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武俠仙俠 那年那蟬那把劍 第三十二章 見督主百歲長生

《那年那蟬那把劍》 第三十二章 見督主百歲長生

神都,中原暗衛府所在。

中原暗衛府正堂仿照帝都白虎堂,上設銅案虎座,其后墻壁上雕刻有一方碩大的猙獰虎頭,下設兩列座椅,座椅后有等人高的青銅燭臺,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多余裝飾,整氣氛肅穆森然。

近黃昏,中原暗衛府及其下所有都司的高全部聚集于此,燈火幽幽,人影綽綽,不過卻是無一人敢于落座,包括中原暗衛府都督僉事羊師何在,所有人都是垂手而立,低眉斂目。

坐在最上首虎座上的是一個老人,也正是因為這個老人,讓這滿堂如狼似虎的暗衛噤若寒蟬,變了溫順的家貓。

老人并非是嚴格意義上的暗衛府中人,但對暗衛中人而言,其威勢還要更甚于掌印都督端木睿晟。

只因老人上有提督暗衛府之職,乃是讓無數暗衛聞而變的督主。

老人放下手中那份墨跡未干的卷宗,平聲靜氣道:“一個唐圣月就能在滿城暗衛的眼皮子底下把人救走,暗衛府的臉面都要被你們丟干凈了。”

老人說起來細聲慢氣,語氣中聽不出半分慍怒的意味,可這滿堂暗衛卻是脊背發寒,首當其沖的羊師何更是額頭有冷汗滲出。

羊師何小心翼翼說道:“是屬下思慮不周,未能提前設置日弩炮,請督主責罰。”

老人平淡道:“責罰是一定的,這是規矩,至于該怎麼責罰,那是南鎮司的事,用不著老夫去指手畫腳。”

羊師何趕恭敬應是,看不出半點在郡王府時的不卑不

老人低頭擺弄著自己的白皙手指,輕翹出個拈花之狀,輕道:“陛下派遣老夫去江南,行至中途,忽然察覺神都這邊有異,故而轉道趕來神都,卻還是晚了一步,既然晚了,老夫也沒什麼法子,只能是順其自然了。”

Advertisement

羊師何抬起頭,小心試探問道:“督主的意思是?”

不怪堂堂中原暗衛府都督僉事要如此低聲下氣,滿朝文武,又有幾人不怕這位握有披紅大權的相?

更何況這位相還是天子近臣,圣眷甚隆,不但提督暗衛府,還被賜本是只有蕭氏親王才能穿著的玄黑蟒袍,其分量之重,毫不次于首輔藍玉和大都督魏

老人正是天機榜上排名第四的張百歲,字長生,別號平安先生,長居深宮大,統領廷二十四衙門和侍衛,被世間修士視為大第一高手,與外廷第一高手藍玉并稱為朝廷兩大柱石,甚至有人認為若是兩人聯手,就是掌教真人也奈何不得。

本來按照皇帝陛下的想法,如果公孫仲謀也能歸順朝廷,那便是三只通天巨足一起支撐起朝廷這座大鼎,任憑秋葉如何神通蓋世,面對此三人聯手也要退避三舍,到時候朝廷是進是退,是打是,都是存乎一心,運轉如意。故而他才令蕭訶從中牽線搭橋,試探公孫仲謀是否有此意思。

事實上,公孫仲謀面對蕭帝的誠意也已經心,畢竟公孫家是被魏王蕭瑾滅掉的,而蕭帝與魏王不和更是舉世皆知的事,更何況兩人還有共同大敵道門,于于理,都沒有拒絕的理由。

可惜道門掌教秋葉也看出了這一點,不惜親自下山局,于碧游島上除去了公孫仲謀,讓蕭帝的謀劃功虧一簣。

張百歲輕聲道:“如今站在這屋里都是咱們暗衛府的棟梁,有些話我就直說了。陸樸,一個黃土埋了半截子的垂暮老朽,能鬧出什麼風浪?丟了也就丟了,無礙大局,所謂前朝余孽更是無從

