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
很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正因爲有了大家的支持,這本書終於要上架了。
很突然的接到了責編大人的通知,說我這本書再不上架就會錯過很多機會。
說實話,我也很懵。
看過我以前作品的人應該知道,我寫書基本是個人興趣,因爲腦子裡有些話不安分,所以寫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一下,所以之前的作品完全是免費的,從不簽約。
這是我第一本簽約的書,很多規矩都不懂,很多事也不瞭解,所以現在這麼突然的上架,我自己心裡都有點忐忑,怕大家罵我不提前說一聲。
上架是好事兒,但對我來說還是頭一遭.我也不知道上架後會變什麼樣,不知道會不會撲街掉。
嗯.大概率會吧。
嘛,算了,都是自己做的選擇,我認了。
接下來要跟大家說一下關於這本書的事兒。
很謝大家的收藏,推薦票和月票,這是我最想說的。
以前寫書我不簽約,所以這些對我都無所謂,但這本書不同,我幾乎是每天都盯著這些東西。
雖然我到現在都沒搞清楚這些東西到底是做什麼用的,但看著這些東西增長,就覺到自己寫的東西到了別人的認可。
很有就。
順帶一提,各位寫的評論,我每條都有看,不管好的還是嘛,也沒啥壞評論。
大家還是對我好的,都沒有罵我的,就是有反對意見也基本都是言之有的,算互相討論的範疇。
這點開心的。
但是呢,裡面有幾個事兒吧,我還是想說一下。
首先,是關於這本書的背景設定方面的。
這本書,我選擇的是架空歷史一個夾雜著演義線和歷史線的世界。
關於這一點,有位書友的評論很到位,就是我所想的那樣。
歷史線太扁平了,往往只有那麼幾個字就結束了一場重要的戰役,寫的太乾燥。演義線大家都悉,寫的人也太多了,寫不出新意來,不管寫怎麼改變,你都能在其他作者那邊找到痕跡。
所以我就想著,如果有一個夾雜著演義線和歷史線的世界,讓你覺得既悉又陌生,好像有先知先覺的本事,但又好像總會有些區別說不定也是一種思路。
但劇不管如何發展,人格方面,我始終是儘量按照史實線來描述的其實我也不喜歡看那種把歷史留名的名臣虎將當白癡的小說。
歷史書很大,大到可以裝下上下五千年。
歷史書又很小,小到容不下一個普通人的名字。
能在歷史留名的,哪怕是作爲臣佞臣,他都有自己的本事,也有自己的腦子.呃,司馬衷這類的除外,他們是天生佔據高位,雖然也有腦子,但真不多。
說完背景設定,來說說主角的問題。
主角呢,不是一個英雄。
以前看小說啊,總說什麼主角多了一千多年知識,然後主角就吊打了古代各路英雄豪傑先不說這些英雄豪傑是不是白癡的問題,我一直在想,你腦子裡真的裝的下一千多年的知識麼?!
現代社會確實信息大炸了,但很多信息都是流於表面的,伱知道一件事可以這麼做,但不查百度,幾個人能知道他到底應該怎麼做?!
雖然說在小說裡尋找真實的人腦子有坑吧,但我儘量還是想寫的真實一點。
主角不是完人,他有自己的缺陷,沒法指一個現代社會的靈魂可以很快的接世這種人命如草芥的時代,有些膽小,有些遲疑,也有些不符合這個時代價值觀的善良和懦弱,都是無可厚非。
主角的格問題,我後期會慢慢的調整,請大家耐心一點。
最後,再說一下節奏的問題。
我承認,前期節奏上是很慢。
我原本的想法,是在前期先做好一些鋪墊,讓大家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單純的歷史線或演義線,很多事雖然結果相同,但過程完全不一樣.但沒想到寫嗨了,說多了,用於劇推的節就顯得了,節奏有些拖沓。
真不是水字數起碼不是主觀故意的水字數。
這個我會盡量更改,後面會加快一些劇,能不嗶嗶儘量不嗶嗶。
至於大家說的一些細節上不符合史實的問題,這些我都承認,有些確實是我考證不嚴,但有些嘛.是我寫書拖沓的緣故,放的太后了,讓大家吐糟了。
最後的最後,關於鴛鴦陣的事兒,我有點忍不住的想說兩句。
戚繼調任薊鎮總兵後,面對蒙古人的作戰特點,他是對鴛鴦陣進行了改良,增加了火配備,使用了大量的火槍和虎尊炮,增加了改良版的武剛車,也就是偏廂車。
他並沒有徹底拋棄鴛鴦陣,鴛鴦陣也不是不適合北方作戰。
狼筅兵和長牌兵,長槍兵還是得到了保留的,多兵種聯合作戰的思路並沒有變,跟戚保在南方作戰還是在北方作戰無關。
