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大盛賢商 第255章 激動的徐半城

《大盛賢商》 第255章 激動的徐半城

明的徐半城

“楊先生放心,鋪子早已開始裝修,足有二十多畝地,夠大了吧。”

徐半城略帶著得意說道:“這塊地在湛江府也是數得上的好地段。”

楊軒微微一愣,點了點頭說道:“二十多畝地是夠用了,但是這地段……”

“一會兒領您去看看?那絕對是最好的地段了,再好的地段也沒這麼大的空地了。”

楊軒搖了搖頭說道:“我意思是,就不需要太好的地段。”

“不需要太好的地段?”徐半城疑道:“這做買賣不都是要挑好地段嘛,人多的地方,買賣才好做啊?”

楊軒搖了搖頭說道:“徐掌柜,做普通的買賣,的確是要挑人多的好地段,但是咱們做的又不是路人的生意,咱們的主要用戶是商戶啊,而且挑個偏僻一些的地段,一來本低,二來,通過咱們的經營,偏僻的地段,也能變好地段的嘛。”

偏僻的地段,變好地段?

做了一輩子生意的徐半城有些不著頭腦。

“徐掌柜,我問你,如果說買一斤,在城里要花三十文錢,但是到城外去買,能便宜三文錢,你說老百姓會不會跑去城外。”

徐半城思索了片刻,點點頭說道:“會,能便宜一,老百姓絕不會介意出個城。”

“那要是所有的日常用度都能有一定的優惠,老百姓自然會趨之若鶩,即便是這鋪子在城外,老百姓也會前往采購。”

楊軒侃侃而談道:“當老百姓都愿意來這里采購,這地方自然就了好地段了,對不對?”

徐半城不由自主地點頭,然而剛消化完這個想法,楊軒又接著說道:“到時候這地段火了,咱們還可以建鋪子,或賣或售,帶其他產業,食住行,皆可經營。”

Advertisement

楊軒說的這種是商業綜合的概念,如此前衛的思想沖擊,一下就把徐半城給說懵了。

不過徐半城不愧是個明的商人,略微失神之后,就醒悟過來。

“照楊先生這麼說,此事可是大有所為呀,到時候賣鋪子的利潤都不了。”徐半城思維開始發散:“這事要是辦了,甚至能形一個鎮子,那樣的話……”

徐半城已經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了,揮舞著雙手,神

“徐掌柜,且寬坐。”

“不行,我得趕讓他們停工,換個地方重新建。”

徐半城說著朝楊軒拱了拱手:“楊先生且稍坐,徐某去去就來。”

看著徐半城匆匆離去的背影,楊軒點了點頭,就是這種雷厲風行的勁,才是個合格的生意人啊,怪不得他能靠著一個鋪子起家,做到如今被人稱為徐半城的地步。

這徐半城風風火火的,來到正在建造的地址,直接讓工匠們停工,讓他們回去休息,然后又急匆匆的趕回家中,不顧他夫人的招呼,直接進屋鉆進了床底。

徐夫人進屋一看,嚇了一跳,不過很快就醒悟過來,朝屋外張了兩眼,并且把門給關上了。

徐半城在床底下的墻角,小心翼翼地摳開了一塊墻磚,從里面出來一個小小的樟木盒子。

可當他再想出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沒法調頭,往后爬又被床沿卡住了。

“夫人,夫人,快把我拉出來。”

他夫人沒辦法,抓著他的腳踝,將他給拖了出來。

“老爺你這是怎麼了?突然拿這些地契做什麼?”

徐半城沒說話,只是吹掉盒子上的塵土,從脖子上出一小鑰匙,將樟木盒子打開來。

里面是厚厚的一沓紙,全都是他經營多年賺來的地契。

Advertisement

他一邊翻看這地契,一邊說道:“夫人吶,這回我上貴人了,這筆買賣要是做好了,咱們徐家至三代人都不愁吃喝。”

徐夫人也是賢惠的,見此況也不多問:“老爺你只管去做,家里給我就行了。”

“嘿嘿,就知道夫人是我的賢助,家里給你我自然是放心的。”徐半城說著突然湊過去啵了一口:“夫人你就等我好消息吧。”

徐夫人雖然年近四十,也不紅了臉:“你這是什麼瘋,青天白日的,也不怕下人看見了笑話。”

“嘁,我明正娶的夫人,誰敢笑話。”

徐半城一邊說一邊出了門。

酒樓包廂里,徐半城捧著幾張地契,一一攤開在楊軒面前:“楊先生,您看看,這哪塊地最合適?”

楊軒一邊看一邊贊道:“徐掌柜果然好魄力,這才是干大事的人,楊某就喜歡與你這樣的人打道。”

“楊先生過譽了,我這做了二三十年買賣的人,還多靠了楊先生一語點醒,今后還要請楊先生多多指教啊。”

“不敢不敢,大家共同進步。”

經過一番挑選,最終選定了城外東面的一塊地,足有上百畝,離城門不遠,離海岸也不足百里,將來不論水運還是陸運都比較方便。

“行,那就是這塊地了,正好旁邊那塊地的東家我也認識,到時候要是用得上,可以把他那塊地也買下來。”

楊軒沉道:“這可是上百畝的良田,徐掌柜舍得?”

“這有什麼舍不得的,楊先生之前所說的那個構想,徐某是佩服至極啊。”徐半城舉起了酒杯:“另外我還特別佩服楊先生你,雖然徐某癡長幾歲,但是這經商之道,遠不及楊先生啊。”

Advertisement

“哈哈哈,徐掌柜過獎了。”楊軒同樣舉起酒杯:“既然咱倆意見一致,那就祝此事馬到功。”

“財源廣進!”

徐半城雷厲風行的做事態度,楊軒十分欣賞,第二天工人們就已經奔赴劃定的地方,開始平整土地,開始工了。

與此同時,應天府皇城,東宮書房里。

太子殿下正看著來自瓊州府知州丘駿的奏章,奏章的容就是述職。

上面寫了他這八年來,在瓊州府都干了哪些事,發生了哪些事,有何建樹。

看的太子殿下都快要打瞌睡了,這種千篇一律的公文他都看了不知道多,人家還是一年一述職,丘駿這可是八年的述職奏折,就像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直到奏折末尾,才看到了跟瓊王殿下相關的容。

“孤這個三弟,看來在瓊州府過得還不錯啊。”太子殿下放下了奏折,對一旁的孔維說道:“居然還有心思翻新瓊州府的府衙。”

這奏折孔維是看過的,趕接話道:“畢竟三皇子如今就藩瓊州,瓊州府的府衙也是他的臉面,何況三皇子產業眾多,并不缺錢。”

太子殿下頓時想到了瓊王殿下還有盛發公司的份,眼睛瞇了起來,,這份也好,三皇子的產業也好,他都是不能的。

畢竟宗人府可是掌握在惠親王的手中,在沒有繼承皇位之前,他可不敢挑戰宗人府的權威。

但是他也不想讓自己這三弟過得那麼逍遙自在。

海令已經昭告天下多時,為何還有人敢違抗朝廷律法,私自出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