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從不懼怕
跟衛氏不同,謝知筠正日裏在族學學的都是那些權利爭鬥,彎彎繞繞。
司馬翎所學大抵也是如此,所以他用的手段是最簡單明了,卻也最噁心人的。
謝知筠見眾人都向看來,卻一點都不慌,繼續道:「司馬翎做這事其實對他自己一點都沒有妨礙,若是虞氏不手,你們覺得他會如何?」
衛戟若有所思:「要麼放,要麼直接滅族。」
「是的,小公爺所言甚是,」謝知筠道,「沒有證據,又不想徹底同虞氏撕破臉,就直接放了虞大哥,然後做出一副被小人蒙蔽,錯怪忠良的戲碼,虞伯父當然不能拿他如何,最後只能君臣握手言和。」
「不過這樣,會引發新的問題,一是他自己擔心虞伯父心寒,意圖造反,所以他會先下手為強,這一次他會以最快的手段,直接剿滅虞氏全族。二則是……」
謝知筠看向虞晗昭:「二則是虞伯父自覺已經同帝王離心,不肯再繼續效忠,會慢慢籌謀離開潁州……」
後面的話,謝知筠沒有說。
於是要麼同衛氏一樣自立為王,偏安一隅,要麼會直接投靠衛氏,同衛氏一起並肩守護北越國土百姓。
若是謝知筠,大概會選第二條路。
虞秉非常聰明,從他選擇同衛氏聯姻開始,謝知筠大抵就猜到,他的心應該是偏向衛蒼的。
因為對於武將而言,衛蒼是所有人敬仰的英雄。
即便虞秉比衛蒼大,閱歷也更富,可衛蒼這一生實在太過傳奇,很難不讓人去崇敬他。
不過後面的話謝知筠沒有說,言下之意坐在膳廳里的人都能聽懂。
衛蒼滿意地點點頭,他早就說,要給老大找書讀得多的兒媳婦,心眼多,城府深,這樣別人可騙不了老大。
如今看來,這想法一點沒錯。
謝知筠緩了緩,見虞晗昭臉上的執拗消失下去,這才鬆了口氣。
「我們說回第一種況,若是虞氏反了會如何。」
謝知筠的講解非常淺顯易懂,甚至沒說大道理,直接以司馬翎的格來切,讓人很容易把的話聽進去。
「若是像晗昭那樣的想法,同虞三哥直接快馬奔波,日夜兼程趕到邊關隆綏,再同虞二哥、四哥一起籌謀,調度軍隊,再趕回潁州。」
「且不提軍隊調度,橫數州如何快速通關,且就看這裏面的路程,最也要半個月。」
「司馬氏敢手,就一定會做好準備,所以你們一到隆綏,恐怕第二日司馬翎就能知道。」
「那麼在你們趕來潁州營救的這段時間裏,司馬翎會做什麼?」
虞晗昭的臉白了。
謝知筠握住了的手,給了無聲的安和支持。
「司馬翎或許不會衝賜死虞大哥,但他一定會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向整個北越的百姓宣佈,虞氏叛國,意圖奪權篡位,謀殺皇帝。」
「到了那個時候,他就可以理所應當把虞家圍起來,拿著虞大哥做人質,虞伯父,虞家軍對他低頭。」
「到了那個時候,除非虞家軍上下一心,殺出一條路,在死傷慘重的況下虞氏一家從潁州逃離,從此另擇他。」
「若是虞家軍有人搖,不願意同王族作對,那麼虞氏便只能謀反失敗,滅族或流放。」
虞氏再強大又如何?司馬翎畢竟是北越皇帝,對於大部分百姓而言,皇帝就是天子。
即便虞氏威再高,可架不住司馬翎手裏還有其他軍隊,還有其他忠心耿耿的將軍們,最終虞氏即便能勝,也只是慘勝。
那需要無數骨堆疊出來,那幾乎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於是跟衛氏不一樣,至今虞氏掛著的還是北越的王旗,可衛氏掛的,早就是衛氏的旌旗了。
從衛蒼在鄴州立足開始,這八州早就已經反叛北越,了衛蒼的臣屬。
司馬翎要想打衛蒼,那就是要八州百姓的天,他們會上下一心,共克難關。
謝知筠說到這裏,這裏面的彎彎繞繞,幾乎都已經說得明明白白。
而且在謝知筠的闡述里,從頭到尾都只有司馬氏和虞氏,沒有衛氏,沒有衛蒼。
