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我天慫星林沖開局挑殺高衙內 第838章 大象變大!再也藏不住了!

《我天慫星林沖開局挑殺高衙內》 第838章 大象變大!再也藏不住了!

“可以考慮招安之策!”

這個聲音一出,眾人紛紛投向那說話的人。

原來說這個話,竟不是高太尉,反而是諫議大夫趙鼎。

這位趙大人出列解釋道:“聽聞梁山有多重,我聞青州之戰,梁山有妖法,可讓人飛上天空,降落神雷攻城!此等妖法,豈是常人能夠抵

關勝圍魏救趙失敗,眼下鄆城也沒有任何消息,只怕被梁山抵擋!這關勝前后進展緩慢,才是問題關鍵。

河北乃是重地,現在梁山占據,分明要長治久安的意思,本滅有打算撤退的意思。這些年梁山不斷做大,糧食收,對外號稱二十萬大軍!

縱然二十萬沒有,十萬之軍,想必也是有的!從那林沖得梁山之后,這三四年景,前后進剿多次,耗費大軍無數,損兵折將,徒耗銀錢,折損士卒命。況且,北面金人咄咄人,最近要派遣使臣而來,遼國西京已丟,遼國皇帝逃遁,我們還要準備將士北伐,奪取幽云十六州,不能在部耗費功夫。”

“放肆!什麼耗費功夫?趙鼎,你簡直狂妄!”高俅一聽這話,然大怒,破口大罵,“你這一個諫議大夫,當要獻計獻策,如何剿滅山賊為真!現在竟然說出此等話來!我大宋一朝,豈有對反賊讓步的道理?”

趙鼎面不改,悠悠說道:“高太尉,您派兵征繳梁山,前后多次,最后都是慘敗而回。這說明什麼?那梁山實力強勁,若是我們能夠寬恕罪責,招攬他們,讓他們鎮守邊關,這種兩全其的好事,難道不妙嗎?南邊方臘四為禍,到現在也沒有平息,眼下當務之急,當要平,方可集中全力,開疆拓土。”

Advertisement

不等高俅回話,蔡京面有慍,出列喝斥:“趙鼎!你夸夸其談,滿胡言,我朝兵馬百萬之數,便是三面開戰,又有何難?梁山占據數州之地,這等反賊,當要攻滅!你卻說要招安,簡直目無國法,包庇賊寇,罪該死!”

趙佶聽到這話,瞥了一眼趙鼎,想到與金國盟約一事,眼下若是談招安,國何在?

只是.....

梁山眼下有做大之勢,若是不盡快剿滅,恐有尾大不掉之勢。

這趙鼎出列,言稱招安,太尉、太師都出列駁斥,只怕是朝野意志。

想到這里,天子道:“既是如此,來人啊!革去趙鼎爵,貶為庶人!若無得詔,不可回京。”

蔡太師大喜,趕忙道:“陛下圣明!”

高俅也道:“陛下圣明!”

見狀,一個個噤若寒蟬,不敢再提招安。

這太師、太尉平素也有矛盾,此番對梁山態度,倒是出奇的一致,至于其他人,哪里還敢說什麼?

趙鼎仗義執言,他是諫議大夫,也是為國謀劃,當朝卻被太師喝斥,便是便職都丟了!

趙佶暴怒的心稍稍緩解一些,又問道:“蔡太師,國事艱辛,外有征伐,有梁山賊寇,眼下若要征繳,當要如何?”

蔡太師道:“梁山野心,有窺視國之心,當要重軍打擊,微臣舉薦凌州二將,一人單延珪,另一人名喚魏定國,讓他兩人統軍三萬人,攻打河北,誓要奪回大名府!”

趙佶大喜,問道:“妙哉妙哉!關勝攻打鄆城,直搗梁山水泊,單延珪取河北,若都能取勝,梁山之禍,便能平息!”

蔡太師道:“那請天子下旨,到時讓樞院調遣,趁著河北被占不久,梁山人馬尚未站穩腳跟,可一戰而功。”

Advertisement

天子聽到這番話,這才歡喜不已,當即下旨,便散朝而歸,百退散。

.........

梁山,林沖大軍早早撤軍,半路青州、濟州兵源補充,匯聚四萬之眾,浩浩向鄆城進發。

一路之上,不斷有消息匯合而來。

戴宗騎在馬上,道:“梁中書、聞達、還有北京城王知府的家眷,全部押解到梁山,等候發落。”

林沖點點頭:“聞達、王知府一家老小,讓他們出錢贖人。至于梁中書一家,老人、妻子可以出錢贖回去,便是他的孩子,得留在山中。”

戴宗恍然大悟:“方才東京傳來消息,說要派遣大軍,討伐河北。”

林沖淡淡一笑,好似早有所料:“我們攻破大名府,占據河北,朝廷豈能善罷甘休!高俅恨不得我今天就暴斃而死,咱們驅趕梁中書,那梁中書靠山蔡太師,對我們更是恨之骨!”

戴宗佩服說道:“哥哥真是料事如神,天機閣傳遞來消息,說梁中書逃遁到北京城,上書朝廷,請求發兵討伐。朝堂之上,有諫議大夫趙鼎提議招安,被蔡京、高俅大罵,天子將趙鼎革職查辦,貶斥為民,不得在京城停留。”

“那趙佶昏聵而輕佻,做一個君王,本是不務正業。趙鼎乃是諫議大夫,他提出提議,乃是本分,縱然不對,也不至于革職查辦,說明朝堂之上,臣當道,正直之臣,本無容之地了。”林沖譏笑說道,“趙佶做個書畫大家,必能青史留名,若是做君王,便有亡國之相。”

嘶~!~~~

戴宗倒吸一口涼氣,換做旁人這麼說,戴宗本不信,可是這話是從林沖哥哥口中說出來,戴宗忍不住就信了。

Advertisement

“那蔡京舉薦單延珪、魏定國兩個團練使,起本州兵馬,匯聚其他各部銳,要匯聚三萬人討伐!這次關勝之圍,尚未解決,河北定要生出戰事。”戴宗頗有些擔憂。

林沖笑了笑:“我有妙計!此事不急!”

戴宗大吃一驚,問道:“那當下該如何?”

“先取關勝!乃是第一要務!至于單延珪他們,我看那貫,只怕與蔡太師心思不一,想必那廝一定會拖延怠慢,等號令既去,來回調撥,再等人馬齊全,只怕要半個月之久,縱然去攻打河北,路上行程,又是多日。”林沖不慌不忙說道,“我們不要管他們兵分幾路,他打他們的,我們打我們的。只要擊敗關勝,河北之局,自然解開。”

戴宗豁然開朗,贊嘆說道:“一環扣一環,還真是妙計!”

林沖皺眉道:“戴宗,鄆城那邊,眼下什麼況?”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