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神道人的預言
“那姓華的用心何其歹毒卑鄙,他多半是聯合那位毒龍教的蠱師,借由蠱蟲讓百姓們染上瘧疾,之後再以神醫的份出現治病救人,為他積累名聲。”白神醫推測說道。
劉愚聽後也仔細品了品,連連點頭,“白神醫說的是,沒準這華天機也是在給他的主子劉宏積累名!哼,還真是人以類聚以群分啊,卑鄙無恥的小人都湊在一起了。”
“殿下說得沒錯,雖說老朽不敢妄加議論莊親王殿下,但是九皇子邊的親信卻都是那一類卑賤的小人,無論是苗疆的蠱師還是那刀客。”白神醫讚同地說道。
“哼,本王想起來了,聽說去年那場瘧疾在夷州鬧得很兇,還是我這九哥找到了華天機才化解了這場災難。後來不但朝廷為此嘉獎,敕封他為雙珠親王,就連夷州原本對九哥頗有見的西南大都督也對他刮目相看。”劉愚冷哼了一聲,漸漸想明白了這前因後果。
九皇子劉宏曾經因為貿然進軍折損了西南大都督的心腹將,導致劉宏和大都督千金的婚事也到了阻礙。
所以,這劉宏便想出了這個損的辦法,不過事實卻證明,這個歹毒無比的計謀的確是很高明。
“憑九哥那腦瓜,恐怕未必會想出這個惡毒的計謀,本王猜測一定又是這個華神醫的主意。”劉愚說道。
“殿下,您可要多加小心這個姓華的,如今您在燕陵城得罪了莊親王,恐怕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白神醫擔心地說道。
劉愚點了點頭,“那是自然,那個鄔道龍的毒龍教堂主恐怕這個時候已經把本王師父的事告訴了他們的教主,也許此刻毒龍教就已經派出教眾前往永安了……”
“毒龍教固然可怕,但針對的只是雷震天一人,而這個華天機……”白神醫眉頭一皺言又止地說道。
“這個華天機難道要故技重施,暗中在本王治理的永安下毒?讓永安百姓也染上瘟疫或者是其他病疾?”劉愚猛然反應過來震驚的道,
回頭看了看旁的小荷,也是一臉的驚恐。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白神醫擔憂地說道。
“多謝白神醫提醒,回去我就讓吳百戶派黑衛嚴加防范!”劉愚說道。
“殿下雖然可以防范住他們的人,卻防不住老鼠和蟲子,瘟疫就是通過這些鼠蟲傳播出去的。那華天機放毒用毒的手段超出常人的想象啊!”
“唉,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白神醫,一旦這個華天機真的得逞,那您老有沒有辦法可以救治瘟疫,或者是有什麼辦法可以防止瘟疫蔓延?”劉愚連忙問道。
而此時,白神醫的臉忽然一變,“殿下,說起此事真是有些太過於蹊蹺,太過於古怪了……”
“什麼事?”劉愚好奇地問道。
“殿下一定還記得您之前拿來的那些白藥吧?”
劉愚點了點頭,“就是神道人的耗子藥?記得您老說過,那白末是藥仙門的一味藥引?”
“沒錯,而那味藥引恰恰就是專門治療瘟疫等病癥的。”
“專門治療瘧疾和瘟疫的藥引……難道說這個神道人在半年前就預料到了華天機會在永安投毒放毒?”劉愚又一次地震驚了。
“天啊,這神道人難道真是半仙,不,是神仙不?”小荷自然也十分驚訝,也曾二次見過神道人,而且當初發現了耗子藥油紙的正是小荷。
“白神醫,記得當初給您看這白末的時候,你就很驚訝和意外,是不是當初您老就看出了端倪?”劉愚聯想起當時的景,不好奇地追問道。
“殿下,老朽在此向您賠罪了……其實當時老朽的確看出了這白藥的來歷,不僅如此,老朽的房間中還存有一罐這種藥引。”白神醫連忙行了個大禮。
劉愚趕忙將白神醫攙扶了起來,“白神醫您這是做什麼,我想您老既然當時沒有明言,一定是有您的道理吧?”
“那神道人高深莫測,或許真的與老朽的師門有關……故而,當老朽看到這藥引的時候,便推測或許在不久後永安便會發一場瘟疫。但老朽又怕自己的推斷有誤,反而引起了百姓們的恐慌,也讓殿下為此擔憂,所以這才欺瞞了王爺。”白神醫解釋說道。
“白神醫,您這麼做沒錯,原本就是毫無據的事嘛。不過本王猜想,您在暗中一定未雨綢繆做了很多解藥吧?”劉愚問道。
白神醫歎地點了點頭,“殿下果然聰慧過人,老朽當日便利用師門的藥引煉製出了大量的藥散,借著為殿下煉製旺客這丹藥之命,私下召集了所有醫者和學徒共同煉製此藥。”
“難怪旺客最近的產量這麼低,原來您老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劉愚苦笑著說道。
“還請殿下治罪……”白神醫又躬施了一禮。
“白神醫,您老非但沒錯,而且還立了大功!幸虧您老有先見之明,否則萬一這華天機真的在永安投毒,讓百姓染了瘟疫,那到時候的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劉愚恐慌地說道,不敢再想下去。
白神醫拱手說道。“殿下,老朽只是盡了一個醫者的職責罷了,其實您還應該謝那位神道人,若不是殿下拿出了藥引,老朽也聯想不到未來將要發生的災難。”
“唉,本王也想好好報答那神道人,且不說這白藥引啟發了您老,若不是神道人當初在京都送給我的青銅古鏡,本王又怎能得到帝王墓中那價值連城的財寶。”劉愚歎地說道。
回想一下,神道人所贈送的三樣品,青銅古鏡和“耗子藥”,如今已經揭曉了其中的。
唯獨只剩下那油紙背面的藏寶圖的謎題,還沒有破解開。
但劉愚有種預,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能夠解開藏寶圖中藏的。
(本章完)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他,穿越至三國成為八歲孩童被童淵收養,與趙雲,張任和張繡稱兄道弟,於洛陽憑藉卓越的見識獲得蔡邕賞識,並成為蔡邕的門生,在虎牢關之戰與呂奉先大戰兩百個回合,從此聲名鵲起。他麾下謀士猛將無數,能與當世梟雄曹操一較高下。他終將成為統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