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無限極品大禮包 第527章 朕之所在,即是天下中心

《三國:無限極品大禮包》 第527章 朕之所在,即是天下中心

一夜過后,慕容嫣然神抖擻、神采奕奕,帶著大漢宗教部的好手,前往西方蠻境。

劉偃也率領十萬大軍,離開了泰西封,前往安息各地巡視。

畢竟,安息和大漢不同,地方貴族有很大的獨立。現在安息朝廷臣服大漢了,地方貴族是怎麼想的呢?必須給予一定的安

畢竟,安息百姓和大漢語言不通、風俗各異,要讓安息人徹底認同大漢的統治,沒有比皇帝巡幸更直接更迅速的方式了,

簡短截說,劉偃巡幸安息全境兩個月,走遍了安息的主要城市,接見了安息大部分貴族,與民同樂,收獲了各大貴族進獻的各種奇珍異寶金銀人若干。

此時,孫策、周泰、黃忠、太史慈,也率領著調的五十萬漢軍以及大量文,進了安息境。劉偃將安息、波西斯地區分為四州,以這四人為四州之州牧,進行治理,并且防范羅馬可能的進攻。

又忙活了兩個月后,劉偃的鑾駕才離了安息,走陸路經原貴霜境,開始巡幸朱羅和百乘。

這兩個地方,也已經各有三十萬大漢朝廷調的大軍進駐。

要不為什麼劉偃對慕容嫣然說,大漢一戰滅四國,已經吃撐了呢?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要想穩住這新納的近四千萬人口的土地,是駐軍就要調一百余萬,各種文也超過了五萬之眾,更別提糧食資等各種其他的投了。

短時間,大漢絕不希再掀起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又在朱羅、百乘,又各停留了三個月后,劉偃才率領親衛,回轉原大漢境

略算來,劉偃離開,已達一年之久。

Advertisement

大軍行至郊外,當然四大丞相率領文武百出迎。自發前來迎接的百姓,更是超過了百萬之眾。

按說,劉偃離開駕親征、凱旋歸來的次數,早已超過了五指之數,百姓們對此應該早已司空見慣。

但是,事實上,這次百姓們比以往都要熱得多。不但全城男百姓扶老攜前來,而且自發捐獻了各種豬牛羊、酒佳肴前來犒軍,甚至全城百姓奏請朝廷,主捐資,在城外三十里,興建了一迎君臺,一來熱烈歡迎大漢皇帝劉偃的歸來,二來紀念漢皇一戰滅四國的奇功。

此臺高達三十丈,瓊樓玉宇,論起規模宏達和壯麗來看,還在銅雀臺之上。百姓們真是有心了。

百姓們為什麼這麼熱呢?

一來,漢皇劉偃,僅僅提十萬軍,就一戰滅四國,為國家拓地萬里,增加子民近四千萬。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講,都是古往今來第一的蓋世奇功,值得如此紀念。說就不好聽的,興建此臺的費用,和節約的軍費比起來,算個啊!

二來,也是最關鍵的,有一個小道消息,在附近流傳——陛下準備遷都了。

原來,既有八關之險,又有三河之富,再加上于華夏之中心,自然是大漢最適宜的國都。

但是現在,大漢連滅貴霜、安息、百乘、朱羅、波西斯五國,一統天下之意昭然若揭。的地理位置,已經遠算不得華夏中心了。論起險固和富庶來,和其他都大邑來,也不占什麼優勢。

有人說,陛下很可能會遷都長安。

有人說,陛下會直接遷都貴霜故都白沙瓦。

甚至有人說,陛下干脆直接遷都安息故都泰西封得了。待滅了羅馬之后,泰西封從地理位置上講,整好是天下中心。從日后的戰略來講,此時遷都泰西封,也有利于集結全部國力,與羅馬進行統一寰宇的最后一戰。

Advertisement

百姓們,怎麼甘愿失去大漢首都子民的份?

的達貴人們,怎麼愿意離開悉的環境?

所以,他們努力卷圓,竭力在這場大漢皇帝的凱旋儀式上,表現對大漢皇帝的忠誠——雖然這里從地理位置上不是天下中心,雖然這里的險固和富庶不占太大的優勢,但這里有著陛下最忠誠的子民!

事實上,就是皇后鄒佩蘭,都對劉偃要遷都之事,有些含糊。

“陛下!”

殿

征袍早已換下,劉偃洗了個澡后,換上了一便裝。

鄒佩蘭一邊為劉偃輕輕梳著頭發,一邊忍不住問道:“聽說,您準備遷都?”

“誰說的?”

“外面的人都這麼傳。”鄒佩蘭道:“他們說,隨著帝國的疆域越來越大,已經不是天下中心,陛下應該要遷都了。”

“沒有的事。”劉偃微微搖頭,道:“蘭兒看過寰宇地圖吧?整個寰宇,其實是個球形。從理論上講,任何一地都是天下中心。當然了,寰宇之上有陸地有海洋,每一個地方四周的環境也大不相同,以何為都,是有不小的差別的。但是,對于朕來講,和其他地方的差別,還遠不到讓朕遷都的程度。”

“為什麼?”

劉偃道:“原因有三,其一,且說夏朝之時,河地區,就是夏王朝立國和活的中心地域。商朝建立,建都于西亳,還是在附近。西周代殷后,最終也是遷都。前漢建立,雖建都長安,但也屬司隸地區。后漢之時,更是直接建都于。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我華夏的啊!如今,我華夏大興,沒有天大的理由,為什麼要離開自己的基所在呢?”

Advertisement

“其二呢?”

“天下中心所在,更多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人心所向。當今大漢,朕之所在,即為天下中心!又何必,拘泥于首都在何地呢?”

“那麼,還有其三?”

“其三,如今,大漢立國十七年,無論朝廷百還是朕,都習慣了這個地方,都習慣了的子民,不宜遷都。畢竟,不如新,人不如故麼?”

“哦?果然是不如心,人不如故嗎?”鄒佩蘭道:“陛下,可是從安息帶回了十幾個人呢!到底是喜歡新,還是喜歡故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