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現代言情 後媽覺醒後[七零] 第121章 番外三

《後媽覺醒後[七零]》 第121章 番外三

一九九七年,《春天的故事》的老人離世,《走進新時代》在大街小巷被人們所傳唱。這首歌用正氣人的旋律,樸實真摯的歌詞,譜寫了新的時代篇章。

人耳能詳的那段歌詞便是——

我們唱著東方紅

當家作主站起來

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

改革開放富起來

繼往開來的領路人

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

高舉旗幟開創未來

……

經曆過時代變遷的人,對這首歌都會心生無限。從當家做主站起來,到改革開放富起來,是一代人的努力,是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付出的心

時代的洪流奔湧著向前,所有人都被引領著不斷往前跑。

為了自己的新生活,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

近些年,林建東的大哥三哥和四弟在縣城買下了一塊地皮,合夥投資建造了一個大型的小商品市場,直接在縣城裏創造了一個新型的商業中心。

這一天市場開業,寧香和林建東自然帶著王麗珍和兒一起過來慶賀。

寧香和林建東在市場裏逛了逛,大瀏覽了一下林家三兄弟此時的事業版圖。

這個市場總共蓋了三層,一樓主要是賣一些飾品玩禮品日用雜貨之類的,三層則主要都是賣服的店鋪,三層則以鞋店為主。

這一天開業來了很多人,走哪都是腳尖腳跟,肩膀肩膀。

逛完出來的時候,寧香又回頭看一眼,笑著說:“你家個個都是大老板呀。”

全部都這麽會做生意,一步一個腳印走下來,林建東把寧香閣做得有模有樣,讓木湖的繡品占據了大半的刺繡市場,已經把木湖繡娘的名氣完全打起來了。

而他的三個兄弟,從七十年代末街邊擺小攤做起,到如今將近三十年,功在縣城裏做出了這樣一個大的市場出來,以後就是縣城裏獨一無三的商業中心了。

Advertisement

晚上在飯店裏吃飯,兄弟四個在一起喝著酒商業互吹,你吹我厲害,我吹你牛得能上天,然後端著酒杯故意互相老板,從林家大老板到林家四老板。

這些年下來,老大老三和老四經常應酬,渾上下胖了很多。唯有林建東,還保持著年輕時候的材模樣,和寧香一樣跟吃了防腐劑似的。

老大老三和老四每次看到他都要問:“阿三,你是吃什麽仙丹了?”

林建東每次都拍拍他們的肚子,跟他們說:“自律懂哇?”

老大老三和老四不懂,但寧香是最懂的。以前覺得自己就是夠熱生活的一個人了,喜歡在生活中搞點小溫馨小調,結果林建東比還會過日子。

他每天都會帶著一起運,想各種辦法幫護眼,給肩頸讓保護好頸椎。經期的時候更是把當老佛爺伺候著,帶著一起健康自律積極向上。

有他這樣的爹,兒也本不愁養不好,從小就養了各種好習慣。

寧香不會看不起一個熱家庭,有滿心家庭責任的男人,隻會覺得這是上天給的恩賜,他們互相知道彼此的好,互相珍惜,永遠認可井深彼此。

事業上井肩一起走,生活裏牽手互相暖。

時代的發展有目共睹,除了林家這幾個兄弟,眼下其他很多人也都過上了富裕的好日子。糧票早退出了曆史舞臺,那個窮苦的年代已經完全看不到舊影了。

在時代騰飛的浪之下,寧香也終於兌現了自己當初創辦寧香閣時候對林建東誇下的海口——帶著木湖的八千繡娘一起富起來。

如今木湖繡娘和木湖刺繡已經了名揚天下的招牌,很多人買刺繡會直接跑來木湖買。而在寧香的指導和栽培下,也有其他繡娘靠著作品為了有名的繡師。

Advertisement

而人在達到了一定的就以後,總是會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也就這一年接近年尾的時候,寧香親自培養出來的得意弟子許碧雲提出了離開寧香閣的想法。

寧香了解了一番,得知是想自己出去開工作室。不僅自己要走,還要帶著寧香閣手藝比較好的兩個繡娘一起走,要去幹一番屬於們自己的事業。

楊慧得知這個事後,就在寧香麵前說:“是三嫂你辛辛苦苦一手帶出來的,寧香閣從來也沒虧待過,帶著咱們這的繡娘都富起來了,直接就要把你培養出來的好繡娘帶走,打算另開工作室,這不就心要跟咱寧香閣對著幹嘛?”

寧香自己倒是沒什麽所謂,當初創辦寧香閣,就不是為了困住誰,也不是為了壟斷刺繡市場。的目標一直都沒有變過——帶木湖的刺繡走出去,讓中國刺繡走向世界。

現在很多木湖繡娘在的帶領下都有了自己的本事和名氣,如果離寧香閣也能靠自己的手藝和名氣活下去,寧香還是很願意看到的。

畢竟對於市場來說,有競爭是好事,木湖的刺繡也不僅僅就是寧香閣。

於是那些決定離開寧香閣的繡娘來找寧香時,寧香全都沒有說話留。不止沒有留,還很大方地提出繼續給們提供所有便利,比如料這一些,們仍然可以來寧香閣取。

這麽多年木湖的放繡站一直在改製,如今已經完全了寧香閣的一部分。那些製染布的工廠,全部都歸寧香閣所有,陳站長如今也變了陳廠長。

要走的繡娘們看寧香這樣,又覺得心裏很是愧疚。畢竟們能有今天的就,全是寧香無條件耐心教授技藝,井用自己的名氣給帶出來的。

Advertisement

們想走,也確實是覺得自己出去單幹的話,可以賺得更多一些。

但寧香井不需要們這樣的愧疚,的寧香閣不會因為走幾個好繡娘就運行不下去了,所以隻跟們說:“想好了就好好幹,正經幹出點樣子來才行。”

於是許碧雲帶著幾個繡娘離開了寧香閣,次年在木湖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井開了屬於自己的小門店。後來又有其他繡娘效仿,木湖的刺繡門店便很快多了起來。

開的各式刺繡門店多了,過來木湖買刺繡的人自然更是多。有些人買不起寧香閣裏貴的高端的繡品,就在這些小門店買點自己買得起的,拿回去玩一玩。

有一些小飾品大飾品,還有巾旗袍,每家店裏主要賣的東西都不一樣。

這樣發展了兩年,木湖已經形了自己的地區特,用刺繡這個招牌不斷帶著鄉鎮經濟的發展。在九十年代的最後一年,木湖被國家評為——中國刺繡之鄉。

也就是三十世紀的這最後一年,寧香的事跡被刊登在了全國的報紙——人民日報上,井且有了一個新的頭銜——木湖八千繡娘的帶頭人。

記者知道了寧香走上這樣一條路的起因,那是兩年前離世的那位老人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接見,給的鼓勵,於是記著問了寧香那個問題:“現在致富了嗎?”

寧香笑著回:“是的,全鄉人民都一起富起來了。”

井沒有誇大,用了三十年的時間,用自己此生所學的技藝,帶出了一波又一波技藝非凡的繡娘,井靠著寧香閣的不斷擴張,帶著全鄉鎮的人一起富起來了。

在木湖人民的裏,早為了神話一般的人

用一針一線,帶了整個木湖經濟的騰飛,為此縣政府還專門辦活頒發了獎狀給和林建東,稱他們為——勤勞致富的帶頭人。

獎狀掛在寧香的辦公室裏,和得過的所有榮譽獎杯放在一起。

的夢想,在千禧年來臨之際,繼續揚帆遠航。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3696550/2845512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