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整支艦隊的所有艦艇都開始轉甲板上的火炮,瞄準龍國艦艇的方向開始擊。
“砰!砰!砰!”
“崩……”
大量120mm、150mm,甚至是200mm口徑的高倍徑艦炮齊齊開火,將集到如同雨點般的炮彈發出去。
這些炮彈組的彈雨中還夾雜著數400mm口徑的彈頭,它們來自第三艦隊僅剩的兩艘戰列艦,納爾遜號和前衛號。
龍國特混艦隊前方的海面上濺起大量水花,因為超出了艦炮最大程,所以沒有命中辰羿麾下的戰艦。
但這是一個導火索,隨著塔伯一方率先開炮,辰羿也展開了反擊。
不過特混艦隊中開火的艦艇只有圣玄號和古玄號兩艘戰列艦。
其它艦艇護衛在主力艦周圍,沒有強行開火攻擊程外的目標。
此時的塔伯,已經憤怒到失去了理智。
他沒有選擇派出小部隊試探攻擊,因為玄級戰列艦的火控系統十分先進,量艦艇沖上去無異于“排隊送人頭”。
所以他選擇了……全軍上。
不列顛第三艦隊80艘驅逐艦、24艘巡洋艦、2艘戰列艦全部開足馬力,直愣愣的向龍國艦隊沖去。
就連還沒有修好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和航空母艦都參與到了沖鋒行中來。
鷹號、無懼號都是裝甲極厚的超重型航母,搭載著大量中小口徑副炮,這種時候完全可以充當巡洋艦進行沖鋒。
隨著雙方距離拉近,最近被擊毀的是航速較快的不列顛驅逐艦。
玄級戰列艦的火控雷達基本可以做到在25公里的距離“準點名”,將一艘又一艘的驅逐艦擊毀。
但80艘的數量太多了,戰列艦兩齊的時間間隔最也要半分鐘,這使得兩艘玄級戰列艦超負荷運行也打不過來。
僅僅幾分鐘塔伯就損失了超過20艘驅逐艦和4艘巡洋艦。
雙方很快拉近到15公里的距離,進中近程的搏戰階段。
玄級戰列艦中遠程準度高的優勢發揮不出來了,反而是艦艇數量更多的不列顛第三艦隊占據了場面上的優勢。
塔伯在旗艦指揮塔看著己方炮彈落敵方艦隊中,龍國的戰艦也開始出現戰損,角出難以抑制的笑容。
“我還以為龍國特混艦隊艦艇數量,會選擇掉頭逃跑,邊撤邊打。沒想到這個辰羿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個時候了還選擇頂。”
參謀見狀也終于出喜,恭維道:“多虧了敵軍艦隊有個愣頭青司令,不然咱們想獲勝還不太容易。”
塔伯臉皮一,大笑道:“哈哈哈,我今天就讓辰羿知道,什麼絕對的實力。”
己方驅逐艦損失數量已經達到30艘,但塔伯毫不心疼。
為了一舉擊垮龍國特混艦隊,這些犧牲都是值得的。
雙方的距離還在不斷拉近,辰羿麾下的戰艦損況越來越嚴重,就連圣玄號戰列艦的甲板上都被轟擊得燃起熊熊火焰。
此時的辰羿正筆直站立在圣玄號司令塔,著前方戰場沉聲道:“距離12公里,讓蛟龍驅逐艦出手吧。”
蛟龍驅逐艦滿載排水量4000噸,不僅可以發導彈,還搭載著一門120mm的DX-30艦炮,最大程20公里。
在12公里的距離可以用穿甲彈輕松擊穿大部分驅逐艦的裝甲。
盡管它只有一門主炮,但裝備全自供彈機后,2秒一發的超高速完全能著對方的驅逐艦打。
命令下達后,30艘蛟龍驅逐艦開始越眾而出,用前甲板主炮開始攻擊近距離的敵軍驅逐艦。
不列顛驅逐艦排水量只有一千多噸,面對30艘蛟龍時完全不是對手,集攢的炮彈準度極高,打得第三艦隊沖在最前面的驅逐艦紛紛裝甲破碎,甚至彈藥庫被引。
塔伯麾下的驅逐艦以眼可見的速度在極速減。
50艘。
30艘。
15艘。
眼看就要被火力兇猛的蛟龍驅逐艦給團滅了。
而它們的120mm、150mm口徑火炮打在三四千噸的蛟龍上,本無法擊穿。
雖然李逸稱蛟龍為驅逐艦,但從噸位和防護能力上講,它已經妥妥達到了巡洋艦級別。
而不列顛第三艦隊的巡洋艦在玄級戰列艦的轟擊下也苦不堪言,自顧不暇。
唯一能用火力制龍國艦艇的納爾遜號和前衛號戰列艦,也因為擊度不如玄級戰列艦,火力優勢發揮不出來。
最終,塔伯的驅逐艦近乎全滅,巡洋艦也僅剩13艘,整支艦隊的實力銳減過半。
而他們僅僅擊沉了龍國8艘普通驅逐艦,外加1艘蛟龍驅逐艦。
此時塔伯徹底急眼了,他不管不顧的打開無線電,用語音直接喊道:“納爾遜和前衛號上去,給我全軍突擊,必須干掉玄級戰列艦。”
雖然他麾下戰艦數量多,但很明顯龍國戰艦的擊準度更高,有效火力比第三艦隊更強。
他現在能仰仗的就只有兩艘戰列艦了。
納爾遜號和前衛號是標準戰列艦,裝甲防護程度比龍國的高速戰列艦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屬于能抗能打的存在。
只要兩艘戰列艦突進到距離玄級戰列艦15公里以,他就有把握直接將后者擊沉。
不列顛第三艦隊全都瘋狂了,它們每艘戰艦都開足馬力,用以命換命的打法瘋狂突進,前方的巡洋艦距離蛟龍驅逐艦都不足10公里了。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異變陡生。
龍國剩余的29艘蛟龍驅逐艦甲板上突然亮起大團火,好似發導彈時那麼刺眼。
它們當然沒有導彈,這次發的是火箭彈。
每艘蛟龍都裝備了2座重型蜂巢火箭彈發箱,擁有60枚150mm火箭彈。
這些火箭彈最大程12公里,在10公里以可以保證較高命中率。
29艘蛟龍同時發了1740枚重型火箭彈,大量橘黃的火焰尾跡幾乎將天空都遮蔽。
一分鐘之,這些火箭彈就全部落進第三艦隊中,在所有戰艦上暴起大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