衛氏要如何做,衛蒼是怎麼想的,謝知筠不知道,也完全沒有必要同虞晗昭說。
現在要看虞晗昭的打算,看虞氏以後得謀劃,然後才能知道以後衛氏的打算。
謝知筠聲音都有些啞了,沒去管這些,只是穩穩握著虞晗昭的手,看著:「晗昭,伱仔細想一想我的話,然後再做決定。」
事關重大,虞晗昭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才能把未來的路走順。
虞晗昭抬眸看了看,終於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多謝你,知筠。」
謝知筠鬆了口氣。
衛蒼也適才開口:「老二媳婦,若是能同虞老哥聯繫上,自然是最好的,但若聯繫不上,只能由你和你三哥做決定,今日先告知你,是因為你夠冷靜,也夠了解虞老哥。」
「你三哥是個衝型子,我們同你說清楚了,之後你再同他商量,你要把你嫂子的話好好同他講清楚,然後再想要如何做。」
「可好?」
衛蒼這麼溫和,讓虞晗昭都有些不習慣,可心底深是十分激的,此刻便也哽咽著點頭:「多謝父親。」
衛蒼點了點頭,這才看向衛戟:「老大,你也說說。」
衛戟看了看謝知筠,又看了一眼一直咬牙關的衛耀,然後才對虞晗昭開口。
「弟婦,衛氏的態度很簡單,我們是姻親,是一家人。」
「衛氏從來都是有福同,有難同當,既然虞氏出了事,衛氏也不怕麻煩,不怕牽連,更不怕同北越撕破臉。」
「畢竟,司馬氏已經派了一個定西王過來,保不齊哪一日,也給衛氏扣上一個謀逆叛國的罪名。」
衛戟眸深深,卻滿臉都是篤定:「平和兩年,許多人都坐不住了。」
「既然要,那就徹底起來,這樣才能力挽狂瀾,最終就永世太平。」
「衛氏從不懼怕。」
(本章完)
一覺醒來,蕭清然失去記憶,老了十歲,從新嫁娘變成倆娃的娘,還在和王爺夫君鬧離婚!老公,孩子,王妃之位,十年后的自己,說不要就不要了?!蕭清然兩眼一黑,在寧抉和離書都給她寫好時,一屁股坐在男人大腿上,環住他脖子,目光真摯明亮,聲音嫵媚:“夫君…
柔安是將軍的養女。 將軍老了,彌留之際,將柔安託付給自己的得意門生,信王李邵修。 李邵修是戰場上的殺神,手段狠戾,性子恣睢涼薄。 許多人都怕他,柔安也怕。 老將軍對柔安說,好好跟着信王殿下,他會護她周全。 無助的柔安點頭答應,燭光下含淚的一雙眼睛瀲灩,脖頸低垂成柔軟纖細的弧度。 李邵修是對柔安很好。 以至於後來,誰也不知道,柔安的肚子裏被種上了龍種。 李邵修慢慢摩挲着她的脖頸,強勢低聲哄道:“給我生個孩子。”
沈望舒做了場噩夢,夢見自己是話本里男主角指腹爲婚的表妹,只是男主失蹤多年,她被歹人灌醉送到太子的床上,被迫成爲他的姬妾,被他囚於東宮,後來還因爲刺sha太子,被下令鴆sha。 她的死讓男主表哥和太子勢同水火。 爲了改變命運,沈望舒準備避開太子,找回失蹤多年的表兄。 冀州城外,她憑藉定親玉佩認出了身受重傷的表兄,將他接回來悉心照料,對他關懷備至,準備到了年紀便履行婚約,從此順遂無憂地過完一生。 只是不太對勁的是,表兄的性子驕矜暴戾,視人命如草芥,跟她想象的不太一樣,倒與那太子有幾分相似… 所幸在她關懷下,表兄看着她的眼神也由陰狠警惕變爲了溫柔寵溺,幫着她護着她。 不料後來,一場宴會上...‘表兄’錦羅玉衣,居於高位,群臣對他俯首叩拜,高呼‘太子萬安。’ 沈望舒:“...撿,撿錯人了,救命QAQ” 她連夜收拾東西準備跑路,不料帝都城外,禁軍層層圍堵,沈望舒被抓個正着。 太子高踞馬上,笑的漫不經心,眼底卻透着寒意。 他用馬鞭勾起她的下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