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又過了一盞茶的時間,皇帝和皇后才相攜進了殿。
名為家宴,故而兩人的穿著打扮也不算太過隆重華麗,不過份使然,故而仍舊貴氣人。
皇帝的臉有些難看,言行舉止也略有僵,不過都還算正常,也沒瞧見有任何錮。皇後走在他側,親昵地挽著他的胳膊,面帶微笑,神十分愉悅,就像是陪著心上人踏青遊玩的年輕小姑娘一般。
眾人紛紛起行禮,顧雲聽就跟著葉臨瀟,該跪的跪,該喊什麼,就跟著做做樣子,只因足夠鎮定自若,故而就算比旁人都慢一拍,也看不出任何不得。
皇帝並未立刻起,而是下意識地轉頭去看皇后。皇后眉尾輕輕一挑,側了側頭,意有所指。
「都起來吧,今日家宴,在座的也都是自家人,不必拘束。」皇帝說。
「謝陛下。」
眾人齊聲叩首謝恩。
規矩所致,眾人並不敢隨意抬頭覷天,況且開宴后四周都有宮人伺候,眾人的一舉一,都在們眼中。若是有誰做了什麼不合禮數的事,宮人們故意告,帝后心中自會記下一筆賬。
顧雲聽也同樣沒有太過放肆,只是因為拜倒的姿勢,正好能不聲地瞥見堂上夫婦二人的小作罷了。
看來這皇後娘娘的確是做好準備了,否則,皇帝也不至於連起這種小事都要看的臉。
——又或者,皇帝是故意在眾人面前示弱,以圖之後的計劃,倒也是說不準的事。
起落座,葉臨瀟替自己斟滿了一杯酒,又給顧雲聽選了花茶,上前向帝后二人敬酒,雖然同樣只是表面功夫,不過顯然,這殿眾人都還沒有想到這一茬。與大祁不同,霆國尚武,故而並沒有那麼注重禮數。重家宴上敬酒說祝詞,也是可有可無的。不過正所謂禮多人不怪,做與不做,旁人看了,心裏留下的印象也是不同的。
顧雲聽陪站著,看邊的青年遊刃有餘地與上位者談笑風生,倒也不算太久。不過他們還沒來得及回到席位上,那葉黎深便已經忙不迭地端著小酒盞,拉著顧月輕從小案幾後頭繞了出來。
「父皇、母后!兒臣也要敬你們一杯!」年人話說得有些急。
「好,好!」皇后笑了笑,抬手又將梁姑姑剛斟滿的酒一飲而盡,眉眼盈盈地對溫文秀氣的顧月輕道,「這就是月輕了吧?當真是天姿國,難怪深兒喜歡。」
婦人的口吻十分溫,可顧月輕聞言,渾都有些發冷。
「母后謬讚了,兒臣愧不敢當……」顧月輕強歡笑,為了前程,竭盡全力表現著自己的大方得。
容貌清麗俗,生來就是一副乖巧的好相貌,在外人面前,舉止投足間都絕對合乎禮數,的確是天生一副扮才的好殼子。但,大概只有自己才會清晰地知到,這看似鎮定乖巧的假相背後,是冷汗涔涔。
顧月輕今天來之前就考慮過見到皇后之後,會發生什麼,所以才會迫不及待地去攔下顧雲聽,試圖找一個「靠山」,至在皇后出言刁難的時候,替說兩句好話解圍。
——顧月輕幾乎默認了皇後會對發難。因為在此之前,在大獄里待了大半年,可都是拜這位皇後娘娘所賜。
然而現在,皇后卻像是第一次見到似的。
對方顯然是不想重提舊事,所以才會故意這樣說。不管是對顧月輕假扮雲王妃到霆都「認親」的事有所耳聞的,還是聞所未聞的,聽見這話,自然都會明白過來,對往事緘口不言。
顧雲聽挑眉。
如果皇后當真想阻斷顧月輕和那二皇子的關係,令二皇子再無與祁國顧家搭上關係的機會,那麼此時揭穿顧月輕的份,是最好也最直接的選擇。要的本就是自己的江山,又不是什麼皇家面,本不會在乎那些有的沒的。反倒是人家越說皇室的閑話,對自立為帝就更有幫助。
選擇了幫顧月輕保住面,也就是暫且留住了後者二皇子側妃的份。
