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秦晟洲,是本朝太子。
我出生的那一天,父皇冊封我為皇太子,普天同慶。
作為太子,三歲以前,白天我可以想玩就玩,晚上我可以跟父皇母后睡一張床。三歲以后,我就得睡在偏殿,還要用功讀書了。
起初我不愿意,但父皇對我說,他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以后這個天下遲早我來接,我得比他更刻苦努力。
我問他,為什麼同樣是治理天下,我得比他更努力。
他說因為他有我母后輔佐,而我不可能跟他一樣娶到像母后這麼才華橫溢的子。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一本正經,一點都不像在炫耀。
但我還是酸到了。
父皇和母后真的很相,當他們兒子這些年,我從沒見他們紅過臉,最最嚴重的一次,頂多是天太熱,母后想吃冰碗,父皇不肯給。
“我就吃一口,冰冰肚子。”
“不行,冰碗不行,吃在井水里冷浸過的瓜好不好?”
“不要嘛……”
父皇從不在母后跟前自稱“朕”,甚至父皇在母后面前,和在朝臣面前判若兩人,即便是對我,父皇還是保持了五分的嚴肅,但對母后,他朝堂上的所有鐵手腕都化作了繞指。
為帝后,他們比普通夫妻還要親昵親近。早上父皇會最早起,我有幾次見過他親吻母后額頭,自己梳洗完后再喊母后起床。
他們一起用飯,然后一起上朝,回來一起批折子,興致來了的時候,他們還會一起微服出宮去玩。
據說,他們還會一起做好多我不知道的事。
母后跟前的大太監有個小名小狗兒,他跟我說,圣上有圣上的寢宮,皇后也有皇后的寢宮,像曦宮就是皇后的寢宮。
我說他傻,曦宮明明是我皇祖母的寢宮,父皇母后兩人從來沒有分開過,一直在玉麟殿同起同歇,我當兒子的跟母后相的時間都沒有父皇長。
母后是我見過的最的子,也是我見過的最有才學的子。
我聽父皇講過母后的故事,知道有兩個姓,也知道不僅是皇后,還拿過狀元,封過侯,是首個能與皇帝同掌天下的皇后。
母后有才能,也能握得住權力,但父皇并不猜忌。父皇悄悄告訴我,母后喜歡讀書,但懶,不喜歡管人管事,如果不是因為他,皇后都懶得當。
我問,母后不喜歡,為什麼還愿意執掌管理三部之權呢?
父皇說,皇后位高,天下人人可以見,可以樹一個典范,以后子們看著,就會以為榜樣,學會自立自強。母后也懂這個道理,所以接過了這個權柄。
開蒙了兩年,父皇母后要真正地授予我帝王之學。
父皇會帶著我上朝,時常拿著一本史書,教我攻防之,教我如何穩固朝綱,教我帝王權、任人之道,仁政法政雙管齊下。
而母后則教我實務。帶我去刑部,教我怎麼從厚厚的卷宗供詞里、從簡單乏味的賬冊里發現背后的貓膩;帶我去工部,教我怎麼建最合適的工事,怎麼調度人與財;帶我去禮部,教我如何因勢利導地發展文教,聯絡邦國。
我繼承了父皇和母后的聰慧,他們教得雖多,但我學得很快,因為我,朝臣都不再嫌父皇子嗣單薄了,求父皇廣納后宮的折子也漸漸沒了聲息。
朝臣不,我皇祖母也不。
皇祖母是個慈祥麗的小老太太,每天都是笑瞇瞇,最疼孫子。父皇母后沒空管我的時候,都是帶我。會給我找好多小玩,給我做好吃的東西,給我哼小曲兒,特別溫。
我們祖孫一起玩樂,等到父皇母后忙完,會聚到曦宮來,一起用膳。
不過,皇宮真的很大,住的主子也不多,原來只有父皇、母后和皇祖母三人,多了我,也依然空曠。
于是我六歲這一年,弟弟昊昊降生了,再過三年,妹妹涵涵也降生了。
昊昊是個虎頭虎腦的胖娃娃,笑起來眼睛彎彎,像極了廟里沒心沒肺的彌勒佛。
涵涵則是個水一樣的孩,長得很像母后,有一雙烏黑發亮的大眼睛,從小眼里就好像包了一汪清澈的泉,一委屈就會紅著眼睛鼻子掉眼淚,誰看了都心疼。
弟弟妹妹一個笑,一個哭,我也是無奈。
皇祖母說,我的子是隨了父皇。
父皇說,昊昊子最像母后,吃笑,心眼大,什麼事都能不過心,捉弄他,他生完氣下一刻就忘了。
昊昊那個小胖子,跟母后確實很像,有一回我隨父皇出去,回來的時候我們沒提前打招呼,恰好撞見母后抱著昊昊一起在吃東西。被抓包了,他們出一模一樣的笑。
妹妹呢?像誰?
