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929章 不在波斯灣登陸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929章 不在波斯灣登陸

m.xklxsw.net

通過他手上這幾千桿米涅步槍,四出擊,襲擊明軍的糧道,零敲碎打,在打掉明軍的糧道,及在片面戰場上,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掉一些小明軍后,再繳獲一些米涅步槍,擴充實力。

然后,在挑選一個合適的時間,與深波斯,缺水糧的明軍,進行決戰。

奧朗則布的計劃很好。

可就是,計劃跟王進忠猜測的差不多。

不過,唯一讓奧朗則布失算的是,他在波斯灣,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明軍過來。

當時間等到十月下旬,時間奔著十一月去了,他始終沒有在波斯灣,等到明軍拯救中東,拯救薩非波斯國的兵馬過來。

以至于,讓他是不由的懷疑,是不是自己估計錯了?

斯二世,并沒有請來大明朝的兵馬。

大明朝也不想理會波斯的事務?

干涉他征服波斯?

奧朗則布正懷疑著這些呢。

位于波斯灣外,停泊在此地,等候著奧斯曼帝國傳過來的消息的王進忠,則終于等到了奧斯曼帝國傳來的喜訊。

“哈哈,看來額們沒有耽擱這大半個月,奧斯曼國允了額們!”

“同意額們借道哩事。”

王進忠高興壞了。

因為,雖然要出來一半武,但是,這在他看來,是無傷大雅的,只出一半武,饒是如此,奧斯曼人想要趁機對他們發難,也是很難的。

出一半武,只不過是為了讓雙方,達信任罷了。

至于,讓出來大不里士嘛?

那就更不是問題了,反正這又不是大明朝的領土地,是薩非波斯國的領土。

割起地來,他王進忠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

而且,在格達的阿斯二世,都同意了這事,他這邊,自然也無話可說,此刻,但只見到,王進忠掃視著在場的眾人,然后笑地道。

Advertisement

“諸位,額們馬上就要大打起來了。”

“可算是要打起來了,弟兄在船上多呆了這麼久,了這麼長時間的罪,該到陸地上撒歡了……”

一旁的將領軍們,無不掌道。

大伙在船上呆了這麼久,而且,他們乘船出征,可不是乘船在大海上坐著豪華游艇去度假,這是不可能的,他們坐在船上的生活,是格外的煎熬的。

如今,總算是能夠上岸了。

如何能不高興呢?

不過,聽著一眾,要上岸撒歡的軍們的回答。

王進忠卻是板起了臉。

“額們現在,上岸進得奧斯曼國,不是去波斯國。”

“奧斯曼國是我朝的友邦,這一回能借道給額們大明朝,已經是給面子哩,額們到了他們那,可要好生的約束部下,不得滋擾奧斯曼國的百姓,更不得生事。”

“要不然,軍法從事。”

“是。”

一旁的眾將趕接令,這個道理他們也懂。

唯有旁聽會議的克,出了苦的笑容——他當然知道,這些在奧斯曼帝國,遵紀守法的大明天兵,到了波斯后,就會化為野,在當地肆意地禍害波斯人民。

可即便是知道這個結果。

他又能怎麼辦呢?

薩非波斯王朝,現在是借來的大明朝天兵,來拯救他們已經亡了的國。

斯二世,連大不里士都讓出來了。

未來,如果能夠重返伊斯法罕的話。

斯二世還有為大明朝的藩屬。

在這樣的況下。

克,又能怎麼著?

只見到,在王進忠等人高興過后,克又話鋒一轉。

然后說道。

“閣下,我認為,貴國這一次出兵,不應該在波斯灣登陸。”

“為什麼?額們在波斯灣,奧斯曼人的地盤登陸,又不是在奧朗則布的地盤登陸。”

Advertisement

聞言,王進忠皺眉問道。

克點了點頭。

“這個道理,我們當然懂得,不過,您要知道,在波斯灣,奧斯曼人地盤上,可是有很多波斯人的,他們很有可能,向奧朗則布,通風報信……”

“是嗎?”

王進忠眉梢一揚,出擊德黑蘭,當然藏大軍的行蹤了,可聽克這一番話,似乎這是很難做到的,他皺眉問。

“那依你之計,額們不應該波斯灣?”

“對,應該繼續向西,在紅海北邊登陸,這些地方,都是奧斯曼人的固有地方,當地的波斯人很,應該問題不大。”

“如果是這樣的話……”

王進忠皺眉,看向了一旁的西洋艦隊的海軍軍

“能送額們到紅海嗎?”