要麼是為了制衡葉臨瀟與葉黎深的關係,令二者心中都存有敬畏,要麼,就是試圖想通過顧月輕,祁國那邊可能的勢力從顧雲聽上移開。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沒了母家的支持,的確有很大的可能舉步維艱。畢竟,大概還不清楚顧月輕與顧家的關係。
如果是後者,那就說明這位皇后的確不足為懼;如果是前者,那就意味著也開始適應了上位之人必須徹底掌握的手段;如果是兩個原因雙管齊下,甚至還有更多顧雲聽都沒想到的理由,那今後他們的麻煩,才是真的會變多了。
不過顧雲聽一向相信自己的判斷,會騙人,但是眼睛不會。
皇後有心中多城府,顧雲聽不覺得自己的丈量會有太大的偏差。
「說起來,本宮記得,月輕和雲王妃是同族的姊妹?」皇后又笑著多問了一句,目也落在了顧雲聽上,「正巧今日是重九,你們姐妹二人許久不見,重逢之日,便上了這團圓之期,倒是妙得很。」
同樣算是兒媳,稱呼上便可分出所要表達的親疏遠近。
果然,沒看錯。
「母后好意,兒臣心領,不過……」顧雲聽垂眸一笑,道,「兒臣與這位二皇子妃的確曾是同族,不過去歲時,就因為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緣故,已經不是了。」
「哦?」皇后的視線略微有些涼意,帶著幾分審視與警告,重新看向了顧月輕。
這個人先前騙過一次,怎麼?這竟然還有第二次?
顧月輕的臉也有些難看起來,然而此時,當著這麼多皇室宗親的面,唯有立刻將自己從那「不足外人道」的緣故里撇清,才能保住聲譽:「三妹妹這是說的哪裏話?正所謂濃於水,姐姐先前的確是因為一些緣故,與家裏鬧了些矛盾,可既然是一家人,又怎麼會因為這一點小小的矛盾而散了?」
顧雲聽顯然是高估了對方厚臉皮的程度,先前都已經說清楚了的話,這傢伙原來只當是耳旁風。
嘖,麻煩。
宋幼棠最大的愿望便是,升職,加薪,做侯府的女管事。偏她生得杏眼桃腮眼含春水,纖腰嫩嗓美得勾人心魄。卻被主母送到了高寄的床上成了他的通房……高寄生的一張高貴清冷的俊俏公子樣,但卻一點都不純良。他人前芝蘭玉樹,關上房門卻恨不得將她揉進骨血里……為了活下去,宋幼棠事事小心,處處逢迎,想著待高寄娶妻后,遣散了她這通房,她好帶著銀子遠走高飛。不料,高寄卻沒有要放她走的意思,日日寵她,還有要升她做妻的意思。高寄常在要緊時問她,“我是你什麼人?”宋幼棠強行忍耐,“您是奴婢的天,奴婢的地,奴婢此生的唯一念想。...
沈初姒當年嫁給謝容珏的時候,還是先帝寵愛的九公主。縱然知曉謝容珏生來薄情,也以爲他們少年相遇,總有捂熱他的那日。 直到後來父皇病逝,兄長登基,沈初姒就成了沒人撐腰的落魄公主。 京中不少人私底下嘲笑她,跟在謝容珏身後跑了這麼久,也沒得到那位的半分垂憐。 沈初姒恍然想起當年初見。原來這麼多年,終究只是她一個人的癡心妄想。 謝容珏生來就是天之驕子,直到他和沈初姒的賜婚旨意突然落下。 這場婚事來得荒唐,所以等到沈初姒說起和離的時候,謝容珏也只是挑眉問道:“可想好了?” 沈初姒將和離書遞給他,只道:“願世子今後,得償所願。” 直到後來的一次春日宴中,兩人不期而遇。 沈初姒面色如常,言笑晏晏,正逢彼時的盛京有流言傳出,說沈初姒的二嫁大概是大理寺少卿林霽。 衆人豔羨,紛紛感慨這也是一樁不可多得的好姻緣。 卻無人可見,那位生來薄情的鎮國公世子,在假山後拉着沈初姒,“殿下準備另嫁林霽?” 沈初姒擡了擡頭,掙開被他拉着的手,瞳仁如點墨般不含情緒。 “……謝容珏。” 她頓了頓,看着他接着道: “你我早已和離,我另嫁何人,與你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