談起,當初乃是鄭帝禪位于先帝,天下共睹,做不得假。而且這些年來,先帝和當今陛下可曾慢待前朝皇室半分?魏王之生母是鄭室公主,鄭獻帝之妻是我大齊長公主,兩家本就是一家。時至今日,我暗衛府乃至整個朝廷的大敵不是什麼余孽,而是那些不服王法的方外之人。”

Advertisement

整個暗衛府正堂雀無聲。

張百歲從座椅上起,站在臺階上著下面恭敬肅立的眾暗衛高,聲音愈發輕,“方外之人,以道門最是罔顧王法,在咱們朝廷和道門中間,有許多左右搖擺的中立之人,這些人原本都是心向朝廷的,以公孫仲謀為最,可公孫仲謀一死,余下之人盡皆膽寒,咱們當下主要是收攏人心,為了一個陸樸便把唐圣月推向道門,不值得。”

羊師何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說道:“督主,白蓮教可是當年太后娘娘欽定的逆賊啊。”

張百歲輕輕瞥了他一眼,只是一眼便讓羊師何如遭雷擊,待到羊師何臉蒼白地低下頭去,這才慢慢說道:“正所謂圣人之道,隨世而移,朝政也是如此,當年天下初定,白蓮教余孽仍是圖謀不軌,故而被太后娘娘定為逆賊,可如今白蓮教卻是大不一樣,那些冥頑不化的余孽都已經死絕,就連白蓮教教主唐圣月都是先帝親封,何逆之有?”

羊師何不敢再有半分多言。

張百歲將雙手籠大袖中,走下臺階,然后向堂外走去,“你們把杜家的事理干凈,不要留下什麼尾,要不然議洶洶,老夫也保你們不住,那時可就要扔出幾個替死鬼才能平息下去。至于陸樸和唐圣月,老夫親自置。”

包括羊師何在,堂所有暗衛悉數單膝跪地,恭聲道:“恭送督主。”

張百歲出了暗衛府,形飛天際,轉眼間便沒在漆黑的夜之中。

逍遙地仙,可飛騰于九天之上,尤其是到了十六樓以上的境界,號稱朝游滄海暮蒼梧。張百歲凌空飛行,穿梭于云霧之間,不多時已經是出了豫州進齊州地界。

Advertisement

齊州瑯琊郡,除了齊王王府坐落于此,還有海外嶗山,嶗山之上的太清宮便是齊州道門所在。張百歲落在嶗山主峰嶗頂之上,此時山頂仍有素白殘雪,與周圍的云海連一片,雖然是在夜之下,但也別有一番風景,翻滾如海浪,涌如大,讓人嘆為觀止。

老人眺著遠在夜下仍是燈火輝煌的太清宮,喃喃道:“當年嶗頂之變,青塵率眾突襲太清宮,將下榻于此地的先帝置于死地,正巧我張百歲隨侍先帝側,那時的我手無縛之力,本無幸理,幸而最后關頭有天塵大真人出手,僥幸保住一命,更因此與天塵大真人結緣,事后青塵退去,天塵大真人在臨走前又傳授我玄門正宗妙法龍虎丹道,讓我能以殘缺之踏足地仙之境,此等大恩,堪稱是天高地厚,我張百歲傾其所有也無以為報。”

張百歲緩緩閉上眼睛,自嘲道:“可自古以來都是忠孝兩難全,若不是先帝,我早就死于無名,哪有日后的諸般機緣?若不是先帝照拂,我即便得了龍虎丹道,又如何能有日后的地仙就?太后臨終之前,將今上托付我手,殷殷之仍在眼前,當今圣上視我為肱骨,事無巨細,皆付我手,不曾有半分疑慮,兩代人之信任,我又當何以報之?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位當世宦第一人袍跪地,重重叩首三次。

“今朝廷道門相看相厭,我其中,如火聚,左右為難。思慮再三,恩唯有以先后長久而論之,故天塵大真人于九天天之上,勿要責怪弟子張百歲罔顧恩,不念當年的救命之恩、授藝之恩,只因世事多變,不由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