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寒門巨子 第963章 落幕終結

《寒門巨子》 第963章 落幕終結

經過兩日的仔細盤問,周雲海和姜思德把自己所知的一切關於和費重聯手陷害漕幫的計劃、手段等等都代了出來。然後又按場規矩,簽字畫押,落口供。

即便李凌已經幾乎把一切都給推導了出來,在完整地知道整個計劃后,還是到一陣心驚。可以說,這個計劃之繁雜龐大,已經超過了江湖中人掌控能力之外,就是費重這樣的三品都督,也只能勉強把握,從而去和京城中的太子一黨達默契。

也正因如此,這個龐大的計劃到底還是出現了諸多,無論是太子方面急於求,反而自曝其短,還是漕幫部的諸多反對,都意味著他們的每一步都走在了懸崖上,只要有一點外力干涉,就會功虧一簣。

事實也證明了此點,就連已擅長佈局的天網莫離都無法做到徹底的掌控一切,以至讓太子全盤失敗,陷困境。只因為這次的計劃涉及到的勢力實在太多,而且並不能做到完全一心,從而給了李凌以翻盤的機會。

在重新整理清楚這一切后,李凌也不再拖延,當即就讓蘇州府方面派出人馬,把周姜二人,連同他們在漕幫的一些心腹一起送去了徐州。

是的,他沒有把人直送京師,而是送去了徐州。因為李凌已不想過多地涉這樁案子,但只靠蘇州府顯然不夠分量,便想到了藉助如今兩淮巡鄧文瀚的力量來達目的。

因為他早就聽說鄧巡和費重很不對付了。作為兩淮巡,二品大員,照道理來說,鄧文瀚的地位應該遠高過三品的都督,費重應其節制。奈何本朝自來文武互不統屬,就是京城裏文武都有爭端,更別提地方上了。

再加上鄧文瀚任兩淮巡不過兩三年,倒是費重卻在兩淮都督任上已有十多年之久,論人脈威,自然不是初來乍到的巡能比,平日裏更是要他一頭了。如此,雙方關係自然更為張,時有

Advertisement

而現在,李凌把這麼一個針對費重的把柄送到鄧巡的手上,他自然不會拒絕。哪怕只是為了將這個死對頭踢出兩淮場,他都得盡一份力,更別提兩人間還多有私怨了。

事實也正如李凌所料,在收到這份大禮后,鄧巡都沒有太多的遲疑,只問了兩人一些東西后,便果斷派出親信,帶兵馬將二人直送京師。而他本人,更是寫了一封足有萬言的彈章,彈劾費重在地方任上的種種不堪與罪孽,簡直是把他說了一個罪惡滔天,禍國殃民的大賊,當真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定江山了。

當然,即便沒有這些添油加醋的罪名,是費重與京城諸多員以及邊軍的一些貪有所勾結的罪狀,就足以置其於死地了。

就跟運私藏甲胄軍弩一樣,作為地方要員的費重居然還和朝中高,和邊疆軍將有所勾結便可被定為圖謀不軌的重罪了。

而之前,朝廷對如何定費重之罪還為難的,因為從掌握到的證據來看,他無非就是順水推舟地陷害了李凌一把。這等做法其實放在大越朝中還真不算太嚴重,在當今皇帝的默許甚至是推下,臣子間互相攻訐算計的事可不要太多,就算是陷害什麼的,查明后也沒有真要反坐的。

尤其是像費重這樣居高位的三品大員,更不可能真把之前差點落到李凌頭上的謀反大罪扣他腦袋上了。所以大家普遍的看法,就是降他一級,然後把他放到別了事。

可就在朝中拿定主意,打算對他高高舉板輕輕落下時,這份專門針對費重一人的彈章和相關證據就到了。

當彈章、證詞以及人證被送進刑部,然後由相關員仔細審查之後,費重的罪名終於變了要命的死罪。

Advertisement

迫害治下百姓,勾結朝中要員,私通邊軍將領……這些罪名合在一起,就是讓人看著都到恐懼,更別提完全有憑有據地全落在費重一人的上了。刑部方面不敢擅專,立刻就將相關書文呈送進宮裏。

皇帝由此龍大怒,當即宣召朝中重臣共同商議如何置費重。哪怕費重在朝中其實也有靠山,到了此時也沒人敢為他說話了,甚至一些與他有的,都恨不能提倡嚴懲不貸來與之劃清界限,保全自了。

