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種田經商 穿書小配角之將軍夫人 第510章 去修路立功

《穿書小配角之將軍夫人》 第510章 去修路立功

葉九昭直接問道:“可是聚福宮里的那一位?”

周漢豫驚愕,在場的幾人也都震驚了,聚福宮的靜妃?

“昭兒是怎麼知道的?”

作為紫角統座,皇宮里的事他是最清楚的,他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只是一個小小中書舍人的葉九昭,竟然知道聚福宮里藏著的那一位。

葉九昭果然是聰明,就這麼平靜地說出他是怎麼知道的。

原來葉九昭與幾位文一起在側殿里幫著皇上理政務,平素皇上召見誰,只要沒有屏退他們,他們自然都能聽到。

而每日未時,膳房大管事會跟著公公一起來見皇上,便會稟報前一日聚福宮里的用膳況,接著便是太醫署的太醫過來報平安脈。

而葉九昭僅憑著這些消息,他竟然知道聚福宮里有古怪?

池小悅和許謖都看向這個孩子,話說這孩子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長大的,竟然也是頭一回知道昭兒這麼厲害。

越來越像未來的一國權相了,這細微的觀察能力,不去破案可惜了,不然能了好多冤案。

周漢豫暗自吃驚,若是葉九昭知道了,那豈不是皇上也知道了?

葉九昭卻是搖頭,“皇上若是知道了,聚福宮便不存在了。”

“也不是我真的聰明就能這麼三言兩語能猜測到,其實舅舅沒有來之前我是沒有想到的,是舅舅的話讓我聯想起來才認定下來。”

“而且我娘正好有孕,我娘每次吃什麼,睡得好不好,平素府醫把脈是什麼況,我每次回家都會問一問的,原本也沒什麼,可是膳房大管事和太醫說的話讓我越來越疑起來。”

“好吃酸的孕婦,絕不可能特別能吃甜,這樣們會覺得膩,而聚福宮里的靜妃,酸的甜的都吃,還有就是每日餐食清單里,竟然還有螃蟹,而且吃過不回了。”

Advertisement

“上一次我娘請族夫人吃家宴,明明有洗手蟹,但我娘只嘗了一口就不敢多吃,蟹偏涼寒,再輔以其他食,按著靜妃這吃法,這個孩子請平安脈一定不會安穩。”

“我娘吃東西特別注意,就今個兒的火鍋,我娘吃的便不多,大多時候我娘喝骨頭湯。”

葉九昭這麼一說,越來越有道理,周漢豫反而更加疑不解了,問道:“昭兒尚且能發現這麼多的不正常之,那麼太醫看到食譜清單,難道不會質疑麼?”

葉九昭嘆了口氣,說道:“這是靜妃的偏好,好在量不多,所以太醫的安胎藥方子略有改,多以補為方,今日聽了舅舅這話,若是還有人在代之罪,那這人千萬別再喝安胎藥了,不然會大補過頭,指不定出現問題。”

周漢豫一聽,立即起,再也坐不住了。

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所以靜妃并沒有懷孕,而懷孕的另有其人,這可是欺君之罪。

周漢豫走了幾步又回頭看向幾人,周漢豫還沒有開口,池小悅便開了口:“今晚你沒有來過王府,我們什麼也沒有聽到。”

周漢豫松了口氣,接著飛而去。

人走了,許謖卻看向葉九昭,叮囑道:“昭兒在宮里得萬般小心,有什麼事兒,你告訴我,我必會為你周旋。”

葉九昭應下。

接下來再吃火鍋,也都各自有了心事。

夜里,池小悅翻來覆去睡不著,一回在許謖的懷中,許謖也沒怎麼睡著,借著月看著秀麗的容,小聲問道:“你是擔心周漢豫將那個人接出宮安置在咱們府上麼?”

還真是與心有靈犀,池小悅的確很擔心,養一個葉九昭是位皇子也就算了,再養一位皇子,將來和許謖大概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Advertisement

然而許謖比心態好,安道:“咱們早已經犯下了欺君之罪,若是能再救一個孩子,也不怕多一樁罪名。”

一定是夫妻兩人瘋了,這麼多年風平浪靜的日子沒有居安思危的心理,連忙在許謖懷中搖頭,“別說了,這不可能。”

有什麼不可能,若是對方懷孕的時間差不多的話……

池小悅記起上一次周漢豫問起自己酸棗的事,要是算得不錯,大概是差不多時間生下孩子。

這一夜池小悅失眠了。

葉九昭大清早了宮,跟在皇上邊上早朝,早朝時,倒是有位武將提出燕北鎮守一職的事,這五年來邊關戰火不斷,年年兵馬糧草供應耗費不

這位武將自請去燕北鎮守,結果因為這位武將的提議展開了討論,不知不覺說到了以前攝政王鎮守邊關之時的太平。

那會兒的邊關戰士,都能卸甲種田,因此減開支,燕北邊城百姓也能得以休養生息,哪像現在,三天兩頭傳來戰況,那邊的百姓也過得水深火熱,可見現在鎮守的大將能力不足。

早朝沒有商量出什麼結果來,退了早朝,皇上回到書房,丞相韓崢求見皇上,開門見山就請求皇上派攝政王去鎮守燕北。

畢竟攝政王上有爵位,不能一直出兵權,不理朝政的閑散王爺。

那會兒葉九昭正好在側殿聽到這個請求,拿筆的手停了停,接著又是一臉平靜地接著寫字。

葉景修沉默了,將攝政王安排到燕北去麼?

就在這時,葉九昭從座位上起,拿起一份奏折來到殿前呈上。

“皇上,嶺知州傳來的急報,還請皇上過目。”

葉景修皺眉,接過葉九昭手中的奏折看了起來。

而殿前正等著皇上消息的韓丞相,這會兒不地朝葉九昭看了一眼,倒是打斷的及時,是想為他父親開麼?這一趟燕北之行,攝政王逃不掉了。

Advertisement

只要將攝政王派去了燕北,好幾年回不來,莊戶出的池氏,還能有什麼造化?

韓丞相心頭冷笑,并不把葉九昭放在眼里。

誰知皇上看完奏折,氣得摔在了桌上。

葉九昭借勢說道:“吳越國余黨一直在嶺周邊作,使邊城百姓煩不勝煩,而且那一片靠海的百姓打不了魚,只能被人拉去做苦力,長此下去,難免嶺的百姓生出反意。”

“臣以為何不派人將嶺山道打通,通往中原,如此才能長治久安,除去毒瘤。”

葉景修皺眉,看向葉九昭問道:“嶺修通山道通往中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