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寒門巨子 第942章 三司會審(上)

《寒門巨子》 第942章 三司會審(上)

三司會審,在大越立國的百年時間裏本就不多,只有那些案重大,涉案嫌犯又份極其重要的時候,才會有如此待遇。畢竟刑部、大理寺和史臺那都是能獨自審理重案的存在,三司會審,自然有著一定的牽製作用。

但這還不算特殊,以這次的案子,和李凌的份,勉強也能來一場三司會審。關鍵在於皇帝居然還讓其他幾個衙門派人前來聽審,這就讓本案顯得愈發重要,讓三法司上的力更大,也算是無形中傳達出了皇帝的某種心思了。

不過這到底是什麼心思,至短時間裏大家是猜不的。可再猜不,既然皇帝下了旨意,而且還規定了時限,三法司衙門的人也不敢輕慢,當即安排人手,於次日就準備開審,而審案的地點就直接定在了刑部正堂,因為人犯就在刑部押著呢。

才剛過辰時,刑部衙門已是一派肅殺氣氛,本來還算空曠的衙門,今日卻不斷有人趕來,大門前的空地,車轎都停滿了。不過這些匆匆進來的吏們都沒有什麼流,只目深沉地看向正堂,因為在那兒,將有一場干係重大的案子要審。

辰時過半,一切就緒,三名緋袍員已一字排開,坐在了大堂最上方,兩側則擺了數張椅子,坐著十來人,都是來聽審的六部員。

伴隨著刑部侍郎一拍驚堂木,喝聲:「將犯李凌帶上堂來!」左右差吏立刻喊起堂威,而早被帶到外間等候的李凌也被兩個差吏押著,一步步走上堂來。他上並無刑,整個人的神面貌也相當不錯,昂首的,居然還有餘裕隨意掃視,將這兒的員給認了個全。

畢竟同在朝中為,這些人他多都有接,當前三位主審,中間的是刑部侍郎孟仲秋,左邊的是大理寺卿孫達明,右邊的則是史臺僉都史簡崇,都是各自衙門裏掌握實權的二把手,只此就可看出他們對此案有多麼的重視了。

Advertisement

至於左右聽審的員,除了戶部、兵部等與此案有著極深瓜葛的衙門員外,居然連呂振也在其中。見李凌看過來,他目微微一閃,似是打了個招呼。

李凌很快又收攝心神,迎面對上了那三個也同樣在審視自己的主審,口中說道:「下李凌見過諸位大人。」

「李凌,你可知罪認罪嗎?」開口的是孟仲秋,顯然這兒還是以他為主。

「下是冤枉的,北疆軍中有人賣軍械一事,與我全無相干。」李凌當即一口否認道。

「那你如何解釋這一切都是在你為邊軍做出種種糧秣輜重的運輸安排后才發生?」孟仲秋繼續問道。

「下之前做出安排只為使邊軍不再因路途遙遠而出現軍糧等資斷絕,乃是一心為公,不敢有任何私心。」

「呵呵,好一句不敢有私心啊,你李凌的私心還了?」這回開口的卻是僉都史簡崇,只見他冷然笑道,「本倒要問你一句,如今在京城,以及其他各地多有生意的縱橫書局和縱橫商行可是你名下的產業?」

這突兀的一問讓在場不人都有些愣怔,但李凌倒是痛快作答:「不敢有瞞各位,那些個商行書局確實是下與幾位朋友一道經營下來的鋪子。」

「哼,你承認就好。一個與民爭利的傢伙,早已利熏心,居然還敢在此說什麼自己沒有私心?真是天下之大稽!」簡崇抓住機會諷刺道。

李凌立刻明白過來,這位是早得了命令要針對自己了,當下便也不客氣地回看著他,說道:「簡大人此言差矣,我行商賺錢清清白白,怎麼到你裏就了利熏心了?還有,我朝從來就沒有止過員經商,只要不耽誤了正事,便不會有任何過問,難道你們史臺連這等事都要管嗎?我開設店鋪,並讓下面的人和朋友幫著賣書轉賣各種商品,只會利國利民,怎麼就被定為與民爭利了?

