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寒門巨子 第263章 再面君(下)

《寒門巨子》 第263章 再面君(下)

李凌子微震,忙答應一聲,緩緩抬頭向上看去。就見案後頭的皇帝正目灼灼地盯著自己,面平靜,看不出半點喜怒之意來。

但他卻知道這個問題將決定自己的整個前程,不敢有半點懈怠,大腦快速運轉,籌措著對策和用詞,口中則斬釘截鐵道:「臣以為那些上疏讓陛下召回太子的大人們這回真是錯了,包括張儒師!」

「哦?你不是口稱自己尊師重道嗎?既然張禾是你半個老師,現在怎敢說他有錯?」

「陛下容稟,在臣看來,尊師重道並不是全然盲從,老師若犯下過錯,為學生的也當及時出言勸阻,如此才是真正的好弟子,才能使老師不至於做出最終讓自己後悔的舉來。

「就拿這次的事來說,若臣早一步知道有此一舉,也是會儘力阻止張儒師不去參與此事的。」

「是嗎?你真認為他們這次的進言是錯的?」皇帝依舊面帶狐疑道。

李凌回看著他審視的目,輕輕點頭:「正是。從大局上來看,我朝自太祖時就立下過太子守北疆三年的定規,如今太子在北疆不過一年有餘,遠未滿此年限,若貿然將之召回,豈不是違背了祖宗法度?」

見皇帝的神果然由此緩和了一些,李凌心中也是一定,繼續道:「另外,這般糾集眾人上疏的做法本也多有不妥,似有宮之嫌!更是給陛下出了一道難題,若不從他們諫言,民間說不定就會傳出對陛下不利的說法來,此實非人臣該為之事。而尤可慮者,是他們此番做法對太子,對我大越北疆將士也多有不利影響。」

「嗯?此話怎講?」這一說法皇帝之前還真沒想到,頓時來了興趣,不覺微微前探,看著李凌問道。

Advertisement

李凌整理了一下思路道:「以臣愚見,此事若傳到北疆,自然就會讓太子為難,尤其是一旦陛下若真從其所諫,下旨召回太子,則太子將面臨兩難之局。若奉旨歸京,則必然被人議論說是不遵祖訓;但若要遵祖訓,則是抗旨,這豈不是害了太子嗎?

「還有,此事在北疆一旦傳播開來,卻讓那些守邊的將士們如何去想?說不定一些人就會認為這是太子無意與大家同甘共苦,認為我大越北疆無法確保其安危,如此一來,邊軍士氣必然挫。

「哪怕這些想法是臣以小人之心猜度,但也難保會被鬼戎看破利用,拿來我軍心。軍中無小事,一旦臣的這點顧慮真,必然又是一樁大禍。所以在臣看來,他們的這番上疏實在大錯特錯,張儒師當是其蒙蔽,才會做出為他們張目的舉來!」

這一大番話說下來,皇帝不但神已變得緩和,眼中更有欣賞之出來。說實在的,這幾日裏,他的心也是極差,面對這些臣子的聯名上疏,他是既想嚴懲,又擔心引起更大的問題,或是給自己將來的名聲帶來不利影響,這從他只把張禾在皇城司中就可見一斑了。

事實上,皇帝都還沒想明白該怎麼置此事呢。但現在,隨著李凌的這一番話后,他便覺著一陣撥雲見日,能拿出這許多大道理來制群臣,足以讓此事的影響徹底消散了。

不過,到底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張禾的態度。作為兩朝老臣,天下有名的大儒,他對此事的態度足以影響許多讀書人了,只有讓他改口,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唯一之法。

見皇帝在微微出笑容后又突然蹙眉,李凌也迅速猜到了他的顧慮,便再度開口:「陛下,臣一直以為張儒師這次是人蒙蔽才會做錯事的,所以只要陛下能開恩饒過了他,臣相信他到時必會明白自己的過錯,從而宣告天下這一真相!」

Advertisement

皇帝眼睛一瞇,立刻就明白了李凌話中之意,其實是該反過來聽的——倘若我能說服張禾宣告天下自己是了蒙蔽,陛下可否放其一馬?

