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饞嘴小農女嫁個獵戶有肉吃 第819章家教

《饞嘴小農女嫁個獵戶有肉吃》 第819章家教

白德祥在家里守孝三年,這次接到了朝廷任命他為西域樓蘭縣令。

西域距此三千里路。

是真的遠啊。

“娘,您真的要陪兒子去嗎?”

之前母子倆都說好了,再也不分開。

可是,這會兒,知道那個地方偏遠,白德祥舍不得親娘苦了。

“傻孩子,遠算什麼?如果你父親沒了,你要去哪里任職,哪里就是我們的家。”

王氏一邊指揮著婆子丫頭收拾東西一邊道:“家里也會留人的,讓你姐姐幫忙照看一二。”

鎮上宅院,是白德祥長大的地方,也是白家的老宅了。

王氏沒打算賣。

懂得要給兒子留退路。

雖然說誰都希仕途能一帆風順,但是人一定要做好兩手準備。

鎮上有宅子有作坊有鋪子,每年收租也有些出息。

跟著兒子去闖前程了,退路也要保留。

哪怕兒子以后告老還鄉呢,說不定也能用上。

“辛苦娘了。”

“和娘永遠不要說辛苦兩個字。”

王氏看著自己一手育長大的兒子這麼有出息,一臉慈家的看著他:“有你,娘很幸福!”

想著從小小的人兒,到現在長大人個中的點滴,甚至覺得自己母子倆是好命。

“說起來,你也不小了,可有心儀的姑娘?”

若是有,就要抓時間辦了,一起去上任。

這一走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呢。

“娘,沒有。”

他不喜歡出門,守孝的這三年,就好好的讀書。

“那你喜歡什麼樣的姑娘?”

“娘看著好的就行。”

白德祥是真的沒有往這方面想:“不過,兒子要去這麼遠的地方,一去也不知道有多久,不如,往后延延?”

Advertisement

“也好!”

說不定,在樓蘭可以遇上他喜歡的姑娘呢。

王氏自己嫁給一個七十歲的老頭,那是不由已,為了家人活命豁出去了。

不代表就不懂

作坊里的那些小媳婦兒整天說些悄悄話,再紅了臉,讓看著也是很慨的,就覺得年輕真好。

兒子年輕,自己吃過的苦自然不會讓兒子再吃一次。

找一個心的人,白頭偕老!

“阿祥,明天娘要回一趟王家。”

“好,兒子陪娘一起去。”

王家,聽說大姑回來了,上下下下都來迎接。

“娘,不是說您子骨不太好嗎?怎麼出來了?”

“看到你和阿祥回來了,我哪兒都不疼了,都好了。”

“外婆,阿祥扶您。”

“好好好,我的好外孫。”

高高大大的外孫扶著,王老太太滿臉笑花。

“王大娘,您大閨和外孫回來了啊?”

“是啊,回來看我了。”

王老太可驕傲了。

以前,自己家窮,吃不上飯。

村子里人人都避著們。

后來是大兒犧牲自己賣為妾,沒想到遇上白家那麼好的人家。

兒不僅扶正了,還能當家做主。

在作坊里當管事,然后自己的小兒和兒子都在里面做工。

這些年也贊下了家底,翻新的院子,娶了兒媳嫁了閨有了孫子。

買了鋪子買了幾十畝地,還買了兩個使婆子伺候呢。

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也能當老太太。

這全都是托了大兒的福。

王家人將王氏母子迎回家,殺宰鴨自不在話下。

“阿祥啊,有空多來看看外婆,外婆老了,看一眼一眼了。”王老太道:“如今你已經守孝滿了,可有相看合適的姑娘?”

Advertisement

“外婆,還沒有。”

果然守孝滿了三年就面臨著催婚啊。

不過,外婆說來多看看的事注定是讓了。

“什麼,你們要去樓蘭?”

王老太一臉的茫然:“遠不遠,離這里坐馬車要幾個時辰?”

白德祥聽到這話心里

幾個時辰沒法算啊。

“娘,很遠,是在西域,阿祥說離這里有三千多里路呢。”

“三千多里?”

王老太急了:“你也要去嗎?那要是我和你爹一口氣不來,你連最后一面也趕不回來見我們了?”

“娘,您老別多想,現在咱們家生活好了,您什麼也不用擔心,好好的養著。這一次,兒得跟著阿祥去,他在那里當縣令呢,也沒有娶妻室。兒得幫他找一個好的媳婦兒,再將后院到他媳婦的手上,這樣才能放心。”

在父母與兒子之間選擇的話,大多數人大概都只能做一個不孝子了吧。

“那倒也是。”王老太點頭:“離家遠,你們都要保重。你記得給阿祥找個好媳婦兒后回來看看我和你爹,我怕……”

“娘,您好好養著,您看咱們村里的柳婆婆,今年都八十二了還健在,連玄孫都有了,兒孫滿堂多好!您啊,好好養,還得看著阿祥親,看著阿祥的孩子出生呢。”

“好好好。”

這是王老太的心愿!

得知大姐和阿祥要去西域,王家眾姐弟心里也是萬分不舍。

又問了一下打點況。

“家里留下于伯一家看守就行了。”王氏道:“白家姑太太在鎮上住,所以我想讓幫忙照應一下。作坊這邊依然照以前的做就好,賬房和管事都不變,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人來查賬。”

Advertisement

王氏又叮囑了他們,不管自己在與不在都按著自己的事好好干,切莫,更不要仗勢欺人。

“你且放寬心,我們王家是什麼景我心里明白著呢,若是有那忘本的,老婆子第一個不饒他。”

王老太對著眾人道:“你大姐在白家拉扯阿祥長大不容易,咱們家人幫不上忙就算了,誰要是敢拖后,老娘打斷他的。”

“娘,我們不是那糊涂的。”

“大姐你也放心,以前我們是什麼樣,以后還是什麼樣的,斷不會讓你為難。”

“好,都好。”

王氏看著自家弟弟妹妹們懂事才很是欣:“還有一點我也代你們,既然咱們家不缺吃和穿了,也有些余錢,都記得送孩子們去上學堂,若能搏得一個功名,于祖上也有彩。”

“正是這個理兒。”

王老爺子道:“你們要向阿祥學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