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州。
高得結兵敗,帶著剩余兩千多人馬逃竄,煞是狼狽!
四下一看,皆是敢死營之人。
高得結悲呼:“如此大敗,有何臉面見主公?”
左右勸解:“將軍勿憂,主公要我等于此,便是拖延時間!如今雖敗,但晉州大計已,尚有轉機!”
“不錯!即便敵將已知,如今再北上也來不及了!將軍雖敗實勝!”
被眾人一波,高得結活了過來。
“有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那我便燒了你這山!”
高得結一驚,轉頭一看,白起持劍戈,目兇!
“又是這殺胚!快跑!”
急忙策馬逃竄,不敢迎戰!
東州尚且是他的地盤,他就不信白起還敢跟上來!
真跟上來了!
白起率三千騎死死咬住,再斬數百敢死營!
高得結又怒又喜:“好小子!你敢殺我的人,到了我的地盤,看我如何整死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如此一員猛將,若是殺了或是生擒他,也算是為此次大敗討回些本!
“將軍!前方就是東!”左右大呼。
高得結大喜,“快馬加鞭!待城中,再點兵馬,定要弄死這殺胚!”
一路狂奔,來到東城下。
“后有追兵,快開城門!”高得結大呼。
城頭上士兵見此,迅速下令,城門緩緩打開。
高得結不疑有他,帶人迅速朝城門沖去。
千鈞一發,離城門尚有十幾丈時,城門口和城頭上突然竄出麻麻的弓弩手!
“不好!有埋伏!”
咻咻咻……
驚怒之下,高得結連連揮刀,將箭矢擊落。
然變故突生,難以抵擋全部箭矢,終有一箭中左肩!
高得結忍著疼痛,“撤!快撤!東已失!去司乘!”
敢死營拼死抵擋,折了數百人后殺出包圍,往司乘趕去。
白起追到東,城頭張飛大笑:“白起兄弟慢了一步!那廝往齊葉去了!”
白起拱手:“多謝!”
遂領軍追去。
左右有人發問:“將軍,高得結分明是去了司乘,為何要騙白將軍?”
張飛嘿嘿一笑:“高得結為吳三跪手下一大將,這麼大的功勞,我可不會讓出去!”
“可將軍你現在在東啊?再去追可追不上了!”
“哎!誰說非要本人拿下他才算功勞,我指揮我的兵把他拿下了,不也算在我頭上?”
張飛出險的笑:“在我這兒吃了個虧,又去賈詡那里吃個虧,高得結指定不敢再進城!”
“若我所料不錯,他大概率會往通江道走,他卻不知,我早已于此地設伏!”
“到時候我還能裝一裝,比如說什麼:我都不用親自出手,只差部下便生擒敵方大將!豈不威風?”
左右皆驚:“將軍大才!益匪淺!”
“哈哈哈……”
張飛叉腰大笑。
另一邊,高得結帶著殘存的幾百敢死營,心急火燎地來到司乘。
但有了東的教訓,高得結也留了個心眼。
“后有追兵,快開城門!”
城門順利打開,但高得結卻不忙著進去。
“司乘守將乃我部王墨,他出來一見!”
躲在暗中的賈詡一愣。
淦!被識破了!
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直接干!
未等來答復,卻是一頓強弓勁弩的暴!
高得結心驚:“不出所料!快撤!”
由于有了防備,只死幾十個敢死營,其余便跟著高得結逃走。
“東、司乘皆陷,只怕再城不安全了!”
兩座重城被下,高得結也不敢再城池。
思慮良久,左右建議走通江道。
此道不經任何大城,直通泉江渡口,可借此渡江京州。
目前看來,這東州可不安全了。
就他們這幾百號人,還是趕回京州老巢來得實在!
高得結聽從建議,率兩百來人進通江道,一路向渡口狂奔!
行不多時,路中間突然竄起一條絆馬索!
眾人剎不住馬,摔得七葷八素!
高得結摔下馬來,自知中了埋伏,急忙抓向地上的刀!
然而還未等他到刀柄,一張大網從天而降,將他死死裹住!
其余敢死營來救,山林中忽傳出陣陣喊殺聲,似有千萬,聲勢極為浩大!
接著一大群士兵出現,將這兩百多人團團圍住。
“我等三萬大軍于此埋伏,爾等必敗無疑,還不束手就擒?”
眾人不甘,死戰。
一龍吼騎湊到被俘的高得結旁邊:“將軍,我王有好生之德!今爾等必敗,投降可保一命!”
“將軍,你也不想你的部下就這麼沒有意義地慘死吧?!”
高得結聽聞方才的大靜,又聽人說此地埋伏了三萬人,頓時絕。
就憑他這兩百來人,從三萬人里殺出一條路,神話都不敢這麼演!
嘆息一聲,高得結大喊:“已至絕路,死戰徒勞,反害其命!皆降!”
主將下令,敢死營方才放下兵。
待將眾人綁了之后,那龍吼騎大喊:“都出來吧!”
三千龍吼騎齊刷刷地冒了出來。
剛開始還沒什麼,直到山林中再無人出現時,高得結臉頓時一黑。
“忘說了,我們就是嗓門兒大了點,實際才三千人而已!”
高得結一愣,隨即青筋暴起,“王八蛋!敢騙老子!我%@#@#%”
啪嘰!
渾被綁的高得結一下子趴在了地上。
可即便如此,化蛄蛹者的他,依舊在地上擺來擺去,里罵個沒完。
……
與此同時,白起率軍追擊不過十里,便立刻察覺了不對勁。
路上并沒有逃兵路過的凌痕跡!
白起皺眉,加快了速度,卻連高得結的影子都沒看到!
白起頓時反應過來。
“好你個黑子!心跟典韋一樣黑!”
白起咬牙,他現在火氣很大!
“我們現在到哪里了?”
隨軍打開地圖,指著一個點,“這里,前方十五里便是齊葉!”
“瑪德!搶我一記功勞!便拿你出氣了!”
白起令眾人下馬在地上滾一圈,讓一部分人摘了頭盔,披頭散發,又令一半人丟了長槍,將匕首藏于袖中。
“走!去齊葉!再怎麼說也不能白走一趟!”
“是!”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他,穿越至三國成為八歲孩童被童淵收養,與趙雲,張任和張繡稱兄道弟,於洛陽憑藉卓越的見識獲得蔡邕賞識,並成為蔡邕的門生,在虎牢關之戰與呂奉先大戰兩百個回合,從此聲名鵲起。他麾下謀士猛將無數,能與當世梟雄曹操一較高下。他終將成為統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