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葉兒說完,嘻嘻地笑了兩聲。
對於周氏這樣的人,這樣的應對方式不得不說是極爲明智的。周氏再怎麼罵,也不能把別人罵壞。周氏只能累著自己,在大傢伙面前不停地展示自己的醜和惡。
只不過,周氏與別人不同,從不嫌罵人累。罵人對於周氏來說,簡直就是生活必需品。不罵人,毋寧死!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就有周氏這樣人。
“不是我說,這樣格的人真是見。”李氏就道。李氏是極含蓄,有教養的人,極說周氏的不是。即便是說,話也相當的婉轉。若是換做另一個人,只怕要往死裡貶斥周氏。
“就現在的日子,那真是啥也不用心,就清福就行了。換一般的人,天天都只有樂的,沒一點氣生,請罵人都不會罵。這個呀,就是天,天這樣的人。太見了,不知道是啥因果。”
“是得了罵人的病了,不罵人,會死。”連葉兒就道。
這話自然是氣話、玩笑話。
“真是病,那就不會挑人罵了。應該連繼祖哥他們一起都罵。”連蔓兒就道,“心裡明明白白的,誰能罵,誰不能罵。”
周氏在連守仁那,腰板是非常的。可即便是這樣,也不能將人都給得罪了。所以,一直給連繼祖和蔣氏留著臉,只罵連守仁。不得不說,周氏在自家炕頭上,在自家院子這一畝三分地裡。是相當任,但同時也相當有謀算。
“老太太罵大當家的,大當家的回不?”張氏就問道。
“沒見他回過。”
“沒聽人說他回。”
趙氏和連葉兒就都道。
“老連家要講究拌、罵人,也就二當家的。別的人,咱兩這都不用說了,大當家的那一也不擅長這個。”張氏就道。
張氏這話說的是實,連家。只有連守義得了周氏的真傳,其他人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天賦,至於連守禮和連守信這兩人,更是以這種事爲恥。
“除了老太太罵人,那邊別的還都行吧?”連蔓兒就問連葉兒道。
“嗯,就沒別的事了。現在天冷了,他們也沒啥活,也就天天在家裡頭,都不大出門。就大嫂子有時候帶大妞妞出來串個門。說說話啥的。日子過的消停的。”連葉兒就道。“老太太罵人這事,好多還是大嫂子跟我們說的。”
“老太太讓繼祖媳婦出來串門了?”張氏就問。
“總不能連大門也不讓人家出吧。”連葉兒就道,“還是管。出來得跟說,點頭了。才能出來。每次出來,都有時限的。過了時限,就讓連芽兒出來找。”
周氏還是以前的規矩,將一家人,尤其是媳婦,控制的的。
“繼祖媳婦不敢超過時限,老太太現在還下不來臉罵,可要是出來的時辰長了,回去老太太耷拉著臉,那也夠的。”趙氏就道。
“全村做婆婆的也不,別說全村,就是全鎮,咱整個縣裡頭,像這麼做婆婆的也。”張氏想到過去的日子,就慨地道。
“都拿咱當賊管。”趙氏點頭,低聲附和了一句。
“哎,”妯娌倆齊齊的嘆氣,然後又舒了一口氣,“總算熬出頭來了。”
周氏的存在,以及連守仁那一的日子,總是能夠讓張氏和趙氏想起過去,然後再看看現在,就覺得現在的日子真是舒心。
有這個比較,就覺得什麼事都淡了。現在就是有福的日子,過一天,就是一天的福。
“二當家的那兩口子咋樣?”張氏就又問道。
“這才一降一那。”李氏在旁邊,就先笑了。
趙氏和連葉兒也都笑了起來。
連枝兒曾經在信中提過一句,說是連守義如今不再賭錢了。家裡的管事到府城去,也曾稟報過,說是連守義和何氏兩口子在羅家村過的還算消停,沒再惹事。
而這些,據說都是羅小燕的功勞。
連守義和何氏在羅家村的房子蓋好了之後,兩口子就從羅小燕家搬了出來,住進了新房子裡。新房子與羅小燕家隔壁,中間共用一堵牆。這堵牆上頭,還依著連守義和何氏的要求,開了一道門,方便兩下來往。
連守義和何氏的意思,自然是方便羅小燕去伺候他們。他們如今也要當老太爺,兒子和兒媳婦的福。
“二郎媳婦也算是個好樣的,說是每天三頓飯,婆婆都不做,就等著過去給做。”李氏就道。顯然在連蔓兒家住著,沒聽人說連守義和何氏那邊的事。
連守義和何氏要羅小燕伺候三頓飯,羅小燕並沒推辭。當然,推辭了,連守義和何氏那邊也有後招。牆上那道門,他們走過來,就能到羅小燕家這屋裡來吃飯。
“家有啥,窮的叮噹響,有啥那也是借我們四老爺的,是我們二郎給掙回來的。我們吃,那是應當的。我們可不是吃的羅家的飯。”這是當初提出讓羅小燕伺候時,何氏自己在人前說的話。
連守義和何氏是何等樣人,能這麼說,就能這麼做。
羅小燕對此,也有應對。他沒跟連守義和何氏爭辯,也沒去人前表白,只是將兩家的飯合在了一。
羅小燕每天依舊在自家做飯,不過帶上了連守義和何氏的份,到飯時了,就請這兩口子過去,跟一家子一起吃。一桌子吃飯,自然是同樣的飯菜。而連守義和何氏那邊不開火,只是到了冬天,另外燒柴禾暖炕。
“人家二郎媳婦也有話說,公公婆婆沒跟爹孃外道,那反正都要吃飯,幹啥非要分開兩樣。一樣的飯菜待爹孃和公公婆婆,誰也挑不出啥來。但凡有點好飯菜,還都讓著公公婆婆。”李氏就道。
若只是這樣,還不算什麼,羅小燕另外還有話說。
既然飯都在這邊吃,連守義和何氏那邊並不開火,那麼糧食菜蔬之類的,自然也不用再特意搬到那邊去了。這樣,每個月應當他們給連守義和何氏的糧食,就在這每天的三頓飯了。
畢竟,連守義和何氏要糧食,也是爲了吃飯對不對?!
