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無限極品大禮包 第465章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三國:無限極品大禮包》 第465章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立軍功,做大將,有什麼好的?”丁奉不以為然地道:“我來問你們,我大漢有如此風,靠的是什麼?”

“當然是陛下!”

“廢話,誰都知道,靠的是陛下。我是問你們,陛下是靠了什麼,才將我大漢發展到如此地步?”

“那……那是……陛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丁奉搖頭道:“非也!非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雖然很厲害,但絕不可能讓我大漢如此風。比如,在前漢武帝的時候,有衛青、霍去病這等名將對匈奴追亡逐北,我大漢百姓的生活如何呢?”

“呃……武帝末年,天下戶口減半,民怨沸騰。太子謀反,長安百姓助的是太子,而不是朝廷……大漢誠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丁奉道:“所以啊,這軍事上再厲害,也不能讓我大漢興旺至此。陛下真正靠的,還是文事。一來,選擇賢臣輔佐。二來,連番改革,革除弊政,惠及天下。三來,也是最重要的,科技的力量。優良的稻麥種子、農,土豆的出現,紡織技的改進,乃至于牲畜良種的出現……是這些東西,讓我大漢國力突飛猛進,讓我大漢有如今的風。”

“丁大哥因此,才決定棄武從文?”

“不錯,正是。”丁奉充滿自信地道:“我自信,已經看到了大漢強大的關鍵所在從文。我要高中狀元,天下矚目。我要朝為,促進我大漢科技的發展,名留青史!這才是我丁奉,最應該走的道路。”

“丁大哥聰明啊!”

“對,一勇之夫,哪里有發明改造對國家的貢獻大?”

Advertisement

“而且,考中狀元,一舉名天下知,不比做武將來地慢!”

“我聽說,咱們大漢軍中,最推崇的戰法,是墻式沖鋒,將敵我雙方猛將的作用,降到了最低。丁大哥棄武從文,真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啊!”

……

此時此刻,小伙伴們議論紛紛,都覺得,丁奉棄武從文,非常睿智。

然而,也正是在這時——

“丁大哥,大新聞,大新聞啊!”

一名年郎騎著快馬,手拿一張報紙,迅速向著這方向疾馳而來。

“小四?”丁奉奇怪道:“你不是在驛站,找了個差事麼?怎麼還來和我們胡混?”

“哎,不是在驛站當差,我也不能提前得知這個大新聞啊!丁大哥,快!快!快去縣衙,報名參軍啊!好男兒,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

說時遲,那時快,話音落地,那年已經到了涼亭外,翻下馬。

他催促道:“丁大哥,快!快啊!我知道,憑你的本事,若是能進軍中,定能建功立業,就是封個侯爺,都不是不可能,你還等什麼呢?”

丁奉漫不經心地接過報紙,道:“小四,謝謝你!有好事了,你趕來通知你丁大哥,真是夠朋友!不過,對不住了,我早已下定決心,棄武從文……啊?”

話剛說到這里,丁奉已經掃到了報紙上的容。

只看了一眼,丁奉就面驟變,驚呼出聲。

再看一眼,他已經把拳頭握得嘎吱吱直響:“好膽!好你個貴霜啊!竟然施展人||計,圖謀我大漢圣君,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滅貴霜,我丁奉誓不為人!”

Advertisement

“不是,丁大哥,你不是要棄武從文嗎?怎麼陛下一遇刺,就改了主意?”有個年郎,不解的問道。

丁奉深吸一口氣,道:“因為,我突然發現,自己想法中,有一個巨大的錯誤。”

“什麼錯誤?”

“以文武之爭而論,如今當然是,文比武對我大漢更為重要。但是,在文武之上,還有更上一層。”

“你的意思是……陛下?”

“沒錯,就是陛下。”丁奉道:“若無陛下掌握大局,無論文人、武將,都會陷永無休止的斗之中,本就不可能為我大漢殫竭慮。所以,無論我想學文還是習武,首先要保證的,是陛下的安全。”

“但是,現在貴霜做了,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之事,行刺陛下?’

丁奉道:“所以,我改變了主意了,這就去縣衙,報名參軍!在貴霜被干凈利落地消滅之前,我丁奉……絕不談文!”

“我們也去!”眾年齊齊點頭,道:“只要行刺陛下的貴霜不滅,凡我大漢子民,盡皆心中難安。吾等寧為百夫長,不作一書生!”

……

……

事實上,何止是丁奉和田豫啊?

貴霜行刺劉偃的消息一出,不知多大漢英杰,而出,投筆從戎。

比如說,陳到陳叔至。

陳到在《三國演義》中,從未提及。事實上,其人是武力足以和趙云平起平坐的人

史有所載,“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

楊戲稱贊道“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將趙云和陳到并列。

陳壽也說:“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云,俱以忠勇稱。”

Advertisement

瞧見沒有?

又一次,將趙云和陳到并列!

……

……

再比如牽招牽子經。

在歷史記載中,牽招為曹的軍謀掾。從平烏丸,出任護烏丸校尉、雁門太守。在此期間,他分化各部鮮卑及烏桓與軻比能之間的關系,使得軻比能難以坐大。又多次率各部胡人擊敗軻比能,甚至當陣殺死了軻比能的弟弟苴羅侯。

對了,在在太和二年的馬邑之戰,牽招還救出被軻比能包圍的田豫。

三國后期的英雄,絕對有牽招這麼一號。

甚至有人認為,他和張遼一南一北,護魏國安全,實乃當世有的帥才。

……

……

當然了,真正要求和貴霜開戰的,不僅僅是這些大漢英杰。更多的,還是普通百姓。

沒辦法,無論哪個朝代,都是普通百姓最忠于朝廷。

因為,天下大之時,無論有智者還是有力者,都可能乘勢而起,攫取更大的利益。

而普通百姓,卻有九九以上的可能,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甚至是填了壑!

他們,最恨貴霜骨。

他們,最不能容忍,貴霜破壞自己現在的好生活!

618?AW???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