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怕眾人誤以為曹怕了李元,跟著解釋道:“主公所言甚是,我等雖不怕李元,然李元之能的確遠勝陶謙,別說陶謙,當今天下能夠與李元相比較的諸侯也是之甚,他麾下將來黃忠,趙云,許諸皆是世間罕有的虎將,聽說連昔日董卓麾下猛將華雄也投降李元,還被委以重任駐守壽春,如今李元占據豫州徐州,又有戲志才和程昱此等智謀之士輔助,我等如若貿然攻打徐州實屬不明之舉。”
荀彧也點頭認同,“奉孝言之有理,我等他日與李元必有一戰,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眾將看到郭嘉和荀彧都不同意攻打徐州,只好作罷。夏侯惇依然心有不服,“難道我等就真的不能兵了嗎?”
“元讓莫要焦急,主公自有想法。”夏侯淵勸說道,他們雖然是兄弟,但相對于夏侯惇火沖的脾氣,夏侯淵較為沉穩冷靜。
曹雖然姓曹,但與夏侯淵和夏侯惇皆是同族兄弟,曹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因中常侍曹騰收為養子才改為曹,所以曹和夏侯惇,夏侯淵是同族兄弟,因此他們的關系非常親,也是曹最為信賴的人。
“元讓莫急,雖然李元搶先一步占據徐州,但是我等并非不能兵,在青州有數郡皆是碌碌無為之輩鎮守,我等可以從這些地方謀劃,”曹對郭嘉問道,“奉孝你覺得如何?”
“主公所說極是,據探馬的消息,陶謙不敵李元,因此求援濟北鮑信,北海孔融和廣陵張超,然這三方諸侯皆被李元逐一擊敗,鮑信更是全軍覆沒,當場死,現在的濟北就是無主之地,主公可以圖之。”郭嘉早已想到向濟北等地用兵,他沒想到曹竟然也有這種想法,可謂是不謀而合。
“這三路諸侯皆是被李元擊敗?”曹聽此也不臉劇變,他只知道李元擊敗了曹,卻不知道李元還擊潰鮑信,孔融和張超,這戰力實在有點驚人。
不只是曹,其余人也是驚訝不已,他們之前雖然擊敗了袁,但也費了不力氣,可見想要擊敗一名諸侯需要用很大的功夫,但李元不僅擊敗了比袁更強的陶謙,連帶張超,孔融和鮑信三人也一鍋踹了,果真是人的名,樹的影,要是換他們還真的應付不來。
夏侯惇等將領聽此皆是沉默,沒有剛才那麼囂張,郭嘉看到如此微微一笑,心想這樣也好,以免夏侯惇等人以為擊敗袁就能小瞧天下英雄,這樣也能給他們警醒,從別人上獲取教訓總比從自己上獲取要好。
“主公,雖然鮑信被李元所滅,但是李元并沒有趁機攻打濟北,我想是因為徐州新定,所以他才沒有出兵,如此良機應該好好珍惜。”久久不說話的荀攸提議道。
“公達所說符合我意。”曹也從李元擊敗三路諸侯的驚訝中恢復過來,目前最為重要的是拓張自己的勢力,這樣方才有資本與李元一戰。
“不僅濟北,攻下濟北后我等應該繼續東進,”郭嘉補充道,“北海孔融被李元大敗,此時正元氣大傷,我等應該趁機攻打孔融,順手將濟南,樂安和東來等郡一并收下,這樣就能占據大半個青州,集結兗州和青州兩州之力,便可與群雄逐鹿天下。”
“哈哈哈哈,就按奉孝所說去做,”曹下令道,“元讓,妙才,子孝,你們三人立刻去整頓兵馬,我要率大軍親征濟北!”
“末將得令!”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領命而去。
自孫堅在攻打劉表時被流矢所傷亡后,孫策在曲阿為父守喪,守完父喪后孫策要為父報仇,他先是勸說張弦出山,后又向袁要回舊部。袁剛新敗,好不容易才在廬江安定下來,但他自知孫策勇武,是個人才,遂封孫策舅父吳景為丹太守,讓他以吳景之名召集兵勇,孫策知道后便前往丹找舅父吳景。
一路上,孫策與張纮談說天下大勢,經過一番暢談,孫策發現張纮果真有大才。
“子綱,袁不肯歸還我父舊部,雖封我舅父為丹太守,但也難以召集到更多的兵馬,日后我應當如何是好?”孫策謙虛請教。
“主公勿要失去信心,袁之流雖說實力不錯,但還不了我眼,以你舅父吳景之名雖然召集不了多兵馬,但是丹專出兵,天下聞名,待你召集到數百丹兵后可再去假裝投靠袁,要回舊部,日后再找機會離袁。”張纮心中早已有定計。
“再找機會離袁?以袁德,即使愿意放我離去,也不可能讓我帶走一兵一卒,應當如何瞞住他?”孫策又問道。
“主公大可放心,袁雖然沒有才能,但也是野心之輩,他看見你召集到丹兵,必定會遣返舊部給你,然后會讓你攻打吳郡,會稽和豫州等郡,到時候你便可帶兵出征,遠離廬江,便可不再聽從袁命令。”
孫策聽此方才安心,說道:“有子綱在我何愁不能為父報仇,哈哈哈哈!”
