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無廣告!
沒錯,劉偃對于救援安息早已有所準備。只是在完全準備好之前,懶得召見安息大王子沃加西斯一行罷了。
今日,沃加西斯因為看了一場《忠報國之靖康恥》深刺激,以死相求見,劉偃也能將大致計劃說出來了。
由此可見,人算不如天算,即便劉偃乃大漢天子,有系統傍,也不可能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事實上,還有一件事出了劉偃的掌控——大漢的軍民百姓,并不愿意,自己的皇帝遠征安息。
剛開始,還只是一些大漢員,自發上表勸諫。后來,又有城的耆老、富貴閑人,在閶闔門匯聚,請見大漢天子。
漸漸地,人越聚越多。
到了第三天頭上,大漢宮閶闔門外,已經站滿了軍民百姓。這些軍民從閶闔門綿延到了宣門,站滿了這條寬四十米,長十里的銅駝大街。擁擁簇簇、肩踵,略計算,達到了百萬之眾。
很顯然,這又是一次萬眾叩闕!
這其中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劉偃駕親征四大蠻夷五大諸侯時,天下未定。此時開國天子駕親征,天經地義。
后來,無論是劉偃駕親征擊敗四國聯軍,還是覆滅貴霜,也都是事關大漢國運之戰,理應如此。
但現在,安息的存亡,對大漢有什麼要的?
兵兇戰危,誰敢言必勝?天子有而無子,一旦天子有個三長兩短,大漢的兩萬里江山由誰繼承?!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風險和收益,太不比例了啊!
……
……
“百萬眾叩闕嗎?也好!”
嘉德殿,劉偃微微點頭,道:“傳朕的旨意,一百零八坊,每坊選三名代表,共選出三百一十六名代表,宮覲見。另外,雖無戶籍,卻在經商、做工、為、求學之人,也可共推出代表八十四名,宮覲見。”
還有句話,他沒說出來:朕要趁此機會,了卻嫂嫂的一塊心病!
……
……
簡短截說,一個時辰后,四百名代表選出,走了皇宮,接大漢天子的接見。
……
……
我周四,是土生土長的長康坊人,今年五十二歲。
在我人生的前三十六年里,大漢天子并不是現在的皇帝。說實話,我的日子也過得不算太差。天子腳下,富庶之都,一般況下,溫飽總是沒問題的。就是董卓政的時,咬咬牙,我也過來了。
但是,這并不說明,我對當今陛下的安危漠不關心。恰恰相反,我分外理解,陛下對天下萬民的意義。
對了,忘記介紹我的職業了。
我最初的職業,是綢緞莊的伙計。
年時做學徒時吃的那些苦就不提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麼。
最初當學徒時,我甚至相信,只要自己不怕吃苦,把綢緞莊的一切都弄清楚了,再努力做事,一定能會得老板賞識加工錢的。有朝一日,我也會擁有自己的綢緞莊!
然而,很快地,我就明白了世間險惡。
街上的地流氓,來綢緞莊敲詐。
負責治安的衙役,來綢緞莊打秋風。
朝廷的各種苛捐雜稅,接踵而至!
長工錢?綢緞莊的老板都在苦苦支撐,伙計想漲工錢?做夢呢!
好吧,凡事沒有絕對!
我頗經商天賦,幾年之后,還真在不可能之間,將打工的那家綢緞莊打理得有模有樣。綢緞莊的老板大喜,也答應給我漲工錢。
然而,綢緞莊的生意好了,也招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宮中小黃門孫璋的叔叔的外甥婿,看中了這個綢緞莊,非要一百貫錢買下來。
宦的叔叔的外甥婿,算個狗屁的親戚?
一個綢緞莊一百貫錢,還不如去搶?!
但是,世上之事,就是這麼不講道理。最終,老板被誣陷下了大獄,為了活命,還真的把鋪子一百貫錢賣了。
我敢向新老板要求漲工錢嗎?、
即便我擁有了自己的綢緞莊,又能保住嗎?
直到這時候,我才終于明白,之前的夢想是多麼遙不可及!
這狗||日的世道,就是黑白顛倒、善惡難分,好人窮,惡人囂張。我這樣的人,就算再努力,也休想擁有屬于自己的產業!
除非……世道變了。
天可憐見!
世道真的改變了!
董卓政,秦王劉偃出兵而就天子位,建立秦漢帝國,定都。
地敲詐?騙子打秋風?自有的衙役前來整治。
衙役勒索?貴戚巧取豪奪?
嚇死他們!
信不信,我敲一下登聞鼓,史臺、東廠、西廠、廠、各大報館,就會如同鯊魚聞著腥味一樣圍過來?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就這樣,我所效力的綢緞莊生意越來越好,我如愿加了工錢。我甚至終于積攢錢財,擁有了自己的一份產業。
托陛下的福,大漢子民生活越來越好,朝廷對商業的大力支持,還有大漢皇家銀行的貸款……我的產業簡直是打著跟頭的往上翻。
我兒時的夢想,不但實現了,還大大有富余!
甚至于,我的乖孫兒,讀書識字,在頗有文名。說不定,再過幾年,他就能科舉得意,高得坐駿馬得騎!
我老周家,這是要改換門庭的節奏啊!
然而,這時候,陛下要駕親征萬里之外的安息,勝負未卜,生死難測!
那怎麼行?
一旦陛下不幸,我積攢的潑天財富,我周家的前途,都將為泡影!
現在,我被長康坊的街坊們選為代表,我一定要竭盡所能,勸陛下回心轉意!
……
……
“請陛下三思啊!”
“陛下一系天下安危,萬不可輕犯險!”
“我大漢名臣如云、猛將如雨。即便一定要征安息,也不一定要駕親征吧?”
“縱然此戰失敗,不過輕擲數十幾萬大軍以及安息亡國。和陛下安危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
進嘉德殿后,劉偃剛剛問大家的來意,包括周四在的代表們就急切地勸諫起來。
總而言之一句話,縱十數萬大軍、數十名名臣猛將,縱萬里山河、千萬子民,都沒有大漢天子劉偃的安危重要。此次出征,萬萬不可!
“諸位卿!”劉偃微微搖頭,沉聲道:“說到底,你們之所以反對朕駕親征,是因為若朕有個萬一,這萬里江山無人繼承。不過,誰告訴你們,朕現在依然沒兒子呢?”
e":"?[9??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