如此,只不過區區兩日,朝廷便以極其罕見的效率當即定下了費重死罪,並抄沒其一切家產,其三族親眷,男子發配邊關,的則充教坊司為奴婢,直接是把他的整個家族都給連拔掉了。

當還在牢中盼著能儘快出去的費重接到這份最終的判決時,真就如五雷轟頂,徹底呆在了當場。半晌后,他才如瘋了似的大起來:「陛下,臣冤枉啊……臣從來就沒有任何的不臣之心,臣對我大越只有一片忠心啊……」

奈何旨意已下,一切都已經無法更改,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而且還是最乾脆利落的斬立決,而不是還能茍延殘幾月,看有沒有轉機的斬監候。

也是直到臨死之前,費重才從一些獄卒口中聽說了此事的某些細節,知道了是自己最信任的姜思德指證的自己,而姜思德所以會出賣他,全是因為有李凌在背後主導……

這個答案讓他到最後除了絕和怨恨外,最多的就是恐懼與後悔了。早知道李凌竟如此可怕,不但能以丁憂之從自己的計劃中全而退,還能施以如此兇狠的反擊,他當初就不該去招惹李凌啊。

只可惜,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一切已定局,他再喊冤,聲音也無法傳到任何一個朝廷高的耳中,也沒有人會再去關心他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

Advertisement

五月的最後一天,前兩淮都督費重因犯有謀逆大罪而被當眾斬,曝三日,以儆效尤。而在此之前,他在竟州,以及家鄉的親人,也被兩地府下令捉拿,一切家產,皆被抄沒。

一名三品高,就此煙消雲散……

在京中不百姓對此多有議論時,知道更多員們,卻是對真正導致這一切的李凌充滿了畏懼之

即便他還在朝廷為,以四品能使一個地方三品大員家破人亡已是極其驚人的事了,而現在,他以丁憂之,無無職卻能做到這一點,就顯得更加可怕。

由此,京城場里甚至都多了一條說法——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寧得罪小人,不得罪李凌!

太子和費重的下場,就了這句話最好的註腳。李凌雖已不在京城,但京城裏卻都是他的傳說……

而當這樣的傳說真正傳到李凌耳中時,都已經是數月之後,天氣秋時了。

這時的他早已回到江城,陪在了家人邊。同時,經過多日的修建,他在江城的府邸也終於竣工,李家上下得以搬進了他們真正的家中。

在經歷了這一場風波后,家人間的已越發,楊輕綃和李樂兒之間,也親了很多,再沒有了之前的一層隔

而更讓李凌到驚喜的,是李莫雲終於鼓起勇氣,向李樂兒表達了自己的慕之心。

本來,即便有李凌的首肯與鼓勵,他都未必真有膽子向李樂兒表明心意。但是,在經歷了這場變故后,他倒是看開了,覺著既然隨時都可能出現災禍,那就該抓住那些好的時,以及那些值得的人。

李樂兒在得知對方心意時明顯滿是錯愕和不知所措,但在月兒,楊輕綃,甚至自己兒的鼓勵下,最終還是嘗試著去接這個雖然平日表現得頗為木訥,卻對自己真心一片的男子。

Advertisement

幾月的相下來,兩人的確實逐漸加深,到底是讓李樂兒點頭,答應嫁給李莫雲。只不過,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這場婚事不能大大辦,只家中幾人聚一場便罷,不必傳與外人。畢竟,在心裏,自己終究是個再嫁的寡婦,實在上不得枱面啊。

李凌見姐姐堅持,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讓人在李府邊上辟出一片區域來,作為他們二人單獨的院落,然後又給姐姐送了一大筆銀子作為嫁妝,才算是把婚事給定了下來。

而後不久,京城裏的這些說法傳回來,正悠遊林下的李凌對此只是一笑了之:「這樣其實也好,若是真人人都忌憚我三分,那我無論是在此守制,還是到時回朝任,都能了許多麻煩了。」

再接下來,又是數月的清閑,再沒有了俗務纏,李凌只管在家中陪伴家人,有時還帶了家人去衡州府各遊逛,看看風景,訪訪舊友,倒也頗為自在逍遙。

等到冬后,便是準備過年的諸般事宜,反正在他看來,自己得在江城待滿三年,就當是給自己放一個長假了。

但世間事又怎麼可能總如人願呢,就在這個冬季,一場足以影響天下大勢的劇變已然發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