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錦繡大明 第一百八十章 趁火打劫

《錦繡大明》 第一百八十章 趁火打劫

都說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這一回楊震算是領教到這一說法的現實了。在縣衙花費了大量人力,還用了這許多糧食對縣城百姓進行排查之下,依然無法尋找到白蓮教徒的蹤跡。他們似乎早已離開了諸暨縣,又或是另有的藏匿地點是容易被人忽略掉的。

眼見倉中糧食所余不多,依然沒有任何收獲,楊晨也只得暫時停止了這一行。雖然那些衙役們口中都沒有怪責楊震的意思,但從這些人的言行舉止中,楊震還是清楚地覺到了衙門上下對他的失。這讓楊震的心也變得有些低落起來。

這時,只有阮通和王海兩個往日的好兄弟依然堅定地站在楊震這邊,不斷地勸與鼓勵著他:“二郎你不必灰心,你之前的判斷也沒有錯,換了任何一人都會這麼干的。只是你遇到的對手太過狡猾,藏得深而已。”

對此,楊震倒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他可不是個會輕易氣餒的人,他所以略不快,只是因為覺得自己連累了兄長,讓縣城的境更加危險而已。畢竟他已經從楊晨得知了紹興知府沈千源的原話了,知道若不能讓諸暨縣百姓重回軌道,只怕楊晨的縣令是要當不下去了。

“你們的心意我知道,我不會因此而到喪氣的。”楊震重新振作了一下神,這才頗為激地看著兩人道:“事也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境地,我不會因為這麼一點小小的挫折就退的。”

見他這麼說話,阮通二人才總算放下心來。

于是,一切又重回之前的狀態,縣衙依然每日為百姓們分發稀粥度日,看著完全就像是在熬日子一般。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縣衙到底還能堅持多久,或許當倉中糧食告罄,等候他們的將是一場大災難。

Advertisement

但很快地,一個人震驚的消息卻讓縣衙眾人心中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了。

就在二十三日一早,之前早已關門歇業,表示已無一粒糧食可售的酈家四糧米鋪子突然就重新開了張。但掛在店門口正當中的價格牌上卻寫得很是分明,這次的大米每斤價格都要四十五文,概不還價,概不賒欠!

一時間,整座諸暨縣城的百姓都聚集到了這些糧店門前,指指點點議論不休,有人甚至直接就與店中的老板伙計爭論起來:“你們這糧價也定得太高了,以往一斤米只在六七文,即便是青黃不接時,也沒上過十五文的。這回一下價格就翻了三倍往上,分明就是搶大伙的錢財了,實在是不當人子。”

那些伙計早已得了吩咐,一旦聽到旁人這麼說話,便皮笑不笑地回了過去:“咱們也是打開門做生意,可沒有勉強要各位買下我們這高價糧食的意思。這些大米可是我們家東主好容易才從別辛苦買來的,這價格自然要比往日要貴上些。你們若是嫌貴的,大可不買嘛。反正我們的價格和大米都在這兒,是肯定不會改的了。”

一見這些人竟如此強,百姓們除了小聲議論或是咒罵幾句之外,還真拿他們沒了辦法。確實,他們只是給出個價格,買不買還是百姓自己的事

但是,民以食為天。在縣衙供給的稀粥越來越薄,吃下去比不吃更讓人覺得肚況下,這些百姓只要還有些錢財,即便知道酈家這是趁火打劫,卻也只能忍著氣去買糧食了。

而一旦有第一個花大價錢買高價糧的,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這麼做……很快地,一些家在縣城,還有些錢財的百姓們就不再去縣衙領粥,而是在四家酈家的糧店門前排起了長龍來。

Advertisement

眼看如此形,那些避難到縣城來的百姓可就眼紅了。圣人都說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呢,現在縣城百姓能買到糧食,可他們沒錢卻該如何是好?

那些糧店似乎早有準備,很快就有消息傳了出來,若是想買糧卻沒有錢的也不是不,那就需要用房子、土地來進行抵押了。

只要那些鄉野百姓肯答應出讓房子和土地,折銀錢,并帶著他們去縣衙辦了相關證明,糧店就能給他們提供等價的糧食。

當家園和食擺在人們面前,即便這些百姓心中有再多的不愿,為了生存下去,卻也只能忍下這口氣了。

當楊晨他們得知酈家開始出售高價糧時,眾人便已到一陣憤怒。而當酈家接百姓把田地房屋變賣折算銀錢買糧的消息傳來后,眾人更是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這分明就是趁火打劫,兼并土地了。