在深深看了李凌一眼后,皇帝才緩聲問道:「你,真有把握說服於他?」

「陛下面前臣不敢誇下海口,但臣願意一試。」

「好,若你真能讓他出面承認自己是被人所蒙蔽,朕就不做任何計較。不如此,朕還會記你一功!」皇帝頓時神一振,給出了承諾道。

「臣不敢要什麼賞賜,臣所做這一切,只為不讓某些人的謀得逞!」

「唔,你很好。既如此,那金牌你繼續拿著吧。還有,此事上你有什麼要用到的,就跟韋棠說,只要辦了此事,你要什麼幫助,都可以提。」

「臣遵旨,臣的確有些事需要皇城司的協助。」李凌這回總算是放下心來,至張禾自己是有七八把握能夠保得下來了。

當李凌叩首退出殿去后,韋棠也在皇帝的示意下跟了出來。陪著李凌走了一程后,這位老太監才心有餘悸地長長舒出一口氣來:「溫衷啊,你這次可真讓咱家驚不輕啊。你可知道,適才陛下聽說你去了皇城司后,可是龍大怒啊。」

「下惶恐,當時只一心想著去見儒師,倒是忘了此事可能連累韋公公了。還請公公寬宥……」說著李凌鄭重轉,沖其拱手施禮。

說來他二人此刻的樣子做此作倒是不算違和,畢竟李凌現在還是一小太監的打扮。而想到這一點的韋棠也不覺面微笑,隨即便一擺手:「罷了,你也是無心的,咱家不是那等心狹窄之人。」

「謝公公。」

「對了,咱家還是要問你一句,你真能說服張禾嗎?咱家也與他有過一些往來,這老東西可是向來頑固,只要是他認準的事,就是九頭牛都未必能拉得回來啊。」

Advertisement

「雖然這麼說有些不敬,但在下看來,天底下的許多事所以辦不,只因為方式不對,而無法說服某人,也是因為沒有找到他所在意的弱點而已。張儒師固然有些頑固,但只要抓住某些破綻,還是可以讓他改變原先想法的。」

「這麼說,你這是已經找到讓他改變主意的辦法了?」

「已經有了想法,不過還需要皇城司的一些協助……」說著,李凌將自己的一些要求給道了出來。

韋棠仔細聽著,最後則是一笑:「我倒是什麼難題呢,原來只是些許小事。這個你大可放心,明日就能把相關之事到你手上了。」

「那下就靜候佳音了,明日我再去皇城司。」

李凌與對方就此分別,出了宮門后,又在馬車裏換回自己的衫,這才趕回家去。

當他回到家裏時,這個休沐日也就到了傍晚,為了張禾一事,這本該休息的一天卻讓李凌比平日在衙門更為忙碌……

……

京城城東南,一座氣派不小的府邸中,幾名年輕的員正面帶不滿地看著此間主人,禮部尚書樊梅生。

「樊尚書,下再問你最後一次,你果然不打算上疏營救張儒師嗎?」一面方臉高鼻的青年員因為憤怒而漲紅了臉,忍不住突然起,看著端坐前方的樊梅生問道。

而隨著他這一問,其他幾人也紛紛向樊尚書,卻只見對方有些苦地一笑:「老夫已經說過了,此事該從長計議,而不是意氣用事。你們想要救出老師的心老夫自然清楚,但是,有時候過於急躁行事反而會適得其反。」

「樊尚書,你可不要忘了,你也是老師一手提拔起來的。要不是他,你怎麼可能有今日之高位……」

「蕭長卿,注意你自己的言辭!本確是張儒師的老部下,但我所以能任禮部尚書,那是陛下的恩典,與他又有何干?」本來還面有愧的樊梅生此刻臉就是一寒,目也變冷了,掃過面前這五名小,「今日之事,本知道你們也是出於一片維護老師的心,但是,私歸私,但絕不能因私廢公!本言盡於此,你們若真不肯聽,還想上疏,那自去便是。

Advertisement

「但別怪我沒有提醒你們,這麼做到底會是救人還是害人,你們最好自己掂量明白了!」說完這話,他已端起茶杯,示意送客。

伴隨著一旁的管家一聲「送客——!」幾人只能悻悻而起,各自冷哼著,便大步而出,顯然對其做法那是相當的不屑了。

待他們走後,樊梅生才長長一嘆:「你們以為我不想救張儒師嗎?但眼下的大局還是要先將太子迎回京師,而讓他留在皇城司,以攪朝中輿論,便是能使陛下改變主意的唯一辦法。

「張儒師固然要保,但與太子殿下比起來,終究還是太子更為重要!我想,即便他知道了,也是會贊同我這一舉措的……」

這番話,他顯然是說給自己聽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決心不搖。不過隨即,他又輕輕皺起了眉頭來:「此一計看起來頗為在理,但太子邊的范仲齡真能把一切都算到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