我問出這個問題。
父皇想了想,他說,如果母后當年沒有流落在外,能在謝家千萬寵地長大,大概就會是妹妹這個樣子吧。
妹妹小的時候的確氣又可,偶爾發脾氣也像小貓兒一樣,很黏我。有一回我跟謝家表哥比武切磋,看得張,平時那麼膽小氣的孩子,卻敢沖上去替我擋拳腳,差點真的打到。
外祖父疼極了妹妹,每次我們去公府,父皇都要擔心外祖父把妹妹藏起來不還。我看外祖父那眼穿的樣子,也懷疑他是不是很想跟我們進宮住。
因為皇子皇的教養是國家大事,所以昊昊出生以后,母后便暫停了執掌三部,而是一心教導我們。還不忘把太傅大人拉過來,讓太傅大人也一起教。
燕太傅是朝廷重臣,但他一點沒有朝廷重臣的樣子,倒像個者。聽母后說完,他道:“小澄寧,為師是來當的,不是來當苦力的,當爹當娘的驗,我養過你一個已經夠夠的了。”
母后不讓他走,但拗不過燕太傅,我還是沒有當燕太傅的學生。
母后只能用自己的經驗來教我,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要是能帶孩子也出去看看就好了。
隨口一句話,讓父皇記在了心上。
于是父皇加理完所有要的朝務,然后讓燕太傅暫代監國,他要帶我們微服出巡。
無視燕太傅在后的抱怨,母后牽著我,父皇左手抱弟弟,右手抱妹妹,我們一起上了出京的車馬。
山河無限,風正好。
蘇挽有四個寵她入骨的哥哥。 大哥溫文爾雅,二哥足智多謀,三哥武功高強,四哥不學無術。 她這四個哥哥,各各長得一表人才,隨便拎出去一個,都足以讓大祁女子為之瘋狂,蘇挽也成為了人人嫉妒又討好的對象。 可突然有一天,她的二哥哥搖身一變成為了當今太子殿下,將小小的她逼至角落:“晚晚,嫁我可好?”
景瑞五年,大雪封山,天子御駕親征,無還。 年僅三歲的小太子御極爲帝,姜月見臨朝稱制,號聖懿太后。 姜月見本以爲當寡婦的日子悽慘慘 誰知道越過越美滋滋。 皇帝兒子事事聽話,文武百官俯首臣服,天下河清海晏,鹹魚躺就可以享受大女主人生。 等給亡夫的孝期一過,立馬去找第二春。 美男子千載難逢,姜月見預備下黑手。 但,那個新科的殿元怎麼瞧着有點兒眼熟? 那雙似曾相識的淡薄的眼,姜月見懷疑,這個人每次看到自己在金殿上打瞌睡的時候,都在譏笑自己…… * 小皇帝愛黏太后,不止一次地發現了。 那個貌比謫仙的殿元才子,經常衣衫狼狽地從母后的鳳帳裏鑽出來。 不要臉的狗東西…… 小皇帝大發天威:“逆臣給朕跪下!” 蘇探微眯眸不動:“?” 逆子,真不怕天打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