至於原本連守義和何氏要的布匹什麼的,羅小燕也不給了。從開始在羅小燕那邊吃飯,連守義和何氏就常抱怨飯菜寡淡,吃的不好。羅小燕也就給添些葷腥。然後,就告訴連守義和何氏說,他們另外要的供養,都添在這菜上頭了。
羅小燕還說,每年都會給連守義和何氏做裳。
這樣,連守義和何氏完全被二郎和羅小燕“養”了起來,自然就不用另外再給什麼供養了。這也是莊戶人家普遍實行,也被普遍認可的養老方式。
“這樣好,那些東西給了他們,他們也是賣了換錢,再胡花費了。不讓錢到他倆手裡,這做的對。”張氏就道。
“他倆手裡應該還有從老太太那得的錢。”連蔓兒就道。
這個錢,羅小燕就沒辦法了。連守義攥的,羅小燕總不能去強奪。而羅小燕對此的應對是,有錢也讓他們花不出去。
羅小燕爹孃子都不大好,每天只在家裡,還有羅小燕的妹子,也不大出門。三口人就專門負責看著連守義和何氏,不讓他們出門。
當然,也有攔不住的時候。這種時候,羅小燕的爹就會跟定連守義,看著不讓他去耍錢。羅小燕的娘就看著何氏。然後,羅小燕的妹子去送信兒給羅小燕。
何氏出門,也就是串串門,說說閒話,這事還可通融。最要看的,是連守義。
羅家村上,大都是連蔓兒家的莊戶,都是得了連家的吩咐的,誰敢招攬連守義賭錢。不僅不敢,看見連守義要跟人賭錢了,他們還都得想法子攔著,或是給羅小燕通風報信。
羅小燕得大傢伙相助,自然事半功倍。不過,還是有兩回,連守義甩了衆人,跑去外村耍錢了。
“二郎媳婦就找去了。那個賭窩子,能是啥好地方,能有啥好樣的人。這要換個靦腆的媳婦,到了門口,也不好進去。二郎媳婦不講那個,直接就進去了。也不吵也不嚷,就是站在那,讓人不能耍錢。”
能收留連守義耍錢的,都是些小無賴。這些人,並不敢對羅小燕怎麼樣。畢竟大傢伙都知道,在止連守義耍錢這件事上,羅小燕背後站著的是賜牌樓連守信這一人。
別人不敢將羅小燕怎麼樣,只能不跟連守義賭。連守義有一回就急了,翻了混。
“他對二郎媳婦了手了,”李氏就道。
“啊?”張氏大驚,“二當家的這麼混?這也太不像話了!”
“也不是說打啥的,就是手去推了。”趙氏在旁就說道,“估計是手裡有倆錢,賭癮犯了,急眼了,恨二郎媳婦把他管的,不讓他耍錢。”
“那後來那?”連蔓兒就問。
“這纔是有意思的地方那。”連葉兒就笑了,“葉兒爹推二嫂子,沒推二嫂子,反讓二嫂子把他摔了個大馬趴!”
…
稍後會有二更,求紅。
章節報錯
陳安夏獲得穿越世界的能力,但是需要完成系統發布的世界任務,才能解鎖下一次穿越。漸漸地,陳安夏發現,自己穿越的世界好像有點不一樣。因為,自己所穿越的世界,多了一群名為玩家的存在。最關鍵的是,這群玩家還把陳安夏錯認成了主角。於是,陳安夏被迫走上了主(zhuang)角(bi)之路。
阮明姿一睜眼,發現自己穿越成了農家貧女。爹孃早逝,爺奶不慈,家徒四壁,還附帶個啞巴妹妹。r/>從一無所有開始發家致富,從荊棘遍地走向花團錦簇。一時賺錢一時爽,一直賺錢一直爽!然而撿回來的那個男人,卻不依不饒:王妃,跟孤回府。阮明姿巧笑嫣然:你哪位?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卻成了農家女娃。 羣山延綿水豐山秀,可家貧屋陋。爹憨實娘啞巴弟體弱,好在沒有極品。 一無所長身無長物,幸而空間在手。 攜家帶口悠閒的奔向康莊大道,落難的俊美少年、傲嬌的病弱貴公子、嬌橫刁蠻的世族小姐一一粉墨登場,小農女的悠閒生活平添波瀾。
林婉婉有個可以在現代與唐朝來回穿梭的時空鐲。一個是資訊爆炸、資源豐富、醫療強大、教育發達、科技發達,但卻人情冷漠,孑然一身的現代;一個是物資貧乏旱災水災蝗災頻發的大唐,時不時皇帝還要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支援軍士去開疆拓土。說是盛世,大家卻都餓著肚子。但大唐有全心全意依賴她的小豆包,還有老老老老老祖宗們把她當家族裡的寶。林婉婉冇有雄心壯誌,隻想為她喜歡的世界帶來一些變化,讓她喜歡的家人,生活得好一些,更好一些。因為,我在唐朝有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