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401章 計劃,變化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401章 計劃,變化

第401章 計劃,變化

“殿下,您怎麼總是提起之前的事,您不是曾說之前的恩怨都一筆勾銷了嗎?民可是不由己啊。”譚慧琰故作可憐地說道。

“當然,從前我們立場不同,本王自然不會怪罪於你。所以如今,這不是給你一次積德行善的機會了麼。如果攤丁畝可以順利推行,那譚大小姐便是功德無量,拯救了永安數十萬百姓。”劉愚說道。

譚慧琰自從見到平酋村外墓園中的7萬亡魂後,一直都希能夠改過自新,聽劉愚這麼一說自然欣然答應了。

“殿下但請吩咐,民應該怎麼做?”譚慧琰連忙問道。

“這樣吧,我這就會讓賀知縣對外宣稱,蛀蟲的10萬畝良田統統轉讓給了你,但實際上本王只是把10萬畝良田的經營管理權給你……”劉愚大概對譚慧琰說出了自己的設想。

譚慧琰聽後頻頻點頭,劉愚接著又說:“譚大小姐之前不是拉攏了永安的許多商人麼,你便在私下裡多對他們說說攤丁畝的好,憑譚家在幽州的影響力他們自然會信服與你。”

“民一定盡力而為,到時候民這名義上的永安大地主都不反對攤丁畝的話,那其他那些擁有上萬畝或者是幾千畝地的商人、氏族和地主自然也就沒有底氣去鬧事了,對吧?”譚慧琰笑著說道,很快便理解了劉愚的用意。

劉愚微笑著點了點頭,“譚大小姐果然聰慧,一點就。而且如今,有蛀蟲的懸掛在永安城牆上,想必永安那些不太老實,或者是心裡藏著二心的商人地主們也不敢再跟本王耍頭!”

“殿下恩威並濟,仁德和鐵腕讓民敬佩不已。”譚慧琰恭維地說道。

Advertisement

“慧琰你才是智謀雙全啊,其實憑你的頭腦都可以留在永安做本王的軍師了。”劉愚心大好隨口便開起了玩笑。

“好啊,那慧琰明日就搬到王府上,做王爺您的幕僚。”譚慧琰微笑著說道。

“你這位幕僚本王可請不起啊……”劉愚笑著說道。

既然譚慧琰毫沒有拒絕,便答應了此事,看來似乎是誠心歸順與自己了。

而如今,攤丁畝即將順利推行,也算是完了第八項計劃。

這樣一來之前制定的永安複興九大計劃也就全部大功告了,雖說第八和第九項的計劃還沒有最終完,但已經解決了所有難題。

隨後,劉愚帶著譚慧琰找到了賀明軒,把推行攤丁畝的政務都推給了他們倆,畢竟劉愚還要去平酋村持關於永安生死存亡和幽州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

傍晚時分,劉愚匆忙回到了平酋村,來到了暫時居住的縣衙後堂,來不及和小荷多親近便去往了城池上尋找徐世廉。

但離開縣衙時,劉愚卻忽然發現小白神醫白芷正在和一些陌生的流,那些孩看起來似乎有些眼,長相與大燕國人有些不同。

劉愚詢問了一下士兵這才得知,原來那些孩正是不久前安頓在平酋村的新羅國人,是倭寇在新羅國擄掠的年輕子。

看到這一幕,劉愚微微有些奇怪,按理來說這些新羅國的子應該不會這麼快學會大燕語言吧,為什麼看起來們和白芷流中沒有任何阻礙?

不過劉愚急著想要去找徐世廉,並沒有對此太過在意。

當劉愚在城頭上找到了正在巡視軍務的徐世廉時,不長舒了一口氣,有一肚子的話想對他說。

可沒等劉愚開口,徐世廉便微笑地拱手說道:“殿下,此次永安瘟疫能夠如此之快被控制住,多虧了殿下力挽狂瀾啊,徐某對殿下真是敬佩不已。”

Advertisement

“也多謝先生給了本王這次歷練的機會。”

“殿下,既然您如今趕回了平酋村,就說明在虯龍山中的進展也很順利吧?”徐世廉問道。

“簡直是大獲全勝啊!”劉愚興的對徐世廉講述起了這一段時間的經歷。

徐世廉聽後也頗為讚歎,劉愚接著看了看左右無人,便低了聲音高興地又說道:“先生,還有一事您聽了一定會大吃一驚,就在不久前譚慧琰已經表明立場,要和本王聯手,投靠我們了!”

“什麼!”徐世廉聽後果然十分驚訝,連連詢問詳細的緣由,劉愚便講述起了前因後果。

“殿下,您的這上上之策果然是出人意料,比起徐某當日所謀劃上中下三策可高明了許多啊!”徐世廉歎地說道。

“先生,你可別恭維我了。如果沒有先生是上中下三策珠玉在前,做了那麼多的鋪墊,我這個計策又怎能功。而且,雖說譚慧琰如今頻頻向本王示好,但我心裡總是有些擔心……”

“殿下不必擔心,譚慧琰是個聰明之人,一定能夠察覺到如今局勢的變化,只要我們能夠在這盤棋中屹立不倒,譚慧琰便會審時度勢選擇投靠殿下。更何況譚慧琰本不是大惡之人,自然會選擇站在正義和大義一方的我們。”徐世廉揣測道。

“聽先生這麼一說,本王也就放心了。不過譚慧琰在永安,他一定會察覺到我們的計劃,還有不久後嶽父大人按照計劃辭出兵權的話,譚慧琰會不會認為我們失勢了,然後再次投靠太子一方?”劉愚擔心地說道。

徐世廉聽劉愚這麼一說,微微一皺眉,“殿下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謹慎為上,暫且還是不要對譚慧琰太多吧。我們暫且多觀察一陣,看看譚慧琰是否真心投靠,殿下也可以找機會再多加試探。”

Advertisement

“好,那就依先生所說去辦!對了,最近燕陵城那邊有沒有什麼最新消息,這半個月已經過去了,是否也該收到朝廷的詔令,讓大都督前往京都述職了?”劉愚連忙問道。

可當劉愚問起此事,徐世廉的臉忽然一變,輕歎了口氣說道:“朝廷的詔令的確已經由司禮監派人送到了燕陵城的大都督府上,不過這期間卻因為一些變故,虞大都督恐怕暫時無法按照計劃前往京都……”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