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場疫,李世民窮得沒辦法了,只好賣那些東西救窮。
這就對了!
只要李世民賣,那他們五姓七就能把那東西弄到手。
這天下,除了李世民,還有誰敢和他們五姓七爭東西?
誰能把五姓七相中的東西爭走?
李浩然拱手對李世民說:
“陛下爲救助大唐百姓如此不惜代價,臣非常,剛纔臣愚鈍,沒有認識到此次疫病的嚴重,又因爲五姓七經濟也很是拮據,所以臣剛纔只說捐一百貫錢,臣向陛下請罪。
現在臣肯請陛下允許五姓七每一家捐款一千貫錢。
並且五姓七願意出資,把陛下賞賜天下百姓的趙王的那些字幅、瓷、鏡子、遠鏡全都買下來,以助力抗擊疫病,救助大唐百姓 。”
滿朝文武大臣聽李浩然這樣說,全都很是不齒:
皇帝李世民號召捐款,李浩然先是承諾他們五姓七每一家只捐一百貫錢,現在看李世民把他從李元景那弄的字幅、瓷等東西,全都拿出來救助天下百姓,他才把捐款的數量改爲一千貫錢。
區區一千貫錢,對五姓七來說,連九牛一都不算,更談不上什麼傷筋骨。
並且所有人都看出來,李浩然之所以把捐一百貫錢改一千貫,主要原因也不是怎樣擔憂、恤天下百姓,幫李世民和分憂解愁,而是他們看上了李世民手裡中的那些字幅、瓷。
要知道,此時李世民的手中,有四五百件李元景燒製的瓷,和一二百幅字幅,這些東西,即使按照李元景出售的價格,也價值將近十萬貫錢。
如果五姓七出十萬貫錢購買李世民的這些東西,可卻只拿一百貫錢捐款,實在說不過去。
李世民聽李浩然說他們五姓七願意捐款一千貫錢,雖然一千貫錢依然不算多,但對特別吝嗇、一不拔的五姓七來說,這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
關於李浩然說願意買自己手裡的這些字幅、瓷,李世民可不打算像李元景那樣好說話。
李元景之所以把他的字幅、瓷賣得這麼便宜,是因爲李元景知道,等他將來大規模燒製出瓷、玻璃的時候,這些東西的價錢將會百倍、千倍、萬倍往下降,那時候五姓七就會覺得是李元景騙了他們。
而李元景在自己和大唐朝廷、李世民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暫時還不能和五姓七太不翻臉,爲自己樹立一個強敵,讓五姓七鐵了心除掉自己。
並且李元景把他的字幅、瓷主要賣給五姓七,逮住五姓七一家薅羊,主要是因爲大唐只有五姓七囤積著他們吃不完、用不盡的糧食。
因此,從他們手中換出來一定量的糧食,他們剩下的,還足夠吃。
像五姓七這樣的家族,他們一定會計劃好,絕不會把糧食全都賣了,而等到發生荒的時候,他們沒有糧食吃而被死。
而如果從別的貴族、商人那裡換糧食,那些人自己囤積的糧食也不是很多,如果從他們那裡換走太多,導致他們也沒有吃的了,將來朝廷還要拿糧食救濟他們。
而現在,李世民賣自己手中的字幅、瓷,李世民自己寫不來這字幅,也燒製不出來這瓷,所以李世民不擔心自己賣的價錢太高了,將來這些東西降價,令誰不高興。
自己把這些東西拿出來賣掉,是爲了抗擊疫、救災,即使自己不把這些東西拿出來,在場的這些員,以及大唐各級員、百姓,也要多都拿出來一些錢財救災。
所以李世民不打算像李元景那樣,只對著五姓七一家薅羊,而是把這些東西面對大唐所有有錢人出售。
所以李世民聽李浩然說,他們五姓七願意購買自己手中的這些字幅、瓷,李世民就對李浩然說:
“李卿,朕拿出來這些東西抗擊疫救災,可不是單純出售這些東西,而是以出售的名義募集資金,所以朕決定出售這些東西的價錢是趙王原先出售價格的十倍。”
“十倍?”
