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351章 凱旋,返回永安港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351章 凱旋,返回永安港

第351章 凱旋,返回永安港

永安士兵們一齊手將船艙打開,一番探查的結果不讓人大吃一驚!

沒想到這艘貨船上裝載的並不是金銀財寶,也不是武裝備,更不是柴米油鹽等生活用品,而是裝載了滿滿兩船的大活人!

眾人看到這一幕都十分驚訝,不過也不算太過意外,因為這慢船的人都是年輕的子。

劉愚暗自慶幸這一幕沒有讓織田幸子看到,否則一定會聯想到娘親當年經歷的可怕遭遇。

此時,眼前船艙裡的年輕子都在了一起,幾乎都沒有轉的空間,臉上和上也都髒兮兮的,還有幾個衫不整看起來像是剛剛經歷了一場厄運。

當這些子看到劉愚等人顯得都很驚恐,紛紛抱在了一起,有些膽大的手裡還拿著家夥想要反抗。

劉愚看了看邊永安水師還穿著的倭寇服飾便明白了過來,連忙對那些可憐的子說道:“大家不用怕,我們大燕的將士,偽裝了倭寇前來救你們逃出去。你們應該聽說過吧,幾個月前將倭寇擊潰,殺死了倭寇頭子利十三郎的永安水師。”

聽劉愚這麼一說,大部分子都連連點了點頭,但還有一部分子還是一臉疑於驚恐當中。

原來這些子並非都是大燕的子民,詢問一番才得知,還有一部分是倭寇從新羅國擄來的子。

而大燕的子都是生活在沿海一帶,大多也都是幽州人,自然對永安水師的大名如雷貫耳。

所有子被永安水師從船艙裡救出後,紛紛激地跪倒在劉愚和唐霖的面前,跪在那裡痛哭流涕。

劉愚也急忙讓士兵把外下披在了那些衫不整的上,吩咐唐霖把們都安頓在了鐵甲船上,好吃好喝的照顧,先行回到永安港再做打算。

Advertisement

至於倭寇的那兩艘中型貨船,自然也一並繳獲帶回了。

劉愚沒想到這一次出海竟然是滿載而歸,大獲全勝。不但譚家栽了跟頭,同時還在繳獲了譚家的一船貨和大型的貨船,途中又擊潰倭寇,繳獲了兩艘中型貨船。

只可惜倭寇戰船上的兩門火炮沉了海底,不過若是強行繳獲兩門火炮,自然會有傷永安水師的命。

劉愚寧願也不想讓自己手下的士兵犧牲,在劉愚心中無論出多麼貧寒低賤,人的命永遠高於金錢。

這一次出海要說唯一的憾,就是沒有尋找到馬鈴薯和玉米,不過恐怕這兩樣農作應該會在更遙遠的海域才能發現。

鐵甲船又在海上航行了一天一夜,終於凱旋返回了永安港。

士兵們也總算可以掉那一讓人憎恨厭惡的倭寇裝扮了,鐵甲船也重新升上了大燕的龍旗。

當海平村的百姓聽說了這一次出海無意中擊潰了倭寇,繳獲兩艘貨船後,紛紛都激地來到了港口附近迎接水師凱旋。

為永安之主的藩王劉愚,為永安水師統帥唐霖和士兵們歡呼!

對於常年遭倭寇襲擾的百姓來說,這一次的勝利並不亞於之前擊潰倭寇的防戰。

鐵甲船安穩停泊在了港口後,唐霖先是讓永安士兵押解著譚秉為為首的譚家一夥人下船,嚴加看管了起來。

之後又讓士兵幫扶著倭寇擄掠的子來到岸邊,最後劉愚等人才從登船梯下船。

可就在下船的時候,李巖突然一腳踩空,不小心從登船梯上摔了下去,若不是永安士兵手疾眼快,就要大頭朝下摔下去了。

不過李巖終究還是把腳也給崴了,疼得齜牙咧走不了道,劉愚連忙找來郎中救治。

Advertisement

“李公公,你沒事吧?要不留在永安休養幾天?”劉愚關心地問道。

“沒關系,一點小傷……也不知道最近怎麼了,總是有點走背運,最近這後背也是一陣陣發寒。”李巖疑神疑鬼地說道。

而聽了這話劉愚不在心裡暗笑,八這些霉運還有背後的氣都是因為那塊冥玉佩的緣故吧。

“殿下,老奴這腳傷並無大礙,在路上休養幾天應該就好了,司馬侍郎,咱們還是趕辦正事吧,若是誤了陛下和睿王殿下的差事,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得。”李巖苦笑著說道。

“好,那殿下、徐先生還有唐大人,我和李公公這就押解著譚秉為等一乾人犯返京了,我們會立刻將一切證據和供詞呈給陛下。”司馬律拱手對劉愚三人說道。

“好,那本王就不遠送了,永安還有一大堆事等著去理,本王會派一些士兵護送你們返京。”

“殿下不必了,您現在正是用兵之時。您派一隊人馬護送我們到奉德府即可,等我們到了奉德府再讓馬知府派兵護衛我們返京。”司馬律拱手說道。

劉愚知道司馬律一定是考慮到平酋村不久將有大戰現在急缺士兵,不願再讓永安分兵。

“也好,那本王便派兵護送到奉德府。”劉愚激地點了點頭。

“殿下,還有一件事,譚家的貨船和那一船的贓您最好先不要用,等到朝廷有了明確的旨意後,您在自行理。”司馬律謹慎地說道。

“本王明白,正好永安港有幾座倉庫,我便把贓都放在倉庫裡上封條妥善保管好。”

“那殿下,下和李公公可就先行一步了,殿下就在永安等待京都傳來的好消息吧。”司馬律微笑著拱手施了一禮,李巖拄著拐杖也微微欠了欠

Advertisement

之後,唐霖便吩咐人準備好了囚車把譚秉為等人犯關押了起來,並準備了幾輛馬車和士兵一路隨行押送到奉德府。

看著返京押送的車隊漸漸消失在眼前,劉愚長舒了一口氣,“先生,雖說這次計劃從頭至尾都很順利,可不知為何本王心裡總是有點擔心……你說譚家真的會徹底垮臺嗎?”

徐世廉安說道:“殿下不必太過擔心,就算事與願違,徐某依然留有後手和退路,我們只要在永安靜候消息便可。估計有個十天半個月,消息就會傳來。”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