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402章 兩難之境

《魂穿傻皇子,開局炸京都》 第402章 兩難之境

第402章 兩難之境

“又發生了什麼變化?不會是太子和秦儀識破了我們的計劃把?”劉愚眉頭一皺連忙問道。

“殿下不必擔心,太子和秦儀並沒有識破我們的計劃,而是因為若瀾……”徐世廉說著從懷中拿出了一份書信遞給了劉愚。

劉愚接過書信疑地問道:“這封書信是?”

“這封書信是若瀾寫給徐某和殿下的,這信中的容徐某已經看過,還請殿下一閱。”徐世廉說道,信封上果然是寫著老師徐世廉和劉愚親啟一行字。

劉愚也連忙看了看信中的容,看罷後卻不眉頭又是一皺,“居然是若瀾反對先生您的計劃,阻止了嶽父大人京辭?”

徐世廉微微搖頭歎氣說:“唉,其實徐某當初也曾有過這等擔心,畢竟按照計劃大都督會將邊關防計劃給北酋十八部,此等行為自然等同於叛國,更會讓無辜的百姓到牽連。若瀾一向心地善良,行事明正大,自然會極力反對……”

“也是啊,嶽父大人鎮守邊關多年抗擊北酋,虞家一門也是世代將門滿門忠良,一向是忠心報國恤百姓,從來都沒有做過半點違背大義和背叛大燕朝廷的行徑。”

“當初徐某說出此計時,大都督他也是猶豫再三,但為了能夠扳倒太子,為了幽州和大燕未來的安定,也只能犧牲自己來做這個千古罪人。”徐世廉長歎了口氣說道。

“但是若瀾自然不希嶽父大人背上罵名,不希玷汙了虞家幾代的忠貞和清廉之名,更不希看到幽州數萬甚至數十萬的百姓慘死。”劉愚歎地說道,十分理解虞若瀾的心

而在這封書信中,虞若瀾也是闡述了自己的很多看法和觀點,在極力反對徐世廉的這個計謀,也勸劉愚絕對不要實施這個計劃。

Advertisement

可是這卻讓劉愚、虞稷還有徐世廉三人都十分為難,若是此計無法實施下去,那豈不是就要前功盡棄了。

如果終止計劃,那接下來未來事態的走向無異於兩個結果。

第一,虞稷不辭,邊關戰事再起,太子和秦儀從中作梗,譚家暗中掣肘,恐怕5年前的悲劇會再次才重現,最終導致大戰失利。

到時候虞家仍然會名譽掃地,幽州百姓依然會遭北酋十八部南下屠戮,駐守邊關虞家軍也會遭滅頂之災。

恐怕朝堂上在太子和秦儀兩人的鼓下,史言會紛紛上書彈劾,虞稷最終也會因為戰敗而決,輕則流放重則斬首抄家。

若真是到了這個地步,虞家一門就不僅僅是背上罵名那麼簡單了,反而會從此沒落家族毀滅,虞若瀾到時候也會發配到京都或者淮州充當

等虞家垮臺後,那劉愚的境也就更難了,一旦失去了虞家這個後臺,恐怕最終的結局便是被一生孤獨終老。

至於第二種結果,那就是虞稷辭,軍權割給了太子一黨的人,從此後邊關戰事是勝是敗就都與虞家無關了。

這種選擇看似是一種自保,實際上仍然陷於重重危機當中,甚至會搖大燕的國本,搖燕帝的帝位。

太子若是得到了虞稷30萬大軍的軍權,就擁有了大燕三分之二的兵權,屆時的勢力就完全超過了睿王,甚至可以迫燕帝退位。

若是讓太子當上了皇帝,那大燕的吏將會更加腐敗,百姓也會更加民不聊生。

到時候就算沒有北酋十八部這個強敵,大燕早晚也會從部毀滅。

更何況虞稷如果沒有了兵權,那太子就會再無任何顧忌,可以肆無忌憚的對虞家報復了,到最後的結局恐怕同樣是丟罷爵流放抄家。

Advertisement

那最終的結局,便和第一種抉擇沒有什麼區別了,只是能夠換來短暫的安寧罷了,未來依然會危機四伏。

一想到這裡,劉愚不搖頭歎氣地說道:“說句不好聽的,有的時候若瀾真是目短淺,頭髮長見識短。先生,你難道就沒有回信勸勸,對說明一下終止計劃的後果將會如何慘烈?”

“這畢竟是虞大都督父倆的家事,更何況就連虞大都督都勸說不,徐某雖然算是若瀾的老師,但說白了也只是一個外人,不好再多說什麼。”徐世廉微微歎氣說道。

“也是啊,虞大都督為了這個計劃也籌備了5年,他最清楚不過這個計劃一旦終止或者失敗的後果了。這個若瀾,有的時候就是太過執拗了,也太過善良了,寧願讓譚家最終毀滅,也不想背負叛國的罵名。”劉愚頭疼不已地說道。

“若瀾從小就被灌輸了忠君國和民族大義的信仰,說到底的想法並沒有錯。只是徐某此計太過損,會讓幽州無數的百姓無辜慘死,若是這個惡人只有徐某一人來擔當就好了……”徐世廉也為難地說道,他原本心就對這個計謀耿耿於懷。

“那先生,難道我們真的要放棄這個計劃?真得要前功盡棄了?”劉愚連忙問道。

“不,此事徐某已經思索了許久,這一步棋我們必須要走!否則,前功盡棄是小,到時候所承的後果,恐怕對於虞家對於殿下來說都是滅頂之災!”徐世廉著城池下的護城河,決然地說道。

“那我們該如何回復若瀾,鬧起來的脾氣可不小,有的時候就連嶽父大人都拿沒有辦法。”劉愚苦笑著問道。

而徐世廉忽然又說道:“其實徐某早在許久之前,便已經想出了一個兩全之策,只是如今還需要殿下做出最終的決斷……”

劉愚聽徐世廉這麼一說,終於松了一口氣,“我就知道無論局面有多麼困難,都難不倒先生!先生就請快說吧!”

“不過殿下,這個兩全之策的風險恐怕要比最初的計劃更大,尤其是對於殿下來說,恐怕會把永安百姓甚至是殿下邊的親近之人都卷其中……”徐世廉皺著眉頭說道。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