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扛著AK闖大明 第164章 欺我無人(求推薦票)

《扛著AK闖大明》 第164章 欺我無人(求推薦票)

待到得乾清宮,崇禎果然還在與閣商議事務,劉鴻漸突然前來,倒讓崇禎分外詫異。

卿今日不來上朝,此番前來又是所爲何事?”有其他大臣在,崇禎自然佯裝微怒。

“皇上,有大事,你看這是什麼?”劉鴻漸把阿布奈的書信給崇禎。

崇禎疑的打開,只掃了一眼便氣不打一出來,你猴急的跑過來,敢就是讓朕看這鳥語?

崇禎當然也不識蒙古語,瞪了劉鴻漸一眼,把信件給了首輔鄭三俊。

鄭三俊老眼昏花,對著微弱的看了好一會兒,大抵上看出乃是蒙古文字,便找過來一個禮部的通譯。

一番折騰和查驗之後,通譯斷定此信件乃是真的。

信件容與劉鴻漸所料不差,無非是大吐真族不是人,他爲察哈爾大汗,念及與大明舊日義,想重修舊好,一起對抗強大的敵人云雲。

“此信是一個蒙古老頭送來,此人孛羅赤,微臣斷定此老頭在那察哈爾部也是有著重要的地位。”

孛羅赤的氣度、見識別說是在蒙古部落,就是在大明也是見,若不是劉鴻漸不按常理出牌,換一般人還真不見得能攻破此人的防線。

“此人還說,建奴那邊目前正在大肆在蒙古諸部徵兵,微臣覺得事關重大,是以不敢耽誤,馬上來此向陛下稟告。”

滿清本族全族人口不過四五十萬,能從中召集六萬強兵已是不易,若想與大明爭鋒,徵兵必然要從蒙古草原諸多的部族下手。

崇禎面也是變得凝重,十幾年來,區區滿清把他折騰的疲力盡,大明的財政也是被遼東拖垮,如今滿清又捲土重來,半年後……

Advertisement

“皇上,此事需要慎重對待,臣聽聞滿清爲了整合蒙古諸部,大搞和親政策,如今十幾年過去,許多部族已經與滿清達合議,此番徵兵,必是爲了圖謀我大明!”

次輔李邦華說完嘆了口氣,他這個兵部尚書當的也真是累,四缺兵缺糧不說,手下竟然連個能征善戰之人都沒有。

“皇上,臣素聞察哈爾部與滿清不合,察哈爾部乃吉思汗直系後裔,草場廣闊爲滿清所嫉,雖說限於局勢不得不屈從於滿清,但其骨子裡仍然桀驁不遜,滿清必然不容於他。

既然察哈爾部主提出與我大明重新結盟,依微臣看,此事可行,察哈爾部不僅可以爲我大明提供所需戰馬,真待日後與滿清作戰,察哈爾部還能牽制其後方,當時百利而無一害!”

建極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倪元璐也發言。

其餘幾位閣老也皆是附議,這倒是讓崇禎和劉鴻漸深

現在閣的七位閣老雖多已老邁,但其戰略眼都很獨到,雖然也是讀四書五經出,卻並不像其餘諸臣般迂腐。

此事若在朝堂之上廷議,估計現在早已吵翻了天,劉鴻漸甚至都可以想象,肯定會有不大呼背信棄義之輩不足以談合盟之事云云。

聽完諸位閣老的意見,崇禎並未下定論,而是看了一眼劉鴻漸,示意他也說下。

也不知從何時起,似乎這已經了習慣,一些關乎大明的大事,崇禎聽完閣的意見後,往往是還要等劉鴻漸發表完意見才下定論。

而劉鴻漸的意見往往又得崇禎青睞和看重,似乎……他安國候已然凌駕於閣之上。

不僅倪元璐微微皺眉,連閣首輔鄭三俊也是深不安。

Advertisement

“皇上,這盟必然是要結的,但結盟還不是當下的要之事,那察哈爾部自己已經自顧不暇,就算結了盟,他們纔能有多士兵?

只不過倒是可以借結盟一事,多從察哈爾部購置寫軍馬,而且,這價格也可以的低一些。

再者,爲了防止其做牆頭草,此事還要派人故意傳遞給建奴,這樣不僅能加固大明與阿布奈的聯盟關係,而且可以使禍水東流,我大明也能多些時間準備。”

此計雖然有些毒,但爲大明侯爵,所思所慮之事當然以大明爲重,至於外族,等鷸蚌相爭,打的狗淋頭之後。

我大明揮師北上,搭救察哈爾於水火,他們不還得恩戴德?

“安國候此計甚妙!”中極殿大學士孟兆祥出言附議。

孟兆祥在閣中除卻世劉鴻漸,便屬他最年輕,說起來他這大學士之職,也是崇禎念其舉薦劉鴻漸有功,特爲賞賜。

是以話孟兆祥話並不多,但他也非迂腐之人,是以聽到此妙計,馬上出言贊

其餘幾人也是眼睛一亮。

“這還不夠,皇上,他滿清就那麼點人竟敢圖謀我大明,這是欺我大明無人啊!

他們舉全族來戰也不過數十萬而已,我大明有一萬萬百姓,怕他作甚,我大明也徵兵,而且要多徵,依微臣看,至要徵兵五十萬!”

劉鴻漸出五手指,驚的閣幾人倒吸一口冷氣。

一次徵這麼多兵,就算大明國庫的銀子能負擔,就是軍糧也承不住啊,銀子又不能吃,這安國候莫是瘋了嗎?

劉鴻漸當然知道這些同僚爲何而擔憂,但他仍然對這些大臣有些不滿。

遼東至延綏、寧夏防線,在祖時期,那可是有著三十萬的駐軍,這還只是九邊的邊防軍,而京營更是七十二衛,也是三十四萬軍隊。

Advertisement

泱泱中華如此大的領土,就是後世也有上百萬軍隊,而當下的大明呢?

遼東防線整個加起來,堪堪十二萬邊軍,防守諾大的防線已然捉襟見肘,若想出關迎敵,本就拿不出多餘的兵力。

京營被黃、秦二人瓜分後,如今只剩可憐的兩萬餘士兵。

南邊又是不休,平定之日也不知要等到何時,按照原定的計劃,明年徵十萬,後年再徵五萬,想一舉平定憂外患,不知又要多久。

“至於諸位所擔憂的糧食,江南的若是不夠,微臣倒是知道一個人,只有給銀子,他肯定能給大明搞來糧食!”

劉鴻漸想起一個人,不眼神翳,角上揚道。

ps:猜猜這個人是誰?

ps:上架預警,明日中午12點半不見不散。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