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錦繡大明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

《錦繡大明》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

趙邦甫帶著糧食終于趕回了諸暨縣城。只是當得知他從紹興府衙要來的糧食只有不過區區兩萬斤時,縣衙里的一眾人等都現出了失

還是楊晨最快恢復過來,對滿臉疲憊與慚愧之的趙邦甫道:“趙縣丞一路辛苦了,且先回去歇息吧。”雖然他也覺得有些失,但卻知道這已是趙邦甫能做到的極限了,換了他自己去也未必能做到更好,又為何要責怪人呢?

趙邦甫心下略有些,但此刻他卻還不能離開,便輕聲道:“大人,下尚有下稟報。”

“哦?卻是何事,且說來聽聽。”楊晨隨口問道。

“這個……”趙邦甫看了看周圍的同僚下屬,面為難之

那些人見狀就知道趙縣丞是要單獨與縣令說話了,便不再久留,各自說著有事而告辭出去。直到眾人都退出二堂,楊晨才略有些好奇地問道:“卻是什麼事能趙縣丞你如此重視,非要屏退左右才能說?”

“大人見諒,實在是事關重大不得不慎重哪。”趙縣丞說著一頓,用更加嚴肅的語氣道:“大人,你在給知府大人的上書中把江堤坍塌和常平倉被焚都寫了進去,但卻并未提及此二事很有可能都是有人刻意而為。知府大人一看之下大為惱火,已為是大人辦事不力才有此等災禍。故而,他讓下轉告大人,等此次事了,他必酌向巡衙門和朝廷奏明前事,只怕……”說到最后,他便是一聲嘆息。

楊晨聽了這話,心里也是一沉。其實在上書時,他就有過這樣的判斷,只沒料到對方竟如此直接而已。見他顯得有些擔憂,趙邦甫又忍不住埋怨道:“大人,你之前的上書實在太過實在了。其實大可將話說得模糊一些,還有即便真要提到這兩件事也應當點出此事有人在背后搗鬼才是。可大人你卻……哎!”說著又是一聲長嘆,顯然很為楊晨的判斷不值。

Advertisement

但楊晨此時已從剛才的憂慮中走了出來,聞言只一搖頭:“我雖然能用些春秋筆法來遮掩過失,但你以為府衙那兒就查不出事的原委了嗎?所以何必多此一舉,反人看輕了呢?至于說明江堤與常平倉是被人蓄意毀壞一事,在沒有捉到人犯之前,這些說法也沒甚用,知府大人也不會采納的。反之要是我們能抓到那些人犯,不說也能有個代。而且,即便如此,要是知府大人真不肯通融,也會認定他們是我治下百姓而定我個教化不力的罪名。”

“嗯?”趙邦甫驚訝地看著楊晨,實在沒有想到這個年輕的縣令居然能把場上的事看得如此徹,甚至比自己看得還清楚。仔細想來,事確實如此,至在沒有捉住那些毀燒倉的犯人之前,楊晨怎麼說都是于不利位置的。這讓他再次對楊晨刮目相看,忍不住拱手道:“大人說的是,是下太過急切了。只不知這幾日來,對這兩事可有什麼進展了嗎?”

楊晨微微一笑:“本來事看著是沒有機會了,但趙縣丞你及時回來,卻讓此事有了新的轉機。”說著便把之前楊震發現俞長是白蓮教徒和準備排查全縣百姓的事給說了出來。

趙邦甫聽得滿臉驚訝,沒想到自己才離開沒幾日,縣里竟又發生了這麼大的事。而更到心驚的,則是原來一直為朝廷所打擊的白蓮教徒居然就在自己邊。他和俞長也是打過幾次道的,卻沒料到這個看著幾乎沒有任何心機的商人竟還有如此可怕的一面。

好一陣后,趙邦甫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又把注意力放回到了縣城此刻的缺糧難題之上:“大人,這麼做對糧食的消耗可是不小哪。下只從紹興府要來不過兩萬斤糧,看著只夠分發到全縣百姓手里的。一旦如此做了,那接下來縣衙又無糧可用了。雖然現在外面的大水已退卻,可城中無糧難保百姓不滿哪。”

Advertisement

“如今倉中尚有一些糧食,只要熬粥還能撐上一段時日。接下來的事,我自有安排,趙縣丞你就無須擔心了。”楊晨在此刻還賣了一個關子。

見楊晨一副竹的模樣,趙邦甫才不再勸。其實之前他就有一個疑問了,為何縣令大人會覺得只要從府衙要來些糧食,撐到三月下旬就有轉機。而現在,又是同樣的說辭,這實在太人好奇了。可他也看得出來,這是楊晨最后的底牌,是不會輕易告訴自己的。

