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第二百章 喬裝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第二百章 喬裝

「聖上已經派太醫去瞧過了,孩子左彎,一個月了還不會蹬才被發現,這才告到了前來。」

楚月苒不有反駁:「不可能!」

那孩子降生的時候雖瘦了些,可定然是健康的。

若是有什麼部疾病較為看不出來也就罷了,這疾怎麼會看不出來。孩子就那麼小一點,像疾這種外傷若真的有,定然是第一時間就能瞧出來的。

這其中定然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楚月苒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心中咯噔一聲,這難道就是華長公主的劫數?

原以為焦府孩子降生一事便算是躲過去了,沒想這劫難一個接一個。

楚月苒看著連錦程:「王爺,那孩子是我親自接生的,我可以肯定,孩子沒有問題。若需要,我可以作證。」

「你如何作證?」

連錦程手中的扇子合上,在手裏掂了很久,在楚月苒說出這句話之後,一扇子敲到了頭上去,「當日說的是王大夫接生,如今又說是你接生,豈不是蓋彌彰。」

「那這……」

明明知道真相卻無能為力,楚月苒心中焦急,但好在鎮定,細細想了想道:「王爺今日來找我,定然不僅僅是為了確定孩子的是否有傷吧?」

既然連錦程來了這裏,定然是已經有了主意,需要楚月苒幫忙。

連錦程聞言挑了挑眉,出笑意來:「是,二小姐很聰明,本王記得二小姐會些醫,故而需要二小姐扮作游醫,隨本王走一趟,親自去看看孩子的究竟是怎麼回事。」

宮中太醫大多淺薄,他們雖醫高明,但涉及皇家之事也總是說的含糊其辭,不願多事,並不比鄉間游醫懂得多。像一些疑難雜癥,太醫束手無策,反倒是鄉間游醫更有用些。

Advertisement

連錦程瞧著在想事,又上前一步了道:「二小姐此次若能相助,今後本王同長公主定當相報。」

「王爺嚴重了……」楚月苒慌忙退後一步拘禮回復,「能幫上忙是我的榮幸,明日,我願隨王爺走一遭。」

焦府人複雜,又牽扯皇室,照理說,這件事就是個屎盆子,端的好了臭,端不好了澆在頭上都是有可能的。

見過了這麼多醜人,不願好人蒙塵,願幫上一把。

更何況,長公主和寧王的人,可不是人人都承的起的。

只是此事,還需好好計劃才是。

當夜,楚月苒隔間的案桌前亮了許久的燭火,只是窗戶關的嚴嚴實實的,又是在院子的最角落裏,沒人注意到。

次日,楚月苒一早便起,若無其事地去給楚老太太請了安,又去白氏那裏同楚嫣然一道吃了早飯,約巳時初刻,楚月苒若無其事地好了花,讓玉簪去白氏那裏知會一聲,先前在巷子裏買的胭脂水有些不好用了,得親自去看一看。

玉簪卻是疑:「可大爺不是送來了上好的胭脂嗎?再者,二小姐若真想換,奴婢跑一趟便是了,何必勞煩二小姐親自出府一趟。」

這丫頭心眼實,瞞著倒是有好

楚月苒笑了笑,接過帕子來將手乾淨了道:「那個胭脂我很是喜歡,質地倒是不錯,只是上頭雕花的紋路壞了,我喜歡的,不想它有半點瑕疵,自得親自去換,就在那個屜里,你幫我拿來。」

接過盒子來,楚月苒又道:「我去的急,巳時末刻店家便要關門休息了,午時過後才會開門呢,若是去晚了,是要等上半天的。你且去給母親說一聲,我自己去便是。」

Advertisement

也不是沒有自己出過府,想來這次也只是心,玉簪便應了一聲,沒再多問。

楚月苒坐著馬車出門,行路偏僻,到了一個蔽的巷子時馬車速度慢了許多,楚月苒趁機下來躲進巷子,瞧著馬車走遠了,自己才從巷子的另一頭出去。

巷子幽深幽深的,裏頭有零星幾家店而已,楚月苒走進去一家裁鋪子,出來的時候便是一男裝了,頭上一頂大帽子遮住了半張臉,下還糊上了鬍子。

這樣打扮,應該沒有人認得出來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份的好。

若是讓人知道了丞相府參與此事,怕是會再起風波。

外面一輛馬車從巷子深出來,停在裁鋪子面前,再走之後,本來站在裁鋪門前的楚月苒便不見了。

連錦程在馬車上閉著眼睛小憩,聽見楚月苒進去的靜眼睛,抬眼嚇了一跳,隨即笑出聲來:「二小姐還真下得去手。」

意識到他是在笑自己的妝容,楚月苒抬手鬍子,有些不好意思:「如此……認不出我吧?」

「認不出認不出。」連錦程搖著扇子笑彎了眉眼。

馬車搖搖晃晃地穿過熙攘的街道,楚月苒過簾子的隙往外瞧了幾眼,略安下心來。

「待會兒到了焦府,中書大人那裏自有本王去周旋,你,本王也會引薦,你無需說話,自去診治便是。」

來之前楚月苒打聽過,這個焦府可不簡單,中書大人是個什麼人不了解,可他的兒媳婦,是永昌公爵府的嫡裴萱。

而焦夫人,便是裴萱那個婆母,一心只想要裴萱給他們焦家生個大胖小子,可不料,楚月苒接生下來的是個兒。

後來焦家再如何,便不清楚了。裴萱生了兒之後是何境地,便也不清楚了,想來總不會太好。

Advertisement

而之後連錦程所說的一切,也大抵為所猜測。

「永昌公爵府好歹也是個有門面的,怎的嫡會被如此輕待。」

楚月苒說著話的時候氣的咬了牙,在這上京城的高門大戶裏頭,到的總是欺與不公。

不論出嫁前這子的份多麼高貴,一旦進了這高門大院,了深閨里的婦人,便要以夫君為尊,以婆母為大,不得不降低自己的份,去伺候這一大家子的人,若是娘家勢大有依仗還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