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該起牀了,都已經日曬三竿了!”
孫秀秀被劉鴻漸箍在懷中彈不得,只得著臉說道。
“嗯再睡會,這大冷天起來作甚,哪有被窩舒坦。”劉鴻漸吧唧吧唧說道。
“那能不能讓賤妾先起來……”
“不能!”
……
“老爺!老爺在不在!”院子外面傳來李百達堪比牛大棒槌的驢嗓。
我沒聽到,我沒聽到,我沒聽到……劉鴻漸直接拉起被子矇住了頭,昨夜他在西廂房楊雪那邊折騰到半夜著實有點睏倦。
“夫君,李百戶在喊你,許是有什麼要事稟告,快起來吧!”孫秀秀無奈的道,自己的夫君什麼都好,就是喜歡賴牀。
“煩死了!這倆大老,老子早晚把他們打發到山西去挖煤。”
劉鴻漸裡嘮叨著坐起來,孫秀秀趕忙起服侍他穿,劉鴻漸心疼妻有孕在,接過服便自顧自的穿戴起來。
“老爺!老爺……”
“別咋呼了,何事?”
劉鴻漸推開房門走了出去,有些微弱,幾個下人在打掃著院子。
“老爺,宮裡來了位公公說是帶來了皇上的口諭。”李百達嘿嘿一笑,指了指前院的方向。
“嗯,知道了,走,看看去。”
難道是今日沒去上朝,皇上這是興師問罪了?劉鴻漸邊走邊胡思想。
到了中廳,大老遠就見到王二喜手執著拂塵,焦灼的在中廳裡走來走去。
“小王,咋的了這是?火急火燎的。”
“哎呀我的侯爺,快跟咱家進宮。”王二喜像看到救星般,拉著劉鴻漸就往外走。
“什麼事這麼急,先給本說說!”
“快走吧,候爺,邊走邊說,萬歲爺和百都在等著您呢!”
等上了馬車,王二喜才挪到劉鴻漸邊,小聲的說著今日皇極殿發生的事。
原來昨晚凌晨時分,國公所率領的京營士兵從江北凱旋,三鎮叛兵潰敗的潰敗,投降的投降。
大勝而歸本來是值得慶祝的事,哪知今日上朝,國公朱純臣剛奏明戰果,就被副總兵靖南伯黃德功當場參了一本。
說是國公朱純臣貪功冒進、指揮不當,導致八千餘京營士兵被叛軍圍困至死。
然後國公又反擊黃德功不聽從指揮,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肯忍讓,竟然在朝堂上了手。
一邊是靖難之役中爲祖皇帝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世襲勳貴,一邊是勞苦功高又有勤王功績的實幹派武將。
朝臣投鼠忌,皇上猶豫不決,只好暫時退了朝,這不,剛一退朝,皇上的口諭就傳到了安國候府。
又是那個老雜,聽完王二喜的敘述,劉鴻漸的腦海中頓時想起朱純臣矮矮胖胖的可惡臉。
到得乾清宮東暖閣,崇禎正在案前理著堆的奏疏。
“微臣叩見皇上!”
“今日怎的又沒來上朝?”崇禎放下手中的筆,質問道。
“回皇上,微臣……微臣昨日鬧了肚子,不適。”果然是來興師問罪的,劉鴻漸撇了撇。
“哼,果真如此嗎?”
劉鴻漸:……
“起來吧,念在你新婚燕爾,這次就饒了你,坐!”崇禎指了指邊上的椅子。
“皇上找微臣來可是爲了今日朝堂之事?”劉鴻漸起說道。
“是啊,如今三鎮叛已定,本是朝廷的喜事,誰知竟鬧出這檔子事兒。
一邊是祖上有功於我大明的勳戚,一邊是屢次爲大明平叛的功臣,那黃得功又是你大力舉薦之人,朕十分爲難!”