想明白這點,趙邦甫便也不再堅持,朝楊晨再一抱拳,便退了出去。

有了這兩萬斤糧食打底,楊震的計劃終于得以實施。從次日開始,縣衙中的公差衙役們就為了大明朝的送溫暖小隊,將糧食送往城中各給早已得前后背的百姓手中。

當百姓們滿懷期待地看著衙役手中的糧食時,卻被告知要先點齊家中人數,據人口給糧。對此,這些百姓自然不會有任何的反對。他們可不知道縣衙的真正用意是尋找可能存在的白蓮教徒,只以為縣衙是為了更公平清楚地將糧食發放到每個人手中而已。

于是每日里,都有百上千的百姓得到糧食,對楊知縣恩戴德,同時也有數百戶人家被排除出可能窩藏白蓮教徒的嫌疑。只是這麼一來,縣衙糧倉好不容易才囤積起來的糧食又很快淺了下去,在進三月二十日后,糧食更又一次所剩無幾,但此次行的效果卻一點都沒有呈現出來。

“哈哈,楊晨這小子還真是異想天開哪。居然把糧食一一分與百姓,如此一來,只怕縣衙馬上就要無糧可分了吧?”在得知這段日子縣衙的舉后,酈承綱忍不住呵呵嘲笑了起來。

Advertisement

他確實有大資本嘲笑縣衙此刻的窮困潦倒。要知道就在他們酈家的幾倉庫里,現在還囤積著數十萬斤糧食沒有呢。他一直都在等著一個時機,一旦縣衙糧食告罄,就是他出手的時候。

到那時,他就可以以高價將糧食賣與縣城里的百姓。原來他從徐同舟手上買糧時,每一斤糧食不過三四文而已,但這次他就是開出每斤三四十文的價格,也不會有人反對的,甚至可以要價更高。

那要是沒錢的人又該怎麼辦呢?酈承綱也早已有了對策,讓他們用房用地用田來抵。他相信只要城中短時間里得不到足夠的糧食,他就能通過手上這些糧食賺到本的十倍以上的錢財。至于可能用糧食換來的田地,就更多了。

正因覺得自己這如意算盤已徹底打響,所以在嘲笑楊晨時,酈承綱也顯得格外開懷,笑得兩只眼睛都已見不著了。

一旁的酈承縉也陪著笑了幾聲,但還是有些擔心地道:“大哥,有件事我一直想說,卻又不知該不該說。”

“說!你我兄弟有什麼話不能說的。”心舒暢之下,酈承綱就顯得很是大度了。事實上,自從江堤決口一事功之后,他就日日都在笑,心也沒一日不好的。

見他都這麼說了,酈承縉也不好再藏自己的想法,說道:“要是縣衙已囤積居奇的罪名對付我們,卻該如何是好?要知道一旦我們真這麼干了,那分明就是與縣衙為敵了,那楊縣令會任我們做這些嗎?還有,要是百姓人鼓而攻擊我們,搶奪糧食,只怕事也不會對付哪。”

酈承綱顯然沒有想到這兩個變化,聞言便是一愣。但隨即又很不以為然地一擺手道:“你這就太過杞人憂天了。我們自己的糧食該怎麼賣是我們自己的事,縣衙還能因此就定我的罪不?大明律中可從沒有這麼一條。何況,我們酈家可不是別的商人,能他這麼給嚇倒了。

Advertisement

“至于那些百姓,就更不必擔心了。他們還沒這膽量敢和我們酈家做對。我又不是不給他們糧食,只要他們能拿出銀子、地契和田契來,自然能吃飽飯。他們又何必冒著犯罪的風險來對付咱們呢?”

見他如此說話,酈承縉知道此時的兄長已經被即將到來的大勝沖昏了頭腦,是怎麼都不會聽信自己的勸解了,便只得一聲嘆息,不再多言。但他的心里,對于接下來的況依然滿是擔憂,臉上的笑容自然也就有些勉強了。

酈承綱瞧出了他的心思,臉上笑容這才一斂:“老三哪,你就莫要再這麼前怕狼后怕虎了,我們酈家在諸暨也不是一代兩代了,豈是那些草民和區區一個新任的縣令能斗得過的?放心,這回我必然能把之前失去的連本帶利都拿回來!”

見兄長神已變,酈承縉知道再勸只會讓他不滿,便只得勉強一笑點頭應承:“大哥說的是,是小弟太過小心了。”

“這才像話嘛。你和老二都準備一下,我估著這兩日里就該我們出手了。”酈承綱這才重新恢復笑容,吩咐道。

就在楊晨他們以為敵人只有白蓮教徒時,一場新的危機已再次出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