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對面的蒙古人,絕大多數都沒有甲。
只裹了一個臭哄哄的皮袍子。
這皮袍子可防不了開元弓出去的箭矢啊。
這不是,唐軍的箭矢,落到哪個蒙古人上,這個蒙古人是不死也得一個殘廢。
可唐軍士兵呢,卻好似是高達一般。
一通,士兵們以連珠箭的方式,把上攜帶的一袋子,十幾枝羽箭給快速,給對面的蒙古人,造了上千人的傷亡。
可他們這邊的傷亡,卻不超過兩只手。
甭看許多士兵,被的跟個刺猬似的。
但人家照樣還站著。
明擺著,是沒讓傷到要害。
哦不對,是本沒讓傷著。
這時候,蒙古人這邊的箭矢,實際上已經了,雙方的箭都已經了,可看著倒下去的上千弟兄,圖雅手底下的這個萬戶的蒙古人,不由的有些膽怯了——他們本來就是臨時征召過來的蒙古牧民。
損失了一千人了。
損失有百分之十幾。
他們當然搖了。
不過,圖雅還是很會鼓舞士氣的,他高呼一聲。
“他們的箭已經過了,沖過去,踏平他們。”
這個時候,被弄過來的蒙古牧民,也反應了過來。
是啊,不用怕了。
敵人的箭已經了,接下來就是搏嘍。
難不,在搏中,這些唐軍,還能夠以一敵十嗎?
只見到,他們又重新的鼓舞起了士氣,要進攻。
而這個時候,就在剛剛他們雙方,瘋狂的互拋著羽箭的時候。
幾十個分出來裝填火槍的士兵,則已經手忙腳的,將火槍給裝填了起來。
眼見敵人又沖將過來。
他們哪敢怠慢?
一個個趕端著火槍,就一通。
短短幾秒間,五百枝燧發槍再度的打響。
這一下子,圖雅手底下,就又倒上了三四百人。
這下,蒙古人的膽氣是喪盡了——敵人是沒有箭矢了,但他們有火槍啊?
不過,他們都到這個份上了,還是著頭皮,在沖鋒。
不過,就在他們,眼瞅著要沖進,剛剛打完了燧發槍,還沒來的及裝填,準備捕的那一百多唐軍中時。
位于這些唐軍后面的,由鄭三奎領著的三百余騎,卻毫不猶豫的,平端著馬槍,展開了沖鋒!
“弟兄們,大唐天兵,有近無退!”
“進攻!”
“殺啊!”
三百余騎大唐天兵,組了一個大概有三層的集陣列,正面寬度約莫有兩百米。
橫沖直撞的就朝蒙古人沖了過去。
這個戰,是大唐騎兵的老套路了。
做三堵墻騎兵。
如墻而近的三百騎,手上的馬槍平端著,沿途所過之,那些個蒙古牧民,一個接著一個,被直接槍死在馬背上。
死的好不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