不怪崇禎如此難做,有明一朝對開國功臣的後代向來寬厚,非是犯了十惡不赦之大罪,不會予以嚴懲。
“皇上,恕臣直言,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軍務之事更應該秉公置,切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否則如何安軍心,軍心不安,便是大患矣。
一人的榮辱,與我大明相比,又是何其的低微。”
劉鴻漸當然知道,崇禎心底其實還是偏袒國公的,畢竟朱純臣的祖上朱能,曾經爲祖靖難立下過悍馬功勞。
而黃得功呢,他的這個伯爵爵位還是崇禎爲了安江北四鎮,臨時給的。
只是個終爵位不說,在崇禎心中的忠誠度上,也不能與國公這樣與國同休的老資格相提並論。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崇禎還是沉著臉猶豫不決,劉鴻漸知道,想借著這個機會搞掉一個國公是沒指了。
眼看午朝時間到了,劉鴻漸只好跟著崇禎向皇極殿走去。
朱純臣見安國候跟在崇禎後,便頓覺有些不妙,但他爲朝廷世襲的國公,又一向得崇禎重,倒也沒太當回事。
武將班列多出來一個人,生的面若刀削,頭髮雖已泛灰,但一雙虎目卻格外有神,材不甚高大,站的卻筆如臺柱般。
想來這位便是南明時期的猛將黃得功了,劉鴻漸心想。
“皇上,江北之戰我部共計損失士兵一萬六千餘,戰場廝殺、馬革裹本是士兵們的榮譽,他們若果真如此戰死沙場,臣自沒話說。
可他們死的冤啊,若不是總兵朱純臣貪功冒進,致使他們……
臣的兵……臣心痛……請皇上做主,否則……臣這兒不做也罷!”
黃得功十幾歲便從了軍,數十年來大大小小歷經百戰,上只刀疤箭痕便多達數十,但也從未打過如此窩囊的仗。
被數萬叛軍圍困至死的,有相當一部分是跟隨他多年的子弟兵,他雖沒什麼文化,但每逢想起那些年輕的生命屈死戰場,便覺對不住他們。
說到後來,響噹噹的漢子竟然泣不聲。
“放肆!朝廷的豈是容你想當就當,想辭就辭?”崇禎大怒,猛拍龍椅道。
“皇上英明!此人視朝廷法度於無,還敢威脅皇上,當予以嚴懲!”禮部尚書馬士奇冷言道。
爲了重返朝廷,回到這個令他心醉神迷的戰場,馬士奇沒花銀子,而國公朱純臣乃是最大的一頭兒,若沒有朱純臣的大力舉薦,馬士奇如今還在南京養老。
現在老大被人誣告,爲馬前卒的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表達立場的機會。
在他看來,黃得功區區一個副總兵竟然敢彈劾世襲國公,就是螳臂當車,哦不,連螞蟻臂都算不上。
“啓稟皇上,老臣雖愚鈍,但自領兵平叛以來,無一日不謹小慎微,唯恐有負聖,還請皇上切莫聽其一家之言。
這黃得功在軍中時便蠻橫不休、不聽指揮,這才導致有淮安一敗。
老臣念及他上了年紀,不忍苛責於他,誰知今日竟被他反咬一口,自承襲爵位以來,老臣向來克己奉公,嚴於律己。
如今竟此奇恥大辱,老臣有何面回家告祭先祖,還請皇上做主啊!”
國公朱純臣匍匐在地竟嚎啕大哭起來,哭的昏天黑地如喪考妣。
戲!此人不去演戲真是埋沒了人才!
劉鴻漸心中雖對面前這胖老頭鄙視至極,但也是有些佩服這老傢伙的心計。
先自謙一番,然後往黃得功上潑髒水,有了剛纔黃得功的言語之失,崇禎必然對這黃德功心生厭惡,再把自己的祖宗祭出來,這算盤打的真實呱呱響。
這黃得功也是,這麼大的話了連個人兒都不會說,這不自己把自己往坑裡推嘛!
現在倒好,牆倒衆人推,本來黃得功在朝廷就沒什麼關係,這一下豈不是涼涼?
“皇上,臣有話說!”劉鴻漸看黃得功氣的臉憋了豬肝,終於是出班發言。
誰說你黃得功朝廷裡沒靠山?老子便是!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