“送過去是不問題。”

“就是得再耽擱大半個月時間。”

“額們都耽擱二十多天了,再耽擱半個月,也算不得什麼。”

一聽這話,王進忠頓時笑道。

說到這,他又繃起了臉道。

“不過,這麼一耽擱,估計,這一仗要打到明年嘍。”

說到這,他目掃向克。

“波斯的冬天,不影響打仗吧?”

“不影響,不影響。”

克回答道。

中東這疙瘩哪有什麼冬天啊?

哪怕是里海邊上,最冷的時候,也不就是零度左右,本算不上寒冷,一點也不影響打仗。

聽到這,王進忠終于滿意了,他點頭道。

“既然如此,那額們就在紅海登陸,直大不里士。”

“是。”

王進忠的軍令下達,眾將紛紛點頭,于是乎,這支在波斯灣外,已經停留了一段時間的艦隊,就滿載著士兵們,又駛向了阿拉伯半島,然后打算駛到紅海之中。

在紅海北岸登陸后,向西北方向行進,在奧斯曼國的東北邊境,殺到波斯西北的大不里士,奪取德黑蘭……

Advertisement

卻說這邊,中東這邊的戰爭,似乎是要被拖延許久的時候。

另一邊。

大明朝。

大明天子朱慈烺,在隆武七年的十月底,正端詳著手上的這枚銀幣。

“皇上,這就是我朝的銀元,重量在一兩,其中含銀八,銅錫鎳鉛占兩,比西班牙國的鷹洋,要重上一些。”

高宏圖正跟朱慈烺介紹著,剛剛鑄出來的大明朝銀元。

大明朝的銀元,是要比歷史上的袁大頭,要重一些的。

比西班牙國的銀比索,也要重一些。

這一點,從重量上來看,大明朝的銀元,似乎是要足一些滴,哦不,不是似乎,而是事實。

在原先,鑄造出來的西方銀元,雖然重量有些不足,但卻因為制作工藝,外加的緣故,可以一枚當一兩。

可是現在,大明朝的方銀元發布了,他們就甭想在這麼玩了。

因為大明朝的方銀元,每枚的含銀量,大概比西班牙國的銀元,多了五六克。

分量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差了十克之多。

此刻,朱慈烺掂量著手上這的枚銀元。

銀元上面,肯定不可能,有他朱慈烺的大頭像了——東方是沒有把頭像弄到錢幣上面的傳統的。

而且,就是弄頭像,大概也是把洪武朱元璋的頭像給弄上去,而不是把朱慈烺的頭像給弄上去。

這枚銀元,上面除了寫了傳統的四個字,隆武通寶外,還有鑄造的年份。

以及,一些花紋。

哦對了,銀元的四周,還有機出來的花邊,這玩意主要是用來防偽,以及防止有人,打磨掉銀元邊上的銀料,來損公私。

掂量了一下這枚銀元,朱慈烺還是滿意的。

他說道。

“形制既然定下了來了,那就抓制造吧!”

Advertisement

“明年市面上,就要大規模的用這個銀元了,員的薪俸,也要以此來發放,要逐漸的取代掉民間的舊幣。”

“另外,銅錢,還有其余制錢,也得抓制作。”

“皇上放心,都不是問題。”

高宏圖回答道,朱慈烺點了點頭。

他敲擊著手上的幾枚銀元道。

“那就抓鑄造銀元。”

“皇上,鑄造銀元是不問題,臣就是擔心一件事……”

高宏圖出為難之,他朝的朱慈烺道。

“銀元的利潤可不小啊,朝廷鑄造,至能得一的利。”

“畢竟,無論是制銀元的工費,還是里面摻著的銅錫鎳鉛之,都不甚值錢,倘若民間有不法商販,私鑄銀元,那可當如何是好?”

一聽這話,朱慈烺眉梢一揚。

這個私鑄銀元,當然賺錢了。

畢竟,鑄十枚銀元,就至得一枚的利潤——實際上可不只一枚的利潤。

所以,大明方鑄幣,民間肯定會有,不法的商們,著鑄幣。

而這,明顯就是有損大明朝廷的鑄幣收益了。

但只見到,朱慈烺沉片刻后,張口說道。

“在民間一定要嚴查此事,防止有人私鑄銀幣。”

“另外,一經查,嚴懲不貸。”

“除此之外,鑄幣的技還是有的,雖然不高,所以,對這類相關技,也要加以防范。”

“高卿,你也補充幾條吧。”

“陛下。”

高宏圖趕拱手,然后道。

“陛下說得已經夠詳盡了,臣便不必,畫蛇添足了,臣按陛下的旨意去辦,就是了。”

“呵呵。”

朱慈烺笑了笑,知道高宏圖在拍他的馬屁,但也是很高興。

不過,朱慈烺也知道,這個私鑄幣明顯是杜絕不了——這麼高的利潤,怎麼杜絕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