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您想給商人設置什麼條條框框?其實按照皇帝陛下的方式治國即可,商人對整個社會可有可無,若是大王特意扶持他們,反而會讓他們做強做大,危害大明。”
在大殿中,姚廣孝一臉恭敬,不解的說道。
“哦,本王知道,農業是最重要的,關系著百姓吃飯的大事。可是商同樣重要,無農不興,無商不富,當初的南宋,為什麼如此富裕,不就是興商的緣故嗎?”朱拓反問道。
姚廣孝點點頭,認真的說道:“話是這樣沒錯,可商人都是逐利的,沒有任何信譽可言……”
朱拓搖搖頭:“本王知道你想說什麼,可是商業是抑制不住的,如今大明立國三十年,以農業為主,可是再過三十年呢?或者再過六十年呢?”
朱拓知道,重農抑商也就持續了五六十年,從朱棣時期開始,商人的地位也開始慢慢的有所提升。
到了宣德年間,商引逐漸廢棄不再實行,商人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商業開始慢慢壯大,朱元璋費盡心思建立的等級制度也就開始崩盤。
再加上,商人利用積累的資本開始捐錢買、子孫讀書仕、用金錢雇傭人代服勞役等不斷讓自地位得到提升,最終造了極大的后果!
那就是商幫!
有威的商賈振臂一呼,號召大伙立商幫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和衷共濟……甚至可以通過協調的方式,壟斷整個市場,為整個市場的制定者!
比如后世鼎鼎有名的徽商,巔峰時期,就連朝廷也奈何不得!
“堵不如疏,如今的商業發展才剛剛出萌芽,本王要引導他們,用去化他們,讓他們這些商賈走向正確的道路,懂了嗎?”
姚廣孝有點懂,但是還不夠懂,詢問道:“扶持商賈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了,能讓大明富裕起來,可用的不好,就會造極大的貧富差距!”
“本王知道,其實壞遠不止這些。”朱拓出三手指,信誓旦旦的說道:“本王從小就研究過,鼓勵經商,一共有三個弊端!”
“其一,大量的商人從商,導致沒有百姓種地。如此一來,國家的農稅大幅度降低,朝廷無法正常運行!”
“其二,商人都是逐利的,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他們會聯合起來,壟斷市場,哄抬價,迫百姓們買賣高價商品。”
姚廣孝心中微震,肅王僅僅說出的這兩點,就已經切中要害,直指核心。眼前的這位大王,遠比自己想的更有謀略,只不過很多人,都被他囂張跋扈的外表給蒙騙了。
“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敢問大王,這第三點是什麼?”
朱拓傲然問道:“道衍,可知王朝壽命乎?”
姚廣孝搖搖頭,說道:“不知!”
朱拓冷哼一聲,道:“本王從小通讀四書五經,發現從商周以來,王朝壽命普遍在三四百年之間。強如漢唐,也是如此……你可知為什麼?”
姚廣孝皺著眉,沉思了片刻,連連搖頭道:“難道背后有天道的軌跡嗎?”
“屁的天道軌跡!”朱拓傲然說道:“本王廢寢忘食研究多年,才終于研究出來其中的道理……每當王朝初立時,萬生發,王朝進一百年的發展時期。”
“第二百年時,王朝發展陷停滯,百姓們雖然有吃有喝,但是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社會矛盾顯,此時為王朝的鼎盛時期。”
“第三百年時,世家大族的胃口得不到滿足,不斷的欺百姓,從百姓上榨取油水。而百姓們忍無可忍,開始揭竿起義,王朝陷了混的時期……”
姚廣孝雖然聽不太懂,但是大為震撼,喃喃問道:“大王,您莫非是生而知之?”
朱拓一樂,說道:“不錯,本王就是生而知之!”
姚廣孝又詢問道:“可大王說的這些,與商人有什麼關系呢?”
