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941章 統計戶籍?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第941章 統計戶籍?

m.xklxsw.net

“皇上說的是。”

魏藻德是個墻頭草,見朱慈烺這麼說,趕是換了副臉,朝朱慈烺道。

“臣考慮的欠妥當了。”

“臣細細思來,還是皇上說的有道理。”

“不扯這個。”

朱慈烺擺擺手,然后道。

“為朝廷發現了這麼一大片廣闊領土,其地之廣,萬里還是有的。”

“朝廷怎麼著,也應該賞他閻應元一個侯爵。”

“哦對了,帶船隊,探險隊,發現這片大陸的,也賞一個伯爵,船隊,探險隊上下,亦給些封賞吧。”

“他們雖說,壞了我朝暫時開拓洲的大略,哦不,也不一定是壞了,而是影響了開拓洲的大業。”

“但心總好的,而且,確實是有功,不能不賞。”

“皇上說的有理,賞罰分明,這是我朝向來的規矩,有功就當賞。”

張國維恭維一句。

朱慈烺卻擺擺手,王之良則拱手問。

“陛下,閻應元還未曾,請陛下為此大陸賜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朝廷又添一新地,得由皇上賜名才是。”

“嗯,這是自然。”

朱慈烺點了點頭,旋即,話鋒一轉道。

“不過,賜何名好呢?”

說到這,朱慈烺挲著下的胡須,良久之后,說出來了一個名字。

“就新洲好了。”

“新洲好。”

“皇上起的這個名字好啊。”

朱慈烺起的名字,當然談不上好了。

但意思是卻明顯的很。

現在大明朝,對于地球儀上的幾大洲,是有自己的命名規矩的,就像是大明朝所在的亞洲,被稱為神洲大陸。

歐洲嘛,則還歐洲,洲也差不多。

非洲的前面,加了一個黑。

黑非洲。

如今,這個大洋洲被大明朝發現了,則新洲了。

Advertisement

此刻,當朱慈烺起過了名字后。

旁邊的魏藻德,則詢問道。

“陛下,這個新洲未來,是歸南洋衙門,還是別設衙門?”

“另外,關于流向新洲的移民?要不要設些限制!”

“不加限制。”

“衙門的事,以后再多,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派軍隊,肅清當地的土著,然后勘探當地的地形,與氣候,繪制圖!”

朱慈烺說道。

“另外,移向新洲的移民,每人可得田土,兩百畝。”

朱慈烺說道。

兩百畝有些了。

大明朝在南洋,一個移民有五百畝的田額。

洲,同樣也是五百畝。

但是,新洲卻不一樣,這里的氣候多好啊?

雖然說,中心位置太過于干旱,但問題在于,大明朝到新洲的移民,怎麼可能會溜達到新洲的中心區域的干旱帶?

他們一準,是在氣候適宜的沿海居住的。

而這疙瘩,那點土著的數量那麼本就不夠大明天兵們殺的——當然不夠了,總人口不到三十萬的土著,先被移民帶過去的天花等病毒殺一殺。

剩下的那麼一丟丟,又是于原始社會的土著,大明朝的天兵天將們,來幾回犁庭掃,就能把他們掃到歷史的垃圾堆里面了。

甚至,在未來的大明歷史書,關于新洲的描述,會說這是一片,從未有人煙涉及過的大陸,絕不會有任何筆墨,提及當地,這三十萬消失在歷史中的土著……

呃,華夏歷史上,擴張過后的絕大多數的土著民族,又何曾在史書上,留下只言片語?

絕大多數,都是消失了便消失了。

氣候好,當地又沒有土著,更沒有敵人,朱慈烺干嘛還給他們那麼多田地?

給兩百畝就不錯的了。

Advertisement

“即便是給兩百畝,對朝廷開拓洲,也是有些影響的啊……”

魏藻德慨道,朱慈烺也不由的皺眉,他說道。

“是啊,我大明朝在洲,確實是有些勢單力薄了,如果之前沒有這個新洲,倒能夠并力東進,與西班牙國爭雄!”

“可有這個新洲著,恐怕,一年十八萬的移民額,是湊不齊嘍。”

甭看大明朝的人口多的。

兩億多,但是,一年想往海外湊十幾萬的移民,還是容易的。

這倒并不是說,大明朝每年流出海外的人口,沒有十幾萬了。

這是肯定有的。

但是,這些出海的人口,有相當一部分是下了南洋,現在,他們就又有了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去大洋洲。

尤其是這個大洋洲。

洲的移民,大伙心里門清,那將來大概都是要打仗的,跟西班牙人打。

在這樣的況下,雖然說得到的田土了,而且還得自費過去移民。

但架不住新洲的氣候好,而且安全啊。

華夏人還是比較喜歡安逸的,有安逸的小日子過著的,還有兩百畝的地守著,誰愿意到洲去?

尤其是,朱慈烺推出來的“日本媳婦貸”實際上是一種商業模式。

所以,到了大洋洲的移民們,也不用擔心娶不上媳婦。

因為,只要他們在當地扎下,自然會有銀行,愿意貸給他們款,自然會有人,運輸日本過來,賣給他們當老婆的。

除此之外。

在新洲娶媳婦的本,明顯也比去洲要低的多——距離上更近了嘛。

雖然近的并不多,但架不住沿途的補給點多啊,不跟前去洲的,一路上連個補給的地方都沒有,船上只能夠攜帶一路上所需要的淡水食

Advertisement

同時呢,新洲又領著開發的還不錯的南洋諸地。

手工業品,還有資,也要比洲那邊,容易獲得一些。

在這樣的況下。

新洲的出現,無疑是要大大的打擊,大明朝洲的進程的。

“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新洲,打斷了朝廷的部署啊。”

朱慈烺慨一聲,這世界上哪有什麼料事如神,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而從現在的況來看。

每年往洲移十八萬丁壯,是不太可能了。

“皇上,干脆這麼著吧!”

這時,魏藻德一咬牙,朝朱慈烺道。

“明年開年之后,便立馬個底,統計一下,我朝的年丁壯的數量。”

“他們的年齡幾何。”

“然后,等清了這些后,朝廷下一道旨意。”

“有其余兄弟者,年滿二十五,如若還未曾婚配,則一律要強制移往海外。”

“這倒是個法子。”

魏藻德的話音落下,眾人頓時眼睛一亮——這些二十五歲,娶不上媳婦的家伙,在大明朝大概是再也娶不上媳婦了。

在這樣的況下,留在大明朝,要麼當大明朝發展的耗材,要麼,大概就是要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了。

把他們打包弄到洲,還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皇上,依臣看此策可行。”

王之良說。

“自古拓邊移民,都是要多強制一下,朝廷以前,以利之,效雖有,但是太慢,如今額們天下,是大爭之世,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也!”

“額以為,非常之時,必用非常之策,直接從民間丁,抓民往洲去,自然不妥,但倘若能夠,清百姓籍貫,年齡,然后再強制移民洲,自然足夠滿足,一年十八萬的需求。”

“朕看也行。”

朱慈烺也不是那種,優寡斷的人,他聽罷之后,當即說道。

“不過,這個把天底下的男丁的年齡,還有是否婚配,給清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是弄不好這個,首輔的這個提議,那也是白搭啊。”

“皇上,這還不易?我朝自太祖皇帝始,便未曾編戶齊民,如今,正好借著這個機會,編戶齊民,統治一下天下戶口數目。”

王之良說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