這其中,要數蔣充的臉最是沉:“之前就知道他們曾購進了不糧食,卻沒料到竟用在了巧取豪奪上面,實在是卑鄙之至!”因為他本是酈家的人,這時候必須第一個表明態度。

楊晨也只覺得心里一陣發,不過他考慮的卻比蔣充更深,什麼借機發財的,這不過是表象罷了。酈家這麼做的真正意圖,還是為了對付他這個縣令。

府無法為百姓提供生活保障,而酈家卻可以提供高價糧食時,一些百姓固然會在心里大罵酈承綱他們是商,但更多的人,卻會把矛頭指向他這個諸暨縣令。正因為他這個做縣令的無作為,不能提供足夠多的糧食給百姓們,百姓才不得不典當家產去購買那高價糧食。

或許一開始,百姓還會因為是從酈家手中購買的糧食,也是酈家買下的他們的產業而只是仇視酈家。可等過些日子,他們真正無家可歸,無田可種,只能附庸于酈家門下當一個佃農時,百姓們的怒火就會發泄到楊晨這個縣令的頭上。如此一來,無論他之前做過多好事,在百姓心目中就依然是一個無能的地方

Advertisement

而這種民意是很容易被上面的員所覺察到的,酈家甚至都不用自己出面,就能借這民意把楊晨從縣令的位置上趕下去。至于酈家在此事上能獲得多,似乎都已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好一招借刀殺人的手段!”楊震也明顯想通了這點,面也變得極其沉:“大哥,此事咱們絕不能放任其繼續下去,必須想出個解決的辦法出來。不然一旦事進一步惡化,別說你現在就已被知府大人所惡,就是沒有那回事,只怕也難以再保住縣令的職哪。”

楊晨聞言便是一聲苦笑:“我自然知道事急。但如今酈家是占著理字的,即便我是縣令,也不能強行讓人不賣糧食吧。若真這麼干了,只怕更會惹來議與百姓的不滿,到那時只會更加不堪。”

大明朝的商人雖然地位不高,但還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至府就不能勉強他們強賣或是不賣東西。別說楊晨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了,就算是浙江巡,面對這樣的況,最多也就只能是勸說一番,希對方能有所覺悟。

當然,換了一般況下,這些商人既然還需要和府打道,就不會真把事做絕了,總會聽從府的安排。但這回,酈家卻是鐵了心要對付楊晨,所以就不可能被他這個縣令所勸服。

見兄長在此刻竟如此消沉,楊震心里更不是滋味。要不是他之前提議把趙邦甫運來的糧食都送給百姓,事或許還沒有這麼糟糕,至縣衙還能支撐一些時日。但現在,縣衙卻連與酈家打糧食戰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都二十三日了,怎的蔡叔他們還沒有回來?”從來沒有哪一刻,楊震如此懷念一個人。

Advertisement

但既然之前布置的后手遲遲不到,酈家的總攻又已開始,若再拖上幾日,事就會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楊震就決定冒險了。

只見他突然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兇,上前一步對依然滿臉頹唐的楊晨說道:“事到如今,大哥,我們或許只有一個辦法了。”

“嗯?你還有什麼法子嗎?”楊晨看著兄弟充滿殺意的眼神,心里也猛打了個突,約間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楊震輕輕點頭:“一切都是他們我們的。既然酈承綱他們敢做初一,那就別怪咱們做十五了!大哥……”

隨著楊震的一番話說下來,只聽得楊晨面大變,幾次想要搖頭否決這一辦法,但最終眼前的危局卻還是他不得不做出妥協!

同一時間,在離諸暨縣城還有百里左右水路的江面之上,被楊震所記掛的蔡鷹揚之父兄蔡克文和蔡飛揚,以及久未曾面的縣衙班頭魏勇正站在一艘大船的甲板上。這只大船的旁邊還跟隨著十多艘同樣的大船,每艘船上都裝載著滿滿的麻袋,里面所裝正是諸暨縣最需要的糧食。

他們臉上滿是急切之,前兩日,剛從運河拐進錢塘江后不久,他們就已知道了浙江這段時日發生了大水,其中尤以紹興府的水患最為嚴重。

想到自己的家園此刻正遭大水的侵襲,想到之前就存在的糧食問題,這艘船上的幾人都恨不能立刻就出現在諸暨城外。

“楊大人,還請再等上一兩日,我們很快就能把你需要的糧食帶來了!”蔡克文在心中默默地念叨著,抬眼看向南邊,諸暨縣城的方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