“主公勿要輕視天下群雄,袁之流尚好對付,但要反攻劉表實在難上加難,劉表占據荊州,掌控荊襄九郡,麾下實力雄厚,戰力遠勝袁,想要反攻劉表我等務必先要立足江南,拿下豫州,會稽和吳郡三郡,然后攻下廬江與壽春,占領揚州,這樣方有攻打劉表的資本。”
張纮知道孫策報仇心切,所以勸說他莫要焦急,事要一步一步來,畢竟現在劉表實力雄厚,不是此時的孫策能夠輕易擊敗的。
“是策魯莽了,還請子綱教誨。”孫策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小瞧劉表了。
“當今天下群雄,能夠大事者莫過公孫瓚,袁紹,李元,馬騰和曹五人,其余皆是碌碌無為者,然公孫瓚和袁紹河北,兩虎相爭必定一傷一亡,到時只會便宜曹和李元,馬騰雖名震西涼,但西涼是貧瘠之地,再加上有李傕和郭汜占據長安,馬騰不太可能兵進關東,難大事,主公占據江東,依靠長江天塹,對岸兵馬難以逾越,待我方勢力逐漸壯大便可攻打劉表,拿下荊州,而后一路北上,與天下群雄一決雌雄。”
張纮早已為孫策想好發展方向,他所說之言也合合理,孫策訝異道:“子綱所說竟然與公瑾相差無幾,實在是不可思議。”
“公瑾莫非是周瑜周公瑾?”張纮早已聽說周瑜之名,周瑜年名,通音律,在江東一帶非常有名氣。
“正是他,我與他自小就認識,是我的好友,有子綱和公瑾助我,何愁不平天下,哈哈哈哈!”孫策仿佛已經看到日后自己指揮千軍萬馬的景,不說出一番豪言壯語。
主要講述了東璃國第一美女鳳紅鸞,成為了東璃國史上第一個未嫁先休的棄婦。而白淺淺,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女性,穿越到了鳳紅鸞的身上。她繼承了紅鸞的驚才豔豔,引來無數人為她癡迷。冷漠無心的她,究竟會為誰心動,為誰融化心中的萬年寒冰?又是誰,才能為她傾盡天下,只謀那十丈方圓?
盜帥楚留香的隔代弟子杜長天無意間觸動了中華瑰寶「傳國玉璽」的神秘力量,致使穿越到了大唐王朝,來到了貞觀年間,且成為了名相杜如晦的兒子。在這史上最繁華的時代,杜長天憑藉後世知識創辦新式馬球、舉辦運動會,發明了一些古怪稀奇的東西。他寫一手好字,被人尊為書法大師,一字千金;背了幾首情詩,被人贊稱風流才子。作為穿越大軍的一員,集王侯將相於一身,以獨特的方式鑄就了一座輝煌的大唐王朝。
葉初秋隻是在生日那天,許願不想結婚,不想生娃而已,怎料一覺醒來,人生直接跳過結婚生娃階段,穿成了一個三旬農家老太太,兒子孫子都有了。 若是能當個老封君,讓兒子們供養著那倒也不錯,可偏偏,重生在逃荒的路上,缺衣少食不說,還得麵對亂軍賊寇的威脅。 沒辦法,隻能帶著娃兒努力生活了,落戶荒村,耕耘荒地,種出一片盛世田園。
穿越到玄幻世界,楚銘卻被這個世界天道所不容,成了一個無法筑基的異類。但他卻另辟蹊徑,無法筑基那就一直煉氣,于是他煉氣煉到了十萬層,吊打當世最強的大帝。 為了不讓天道察覺,楚銘隱藏身份和實力,茍起來做起了老六。 所有人認為他是個廢柴,他新婚之日未來的及圓房就出征北海的妻子,三年后回歸就嫌楚銘是廢柴要休夫。 而這三年,楚銘暗中資助她海量修煉資源,供應神兵利器,讓她立功無數,封侯拜將,修為一步登天。 可她,卻不守婦道,茍合鎮北王,懷上野種,并且求女帝賜婚鎮北王,要做王妃。 楚銘給他們機會,可他們卻一而再的作死,楚銘只好讓她們國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