這、這、這……
李世民怎麼能這樣?
他怎麼敢要這麼高的價格?
這麼高的價格可怎麼買啊?
原本李元景出售他的字幅、瓷,李浩然七人認爲價格很公道,他們把那瓷買回去之後,通過私渠道,轉手都能提高幾倍的價錢再賣出去,大賺一筆。
但他們即使提高幾倍,也不像李世民這樣一下子提高十倍呀。
並且他們五姓七每一家都有幾萬家、十幾萬人口,像瓷這樣、貴重的東西,每一家都需要,因此他們的瓷幾乎沒有賣出去多,大部分都留下了來自己珍藏了。
即使賣出去的、也是因爲各種關係、不得不賣。
當然因爲他們輕易不賣,所以即使加了很高的價錢,買者也會咬著牙來買。
至於李元景的字幅、曲譜,這麼了不起的東西,五姓七本就不賣。
即使有一些關係很好的家族,願意出高價購買,五姓七也堅決不賣。
要知道詩詞、曲譜這些東西,是一個家族的底蘊、千年屹立不倒的支柱,這本就不是用金錢在衡量的東西,怎麼能爲了一點小錢就賣出去?
原本李浩然準備把李世民手中的這些字幅和瓷全都買下來,因爲李世民手中的這些東西,如果按照李元景賣的價格,合到一塊也不過不到十萬貫錢,五姓七七家一家只需要一萬多貫錢就能買下來。
但李世民一下子把價格提升了十倍,那他手裡的東西就能賣將近一百萬貫錢,這樣,他們五姓七七家每一家就要出十多萬貫錢。
這麼多錢,即使五姓七這樣的千年士族,輕易也不容易拿出來,即使拿出來也拿得疼。
並且李世民手中的這東西,都是李元景給的,而這些東西如果從李元景手中買,價錢只是李世民要價的十分之一,李世民的這要價,明顯就是坑人的。
章節報錯
林文珺躺在手術臺上回想自己一輩子過得也算好 丈夫九十年代就發家致富,沒養小三沒出軌,三個兒女也算孝順,她沒吃過大苦沒遭過大罪。 怎麼偏偏就是不滿足呢?是丈夫跟自己漸行漸遠?是三個子女埋怨她一碗水端不平?還是娘家親戚個個吸血但沒人記得她的好? 要是能重來一回,她肯定不會當個家庭主婦,不會再對白眼狼家人忍氣吞聲,更不會把二女兒抱養出去…… 她也不會……再嫁給丈夫 眼睛一睜,林文珺回到她三十二歲那年,肚裡已經懷了二胎 閱讀提示:1、年代文,非穿書 2、立意:女人當自強
靈魂重生在原本不存在的宋微宗第四子荊王趙楫身上,想著混吃等死,奈何總有麻煩上門。宋江,方臘造反!六賊亂政!西夏犯境。大遼南下中原!金兵入侵,靖康危在旦夕!不要慌,穩住。
百裡落嫣,堂堂的天醫鬼殺,居然離奇地穿越成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女紈絝。隻是這原主混得貌似有點慘,居然連紈絝做得都不合格。於是某妞磨了磨牙,小拳頭一握,小腰一擰:姐要為紈絝正名!從此後撩貓逗狗戲美男,冇事煉煉神丹,契契神獸,采采嬌花,順便玉手攪風雲,笑看天雷動。隻是誰來告訴她,為什麼陪吃陪睡陪洗澡的寵獸某天會變成一個活人?嗯哼,隻是還不等她伸手揩油,她便被人吃乾抹淨。某女扶著腰,欲哭無淚:“大爺的,姐的肚子到底是人是獸還是獸人?”
阮明姿一睜眼,發現自己穿越成了農家貧女。爹孃早逝,爺奶不慈,家徒四壁,還附帶個啞巴妹妹。r/>從一無所有開始發家致富,從荊棘遍地走向花團錦簇。一時賺錢一時爽,一直賺錢一直爽!然而撿回來的那個男人,卻不依不饒:王妃,跟孤回府。阮明姿巧笑嫣然:你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