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大盛賢商 第233章 有仇是真報啊

《大盛賢商》 第233章 有仇是真報啊

懷來衛,是守備盧堅在懷來縣駐扎的衛所,只有兩千人馬,但是此時,正面對著富察部族的五萬大軍。

其實當富察部族陳兵于衛所外的時候,盧堅整個人都麻了。

五萬人啊,踏都可以把他這個衛所給踏平了。

幸好這五萬人馬只是陳兵于此,并未發起進攻。

總之就是一會兒富察部族的人派幾名使者過去,一會兒朝廷又派幾個員過來,然后埃辛部族又派幾個人過去。

就這麼來來回回的,整了兩個月,懷來衛都快了接待了。

然而就在這一天,富察部族的大軍忽然往前進了十里,盧堅的神經又繃起來。

啥意思?

沒談攏?

要開戰了?

話說這都兩個月了,幽州府都沒有派援兵過來,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啊?

五萬大軍陳兵邊境,你們是真不擔心人家打過來啊?

總之盧堅這兩個月是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人都瘦了一圈。

看著往前進的五萬大軍,懷來衛上下將士弓上弦刀出鞘,嚴陣以待。

可是就這麼僵持了大半天,到天將黒的時候,外面黑一大片的五萬大軍,就這麼撤了。

看著分批撤退的五萬大軍,盧堅一頭霧水。

等斥候回報,敵人真的撤了的時候,盧堅提著的心才終于放了下來。

懷來衛上上下下頓時一片歡呼。

盧堅打心底里到慶幸,本來他都做好了以殉國的準備,其實邊關將士,最不希的就是打仗,能夠不打仗,不死人,自然是最好的。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那五萬大軍前的時候,楊軒正跟索斯納在土木堡喝茶。

“真的把這些資產都付給我們埃辛部族?”

楊軒一邊將契約合約等給索斯納,一邊悶聲說道:“東西都在這了,你按個手印就能拿走了。”

Advertisement

“楊軒兄弟,你這可是幫了我大忙了啊。”索斯納一邊按手印,一邊說道:“以后你楊軒,就是咱們埃辛部族最尊貴的客人。”

“怎麼?我要是沒給這些東西,就不是你們最尊貴的客人了啊?”楊軒不滿的說道:“要知道你們埃辛部族因為通商這事,賺了多銀子了。”

“瞧你說的,那我說給你封個親王你也不干不是,要不然……”

“打住打住。”楊軒說道:“順便跟你說下,這些煙葉合約,你們最好盡快出手。”

索斯納一愣:“什麼意思?不是說明年產量不足嗎,到時候這些合約還得漲。”

楊軒白了他一眼說道:“話我是放這了,聽不聽隨你便。”

索斯納心頭一驚,想起了楊軒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本事,當即連連點頭:“聽聽聽,你怎麼說我就怎麼辦,不過這麼大一筆合約,誰能接啊?”

楊軒瞅了他一眼,吐出三個字來:“利群行。”

索斯納心中默念了利群行好幾遍,然后才明白過來,楊軒這是要坑晉商一把呀。

一筆買賣,坑了兩家大戶,這楊軒……

因為原本屬于富察部族的產業和合約都給了埃辛部族,富察部自然是不甘心,原本還想以陳兵邊境來向大盛朝廷施,甚至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

按照富察部原本的計劃,打進居庸關不可能,但是橫掃關外問題還是不大的,至也要把那個土木堡給踏平。

可是這麼一來,矛頭就瞬間轉移到埃辛部頭上了,本來埃辛部就視你為威脅,這時候要是敢跟大盛開戰,埃辛部絕對不會跟你客氣,直接就把你老窩給掏了。

富察部不得不調轉槍頭,回去找埃辛部扯皮去了。

這麼大一筆銀子,你埃辛部真能吃得下?

Advertisement

到底吃不吃得下,這就不是楊軒需要心的事了,送走了索斯納,他就帶了二十多車資,到懷來衛勞軍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盧堅見到楊軒的時候,眼淚都快下來了。

“我說楊大人啊,下次有這種事,你提前知會我一聲啊,這兩個月我可是寢食難安啊,不瞞你說,我書都寫好了哇。”

“盧大人你看你,真要有什麼事,我能不提前告訴你嘛,就是沒事所以我才沒說的。”

楊軒趕道:“我也知道盧大人和將士們這兩個月擔驚怕的,所以這不就帶了點禮來,犒勞犒勞大家伙兒嘛。”

“楊大人,我跟你說,今天這頓驚酒,咱們必須得喝到位才行啊。”

“行行行,今天咱們不醉不歸。”

“什麼不醉不歸,今兒你喝醉了就在我這住。”

……

幾日后,盛報關外期刊發布聲明,表示草原上的馬匪已經全部肅清,可以恢復通商。

土木堡就此恢復了往日的繁榮。

接著,芙蓉行在盛發錢莊的易大廳掛牌出售煙葉合約,共兩萬六千三百二十二斤,引起軒然大波。

據靈通人士的消息,這兩萬六千多斤的煙葉合約,是由埃辛部委托芙蓉行掛牌出售的。

據多方打探的消息證實,埃辛部之所以要著急出手煙葉合約,就是因為他們要拿現銀,以便分配以及賠償當初在草原慘案中的害者。

其實這就是草原各部扯皮后的分贓,富察部也能拿回一點,其余各部族也都分了一點,當然收益最大的還是埃辛部。

得到消息的人們,紛紛開始搶購訂購合約。

但是這高達七十三兩的單價,沒人能一口氣吃得下這麼多。

最終,利群行以七十兩的價格,將兩萬六千斤的合約全部收囊中。

Advertisement

如此一來,晉商的手里,就有了三萬四千斤的煙葉訂購合約。

經此事件,富察部元氣大傷,沒有個兩三年恐怕是恢復不過來了。

因此,草原各部了解到一個事,那就是沒什麼必要的況下,盡量不要得罪楊軒。

這家伙,有仇是真報啊。

就在楊軒跟富察部勾心斗角的同時,應天府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三皇子跟太子鬧掰了。

原因是政見不合。

聽到這個事的時候,楊軒腦子里蹦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離間計。

以太子那種老好人的格,怎麼會因為政見不合這種事,跟唯一一個支持他的兄弟反目呢?

就算太子一下昏了頭,難道他邊那些太傅什麼的,也昏了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