來民壯和匠戶們的歡呼聲。

加徵一千餘人,意味著這裡大部分人都能安然度過這個冬季了。

“別嚷嚷了,拿出你們的戶籍文書,都排好隊,排好隊!民壯到左邊,匠戶到右邊。”

營地前早已排好幾排文案,負責戶籍查驗和匠戶考覈的,分別是劉鴻漸從戶部和工部借調過來的幾個主事。

而一應械、磚瓦、糧食則直接找戶部購買,劉鴻漸是拿著銀票去的,把戶部尚書倪元璐樂的不行,直誇劉鴻漸恤朝廷。

人員徵集一直持續到黃昏,共徵集民壯三千人,鐵匠、木匠、石匠、刀匠、鑄匠等五百餘。

這三千五百人暫時安頓在千戶所旁邊,搭建帳篷居住。

當天晚上,劉鴻漸便公佈了這些人的薪俸待遇。

三千民壯皆月銀五錢,五錢便是半兩,省著點用基本能滿足一戶人家度日,況且做工期間是管飯的,所有的民壯都很開心。

而匠人的待遇劉鴻漸並沒有定死,畢竟工種不同、能力也不同,定死的不利於提高匠人的積極

自古以來匠人不重用,唯有兩宋期間朝廷鼓勵發明創造,在那時中華大地曾涌現出一大批的能工巧匠,膠泥活字印刷、冶金、航海、土木工程皆在兩宋期間得到飛速發展。

Advertisement

而到了明朝,匠人的地位每況愈下,生活也是慘不忍睹。

在劉鴻漸看來,一個民族要崛起,單單靠聖人教化是完全扯犢子的,教育是基,但明朝的教育呢?

科舉制度之下,程朱理學大行於世,文人士紳天天之乎者也,侃侃而論,真正埋頭搞發明、搞創造、搞科技的反而連飯都吃不飽。

僚、士紳、封建思想對工匠的歧視、迫和欺凌,導致明中葉以來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在畸形中發展,就是這個意思。

經過慎重考慮,劉鴻漸暫時把匠人分級。

一級匠人,包括鐵匠、木匠、裁匠、石匠等在約三百人,月銀二兩。

二級匠人,包括鑄匠、土木匠等在約五十人,月銀四兩。

三級匠人,包括琉璃匠、刀匠在約三十人,月銀八兩,琉璃匠主要是考慮到以後玻璃的研發。

三級以上便是匠師,匠師暫時只把船木匠納,月銀十六兩,他們的主要職責便是研製新式戰船,甚至戰艦。

但目前前來應召的匠戶中,竟然一個都沒有,大明海政策的實行,直接把幾代船匠的傳承攔腰斬斷。

匠師以上是大匠師,包括槍、炮、火藥的研發,月銀五十兩。

再往上便是負責各工程整督造的檔頭,由於沒有合適的人選,三大檔頭暫時由閻應元、陳明遇、馮敦厚這三個後勤能手負責。

三大檔頭皆直接向劉鴻漸負責,而我們的安國候劉鴻漸呢?負責出銀子!

每個級別由所屬匠人推舉出三個領班,開會時領班到場,負責收集和反饋所屬匠人的諸多意見和建議。

爲了鼓勵發明創造,提高匠人們的積極,有貢獻的匠人將特殊待遇。

Advertisement

比如木匠方敬梓因爲發明了紡紗機,以一級匠人的份領大匠師薪俸,另外還有獎金兩千兩紋銀。

所有匠人安心在此幹滿五年,沒有重大過失的況下,可以籍。

這也是劉鴻漸的終極殺手鐗,匠人本就算了籍,大多數人也只能靠本的手藝過活,況且若論待遇劉鴻漸有信心留住這些人。

籍對這些匠人的最大力,在於後代子孫可以自由的選擇職業,或科舉、或經商、或幹老本行,自己做匠人苦了一輩子,沒有人希這苦難還留給自己的孩子。

當然,有賞必有罰,消極怠工者吃板子、罰月銀;者吃板子、罰月銀……

所有的懲罰中最嚴重者莫過於泄,與其說是因爲劉鴻漸對工坊的重視,倒不如說是對先進發明、圖紙的重視。

所有匠人,不論是誰,不論曾經有何功勞,一旦泄者,割掉舌頭,下半生將在錦衛的詔獄中度過。

福來的太突然,所有通過考覈的匠人,聽完劉鴻漸宣讀的規定,皆是一時沒反應過來。

在此以前,士子可以通過科舉升發財,士兵武人可以通過上陣殺敵封侯,唯有匠人沒有上升的渠道,只能守著手中的活計忍欺凌。

劉鴻漸宣讀的規定,不說月銀厚,幹滿五年還可籍,了籍家裡的孩子便可以……

“侯爺大恩,俺孫大牛必肝腦塗地以作報答!”一個材敦厚的中年漢子扔下手中的木工箱子下跪拜謝。

“是啊,侯爺真是個大好人,俺家有個閨待字閨中,俺願意把閨送到侯府供侯爺差遣……”

“忒,老張你個二傻子,侯爺稀罕你家的歪瓜裂棗……”

Advertisement

……

“侯爺,咱們這麼做會不會遭小人詬病。”閻應元皺了皺眉頭。

大量徵集匠人,還給出這麼優厚的待遇,工部的人如何想?其他坐班的匠人如何想?

籍作爲籌碼,勢必會引起一連串的不良反應,這些侯爺都考慮到了嗎?

“哼!士農工商,匠人排在九流之末本就不合理,而世襲的匠戶制度更是令人髮指。

本候做這些,一來是爲了讓這些匠人放下顧慮、死心塌地的做事,二來便是要開僱傭制度的先河。

匠戶、軍戶都是積弊,必須慢慢的撬起,至於那些言,隨便他們蹦躂吧!本候不怕!”

劉鴻漸牛哄哄的撂下了話,把閻應元噎的無言以對。

“這裡的事就給你們三人了,優先建造盛放土豆、番薯的地窖以及溫棚,此與咱們的研究所一同開工,有任何事可差人去府上找我。”

劉鴻漸面容冷冽,無論是農事還是軍事,這攤子事皆關乎大明以後的發展,一件都不能馬虎。

誰擋道,誰回家歇菜,沒有半點餘地,劉鴻漸相信皇上是會站在他這一邊的。

“是,侯爺!”閻應元再無顧忌,沉聲領命。

“棒槌,牽馬來,咱們回家!”

ps:本書從6月30號發第一章,到如今三個月有餘了,今天終於如願上了三江,百集,對於諸位的支持專門寫了言,就放在作品相關裡,謝你們,有你們真好,希諸位朋友都能有個好心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