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371章 軍師歸來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371章 軍師歸來

第371章 軍師歸來

“殿下放心,這些事務新來的陳縣丞和汪主簿便能辦妥。”賀明軒說道。

“怎樣,這兩個年輕進士最近的表現如何?”

“自然是比曾經的劉縣丞和嚴主簿要明多了,自從殿下許諾了高.厚祿以後,他們一直都是勤勤懇懇,著實是讓下輕松了許多。”賀明軒微笑著說道。

“那就好,分發糧食給他們也好,也不是什麼複雜的政務。不過要多留意譚家,這120萬石糧食可是我們最後的救命稻草了!怎樣,最近一段時間糧倉那邊有沒有什麼異常?”劉愚心有余悸地問道。

“糧倉周圍有重兵把守,最近除了鬧了點老鼠之外,倒也沒有什麼古怪的事。不過殿下放心,下已經買了老鼠藥和捕鼠夾。”賀明軒微笑著說道。

劉愚點了點頭對此並沒有太過在意,連夜便返回了平酋村,繼續專注於城防和重建。

而過了幾天后,徐世廉終於從燕陵城返回了永安,直奔平酋村而來,找到了正在城牆上巡視城防的劉愚。

眼看著風塵仆仆而來的徐世廉,劉愚心裡不知為何瞬間有了安全,這一連幾天發生得太多事都讓劉愚有些心力瘁。

“徐先生,軍師,你總算是回來了!”劉愚長舒了一口氣,上擔子頓時輕松了不

“殿下,徐某已經聽說了永安發生的事,還好殿下理的得當並沒有釀大禍。”徐世廉微微拱手說道。

“若是有先生在,一定置的比本王更好!”

“徐某也不是全能,修築堤壩和灌溉渠可並非是在下所長,殿下所研製的水泥等建材,可是解決了許多難題。若沒有殿下慧眼識珠,提拔了火瘋子和魯文豪,研製出了火神炮和神弩火銃,那麼未來的平酋村防戰對陣北酋數萬大軍,恐怕便沒有多大勝算了。”徐世廉拱手說道。

Advertisement

“先生,你就別跟本王客氣了。燕陵城那邊怎麼樣?若瀾給我回信了嗎?”劉愚心急地問道。

“殿下,這封是若瀾的回信……”徐世廉說著把書信給了劉愚。

劉愚並沒有馬上拆開書信,接著問道:“先生,嶽父大人那邊的況如何了?他有什麼事是需要本王做的嗎?”

“大都督一切安好,在向殿下您匯報燕陵城的狀況之前,徐某還想先叮囑殿下幾件事,關於眼下的一些事……”徐世廉的神忽然變得凝重了許多。

“先生請說?”劉愚連忙問道。

“徐某雖然不知道譚慧琰現在在做什麼,但此子的復仇心極強,我們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譚慧琰在譚家掌管的是田產,想必殿下也能夠猜到,一定會在糧食上大做文章吧?”徐世廉說道。

劉愚點了點頭,“當時站在被淹的農田前,本王就想到了。所以,為了安定民心便把120萬石的糧草分發給了百姓,不知道本王這麼做對不對?”

“殿下做得很對,但我們同時也要再想辦法采購一批糧食,最好是托柳文海用貨船從其他州買100萬石糧食儲備起來,方能有備無患。”徐世廉建議道。

用商船采購糧食是不是有些本太高了,我們可以其他府城購買啊。”劉愚不解地說道。

“永安周邊所有府城的糧店和米行幾乎都是譚家的產業,他們是不可能賣給我們糧食的,要賣也會以非常高昂的價格。對此,殿下應該深有會吧?”

“是啊,當初倭寇大戰前,永安便急缺兵和糧草,可周邊無論是鐵匠鋪還是武商人都不肯賣給我們。”劉愚回想起那件事,至今心裡仍然有些恨意。

Advertisement

“沒錯,所以說如果一旦永安發生荒,或是糧草缺,到那時候再想買到糧食就難了。誰知道雨季和乾旱過後,又會發生什麼意外,永安的百姓能否熬到秋收。”徐世廉說道。

劉愚點了點頭,“好,我立刻便飛鴿傳書給柳文海,讓他去辦這件事。”

“如此一來,徐某也就放心了。殿下,我們還是回到縣衙再談燕陵城的事吧……”徐世廉看了看周圍忙碌的士兵,謹慎地說道。

之後,劉愚和徐世廉來到了僻靜的縣衙後堂,後堂周圍有黑衛暗中監視,不必擔心有人竊聽。

“先生,現在可以說了,周圍不會有人靠近。”劉愚輕聲說道。

“殿下,按照計劃,虞大都督已經遞了辭呈。也許半月後朝廷就會有旨意,召大都督進京述職,並與新任的幽州大都督接軍務等事宜。”徐世廉說道。

“父皇那邊他知道先生的計劃嗎?不會極力挽留大都督吧?”劉愚擔心地問道。

“殿下放心,監司已經將消息給了陛下。屆時,陛下為了不讓太子和秦儀懷疑,一定會再三挽留。而太子和秦儀兩人自然會借機造勢,將偽造的罪證呈報朝廷,陛下也正好可以順水推舟準了大都督的辭呈。”

是聽到這一系列的安排和運籌,劉愚便有些張了起來。如此一盤大局,只要棋差一招恐怕就會滿盤皆輸。

“希一切都順利吧,不過時間上來得及吧?幽州邊軍的軍務繁瑣,能夠趕在北酋十八部來襲之前,順利完接吧?”劉愚有些顧慮地問道。

“殿下放心,這些事大都督都會理好,我們就不必為他多擔心了。”徐世廉說道。

“那就好,那燕陵城的譚家有沒有什麼異常舉?”

Advertisement

“若是大都督辭去了軍中職務,也就和太子沒有了任何利害關系。更何況譚家如今已經不再是幽州商幫的總商龍頭,自然收斂了許多,至在今年是絕對不會再從中作梗。”徐世廉說道。

劉愚點了點頭,“也是,嶽父大人請辭,太子和秦儀的目的就達到了,他們接下來的全部力都會用在穩固幽州的勢力上,自然不想節外生枝。”

“沒錯,所以邊關的事殿下就不必費心了。我們的戰場是在平酋村,徐某這次回來就不打算再走了,一直留在平酋村等待北酋鐵騎的到來……”徐世廉仰著窗外的夜空說道。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