“有很大的關系!這就是扶持商業的第三個缺點,商賈們勢力大了后,就變了地主階級,開始進行土地兼并,大量的土地流到他們手中。”
“你可曾知道,像蘇杭這種繁華之地,通便利、產富,再過五十年,地主財閥們每日聽戲、喝茶、逛園子,生活悠哉悠哉的,沒有任何煩惱。”
“可那些普通百姓呢?他們手里沒了田地,就猶如沒有了脊梁,他們只能依附那些地主豪強,任憑他們剝削……百姓們上無片瓦遮,下無立錐之地,為了一點微薄的薪水,每日奔波勞累、生不如死!”
“這繁花似錦的蘇杭,與他們沒有一丁點的關系!”
“百姓們為了大明付出了一切,到頭來,卻變得一無所有,這公平嗎?!”
姚廣孝聽的振聾發聵,只覺如撥云見日一般,一瞬間明白了所有道理。
他沉默良久,才抬起頭來,鏗鏘有力的問道:“如此,何解?”
朱拓深吸一口氣,他仿佛看到了一個場景,也就是在后世上電視里出現的場景,豪紳員們穿金戴銀,每日乘坐著豪華寬敞的轎子,四游山玩水、吃喝樂。
而那些百姓們著肚子,給他們抬著轎子,偶爾這些富人們心高興,隨手扔在地上一些殘羹剩飯,就引起百姓們哄搶。
百姓們搶到后,必須給這些富人們磕頭道謝,才有權利吃這些食。
而稍稍惹得豪紳不滿,豪紳就會把百姓們綁在樹上,了他們的子,在大庭廣眾之下,用鞭子狠狠打他們,以示警戒。
在他們眼中,貧窮的百姓們就像是牲口,沒有半點尊嚴,任憑他們欺凌……
朱拓此時非常嚴肅,認真的說道:“本王要扶持商賈,更要限制商賈!要讓商賈們為一個工,一個造福朝廷和百姓的工,而不是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
“蘇杭,天下足,這里是大明最重要的糧倉,也是大明最重要的稅賦之地……本王來這里,不是為了樂,而是要將此地作為一個試點,改革創新,規范世家和商賈的行為!”
姚廣孝大拜:“大王仁義!”
(這章說教很多,主要是為了解釋商賈的優缺點,為之后的故事發展做準備,請大家不要介意,三克油。)
崇禎七年三月,山西陝西大旱,赤地千裡,民大饑。四月,李自成入河南,與張獻忠合兵攻取澄城。七月,後金軍進圍宣府,兵掠大同,沿邊城堡多失守。 大明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這年的七月,王鬥意外來到大明,成為宣府鎮保安州舜鄉堡一普通小兵…… ※※※ 【大明宣府鎮軍隊等級:小兵、甲長、管隊、防守,操守、守備、遊擊、參將、副將、總兵。】
現代資深驢友穿越到東晉年間,寄魂於寒門少年陳操之,面臨族中田產將被侵奪、賢慧的寡嫂被逼改嫁的困難局面,陳操之如何突破門第的偏見,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維護自己和族人的利益?且看寒門少年在九品官人法的森嚴等級中步步攀升,與顧愷之為友,娶謝道韞為妻,金戈鐵馬,北伐建功,成就穿越東晉第一書。
崇禎十六年,軍醫朱劍穿越到了朱慈烺的身上,成為了大明朝的倒黴太子。肆虐的鼠疫,糜爛得朝政,席捲天下得李自成,肆虐西南的張獻忠,白山黑水還有磨刀霍霍隨時可能殺入中原得女真鐵騎,偏偏還攤上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便宜老爹。朱慈烺將屠刀一次次的舉起,不光是對準戰場上的敵人,同時也對準了朝堂上的敵人,對準了民間的敵人!殺貪官!除晉商!剿闖逆!滅獻賊!在不斷地血腥殺戮中興大明,成就一代屠皇!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大明屠皇》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臉書和推特裡的朋友推薦哦!
悲摧的命運,如何逆轉? 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暢快人生,卻追求不了最普通的人生快樂。 得與失之間,孰重孰輕,年輕人是否注定要迷茫?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在大是大非前是否經受得住考驗?父子之間的感情,又是否經得起考驗?死去多年的親人,居然以對手的身份出現在面前時,項飛的心痛了。 愛恨情仇,全涌來時,他是否經受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