前幾年吧,韓國人拍了一部紀錄片類型的電視劇《壬辰倭》,說的是萬曆三大徵裡朝鮮戰爭的事兒。
韓國人嘛,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德行,所以這部劇對明朝軍隊的描述就很糾結,基本就是忙著跟朝鮮人勾心鬥角啥的,軍事戰績基本一帶而過。
但唯獨火和鴛鴦陣,這部劇用了正面鏡頭來描述了,專門講述了鴛鴦陣的作戰方式和火的作用,而那個時候,戚家軍已經移鎮薊遼,戚繼都已經死了四年了,戚家軍的領兵者是吳惟忠。
所以鴛鴦陣還是在北方保留下來的,只是據了北方的作戰特點,戚繼又進行了改變,不是說到了北方戚繼就不用鴛鴦陣了。
如果是吐槽說張溪的鴛鴦陣因爲火配比的問題,會導致鴛鴦陣戰鬥力弱,可能不是曹軍的騎兵,甚至虎豹騎的對手,這個呢我承認,確實寫的有點神了.但鴛鴦陣本沒有問題的。
好了,大概就這些吧,再次謝大家對我的支持,真心謝。
本人雖然寫書也有些年頭了,但文筆確實不咋樣,就是一個業餘好者的水平,這我是承認的。寫東西呢,大部分都是爲了自我滿足的水平,這點我也認可。
謝謝大家包容著看我寫的東西,也希大家在上架以後也多多支持我,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寫下去的力。
不管是就還是孔方兄。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言以蔽之——謝大家對我的支持。
謝謝。
(本章完)
分給朋友:
文案一: 姜涼蟬一朝穿書,對著一家子注定是炮灰配角的傻白甜犯了愁。父親兄弟將斷男主仕路,她將蠻橫作妖害死女主,斷男主情路。手握劇情,她瘋狂補救,鞍前馬后地在沈放和女主之間穿針引線,妄圖將功補過。終于劇情進行到情人橋,女主踏上這座橋,從此就跟男主鎖了,癡纏一生受盡寵愛。站在情人橋頭,她松了一口氣,準備功成身退。 沈放盯住她,下巴一抬:“這橋,你上。”姜涼蟬:?????我把你當兄弟,你卻把我當媳婦?主角和惡毒女配之間就不能有一點單純而又感人的友情嗎? 文案二:世人都道,沈放白長了一副妖孽相,其實是個人間閻羅。他最討厭的,就是京城姜府那一家,尤其是那姜家大小姐。直到元宵看花燈,姜涼蟬被人踩掉了鞋,眾目睽睽之下,沈放泰然自若、姿勢熟練地蹲身給她穿鞋。********沈放本來心里只有家國和時事,偏偏她橫竄出來,在他面前橫沖直撞。后來,又在他心里橫沖直撞。他的丫頭哪里都好,就是有一點不好:太愛做媒,總想往自己懷里塞人。沈放氣苦,忍不住暗示她:“你覺得我們之間算什麼?”小丫頭眼淚汪汪,滿眼全是感動:“你也把我當兄弟了?” 算了,還是早點把她揉進懷里省事。 閱讀指南: 1、本文架空,架得很空很空,請勿考究。 2、沙雕古言小甜文。
現代大學生崔燮穿越了,穿成了明朝一個五品官的兒子,可惜剛穿越過來就被父親驅逐回遷安老家。他帶著兩個仆人在小縣城里住下來,從此好好生活,好好賺錢,好好考科舉,一步步回到京城,走上青云之路 本文有很多章讀書考試的內容,枯燥的八股文比較多
【團寵、萌寶、甜爽、穿越】 江湖傳言,逍遙派大師姐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女羅剎,早晚要一統天下。 其實她只想嫁人生娃,種田養鴨。 一朝穿越,夢想成真啦! “宮先生,不得了,夫人一胎72寶!” “沒關系,不嫌少,二胎還有機會吶!”
某游戲達人一句戲言,偶然穿越。從此變成命運環繞著無數破滅Flag的反派大少爺。他不驚反喜,雙眼冒光道:“這……這實在太帶感了!”隨后,口含真言,收集成癖,建造成狂,創新陣法,一步步改善宗門處境,愚弄命運中滿滿的破滅Flag,嘲諷那不知身在何…
常聽穿越,一朝穿越,一起穿越的竟然還有個素不相識的老鄉?本來還有些懵逼的張司九一下冷靜了下來。順手指點了老鄉蒙騙之路后,她也去熟悉自己的新身份。嗯,只有八歲?啥?驚聞噩耗母親難產命懸一線?好不容易搶救下來一個,張司九主動扛起了養家的責任。新生兒沒奶吃怎麼辦?張醫生卷起袖子:我來!一大家子生計艱難怎麼辦?張醫生卷起了袖子。大宋醫療環境差怎麼辦?張醫生又卷起了袖子。張司九信心滿滿:只要我醫書背得夠快,一切困難它就追不上我。至于老鄉嘛——張司九禮貌詢問:請問你愿意為醫學而獻身嗎? 各位書友要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