Advertisement

「而且,經商賺錢更是天公地道,這與我之為人並無半點干係,你卻要以此來斷言我有私心,甚至敢做出有損邊軍天下的大錯事來,這等不加之罪,又什麼?」

李凌這一番駁問當真有理又有力,還真讓簡崇為之一愣,但隨即,他又哼聲道:「你說得再漂亮,也難改變你有貪心的事實。本再問你一事,那之前流傳於外的《封神演義》一書可是由你所作?」

怎麼突然提到這本書了?李凌有些意外地看了對方一眼,但最終還是點頭認下:「不錯,那是我還在科舉時所寫,也算是一時的遊戲之作了……」

「遊戲之作?我看不見得吧!」簡崇冷笑道,「那書我看過幾回,當真是膽大已極,居然將君王寫得如此殘暴荒!在我看來,你分明就是在借文諷刺,實在是其心可誅!」

李凌都驚呆了,這位是真敢說啊,也真敢給人扣帽子,怎麼自己寫個紂王的種種荒誕事,他就敢聯想到自己是在諷刺當今皇帝了?但他很清楚一點,這事絕不能真被人咬定了,不然後果極其嚴重,所以當即反駁:「簡大人你這話實在是荒謬到了極點,我寫的乃是話本小說,多半是虛構,還有些人名則來自古書中之記載,怎麼到你口中,這居然就如此大逆不道之用心了?

「還有,你只看我書中寫的紂王有多麼的昏聵殘暴,卻不看看同樣是本書中,文武二王又是如何賢明民?為何你以為我寫紂王是在譏諷當今,卻不想著我寫的周文武二王才是當朝陛下的模樣呢?還是說你心其實是那樣認為的,以為當今陛下……」

「夠了!」大理寺卿孫達明突然開口,停了李凌後面的話,在場眾人的臉上都有些不安,不人都不滿地看著臉發白的簡崇。這傢伙當真愚蠢,居然會拿這樣的事來定李凌的罪,還差點把自己給繞進去。

Advertisement

孫達明倒是沒有太糾結於此事,當即看著李凌道:「你的這些巧辯我等無意多言,但有一點,卻是你怎麼都分辯不清的——你與漕幫關係很是親吧?那些軍械,也確實是從漕幫的船上找出來的,你對此又有何話說?」這才算是真正說到重點了。

李凌倒也沒有否認,點頭道:「不錯,下確實和漕幫關係親,還娶了漕幫幫主之妹為妻……當然,這是我才剛場時所為,當時也是因為與妻子投意合,並未參雜任何其他緣故。至於後來對漕幫,我不敢說完全沒有照拂,但也都在律法允許之,給予了他們一些幫助,但這對朝廷來說也是好事,畢竟漕幫比之其他水上商幫要可靠得多了。

但是,關於孫大人你提到的漕幫私運軍械一事,就請恕下不能承認了。這完完全全就是一場陷害,我也好,漕幫也好,是斷不會為了那點銀錢,干出如此有損邊軍,有損朝廷的事來的!」

「你說沒有,可未必能人相信啊。」孫達明卻把頭一搖,「東西確實是從他們船上搜出來的,而且在此之外,軍也已經從他們船上搜都了更多私鹽等違,很顯然,這些年來仗著有你做靠山,漕幫已越來越肆無忌憚,早把走私當了發家致富的重要手段。

「所以,即便你真是不知,那也是被他們蒙在鼓裏,但這不代表你就是清白的,因為漕幫能走到這一步,皆是因你縱容所致。本以為,此案其實已經很明了了,漕幫上下為求利益而瞞著你把北疆軍中的資一點點出賣到各地,而你雖然未必知道,但對他們的一切作為都給予了默許,直到你從轉運司卿位上退下后,才因此出現了問題,使他們暴

Advertisement

「所以,你縱然不是主謀,卻也與主謀無異,也當接朝廷的重判!」

說完這些話后,他轉看向右手邊的兩位同審:「二位大人,以為本的說法可還立嗎?」

簡崇都不帶毫猶豫的,便點頭:「孫大人所言在理,這李凌確實罪不可恕。」

而孟仲秋,則在沉后,說道:「這終究只是一個猜想,還需要確鑿證據啊。」

李凌也在這時張口反對:「孫大人這些不過是你的憑空猜斷,實在難以人心服!就是呈到陛下面前,怕也過不去吧?還有諸位大人,你們覺著如此論斷真是合理合法的嗎?」

周圍那些員先是一陣頭接耳,隨後又是一陣默然,他們可不想這時趟渾水啊,但終究還是有人願意幫李凌的,正是呂振:「不錯,憑空而斷實在難以人信服,我等需要看到確鑿證據。」

其他人不開口,他這一說,自然就算把大家都給代表了。見此,孫達明居然也不見惱的,只是一笑道:「要證據嗎?我手上還真有,而且還是人證證俱全!」說著,拿過驚堂木一拍,「來人,把證據給我帶上堂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