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懸疑推理 我憑破案冠絕京華 第573頁

《我憑破案冠絕京華》 第573頁

“他驚過度,離開花房沒多久便忍不住將真相告知了臣妾,臣妾想著,慕之既然未曾狡辯,那玥兒也不必橫生枝節,便未上稟此事,今天白日,聽聞龍翊衛在清查玥兒送給阿月的禮,臣妾便人將那些東西帶了回來。”

德妃這才看了一眼宋春,“到底是送給阿月的,臣妾便將能燒的,全都燒給了阿月,只九泉之下多些藉——”

言辭懇切,所言經過與宋春代無異,但換個說法,意味便大不相同,貞元帝沉聲問:“宋春還說,當時玥兒拿了一把朕賜給他的西羌王匕首。”

德妃忙道:“不錯,那把匕首是阿月前日還給玥兒的,因此貴重,阿月不愿欠人,玥兒當時雖收了,卻又覺心有愧疚,送出去的怎能要回來?便在昨夜夜宴之后,想著將此再贈給公主,見公主出門,便跟了上去,這才撞見了兇案。”

太后沉著臉道:“將匕首還給了玥兒?那宋春怎麼不知道?”

德妃慨嘆道:“玥兒去找阿月,常二人在一說話,阿月的侍婢,還有宋春幾個,都會被屏退,因此還匕首之事,宋春并不知。”

太后冷嘲到:“宋春沒親眼看見送匕首,但他伺候玥兒更梳洗,難道也不知道玥兒上藏了什麼?德妃,你們來之前,宋春已經代的夠清楚了,你不必在此混肴視聽,崔慕之是你的親侄兒,為了保護玥兒,你連他命也不顧?”

德妃跪得筆直,“太后娘娘何以認定是玥兒害人?自從阿月宮住著,玥兒每日都去陪說話,只因怕在宮無趣,玥兒對的喜之心,明眼人都看得出,即便阿月要回南詔,他又去殺阿月做什麼?”

Advertisement

德妃下頜微抬,篤定道:“他是大周的五皇子,將來總能找到更心子,不至于為了個些許喜的,便做下這等傷天害理之事,自損尊榮。”

太后看向貞元帝,“皇帝怎麼看?”

縱然德妃說的再篤定,但對匕首的解釋,仍然十分牽強,就在這時,殿外又傳來響,“陛下,崔世子被帶來了——”

貞元帝定聲道:“進來吧。”

殿門打開的瞬間,崔慕之便暗道不好,他進門跪地行禮,本就頹唐的面容更顯狼狽。

貞元帝盯了他兩瞬,“如今有證據說,殺人的不是你,而是玥兒,你怎麼說?”

崔慕之垂著眉眼,語聲發啞道:“此乃污蔑,是罪臣殺了公主,罪臣不敢辯駁,罪臣自知死罪,請陛下降罪——”

“死罪?”太后輕笑一下,“玥兒,你要看著慕之死嗎?”

太后察人心,語聲和藹地問李玥,李玥本就蒼白的臉更顯慘淡,太后接著道:“謀害南詔公主之罪,即便是他,也確無寬宥的可能,若此事引得大周與南詔不睦,他更是千古罪人,玥兒,在宮中惡意殺人,可是要掉腦袋的。”

李玥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德妃不道:“太后娘娘,玥兒昨夜驚過度,請求您莫要嚇他了,他昨夜夢中都在說胡話——”

雖有宋春證詞,但他未親眼看到李玥殺人,案發現場的狀,只有李玥和崔慕之知曉,只要二人死不松口,外人還真沒主意。

太后又看向秦纓,“云,你們負責探查此案,還有何蛛馬跡,且一并問來。”

Advertisement

太后今夜前來,并非是為死者主持公道,秦纓心中明白,但再不愿攪進宮闈爭斗,也只能著頭皮發問,可還沒等開口,一旁謝星闌先出了聲——

他道:“既然五殿下看到崔慕之殺人,那便請殿下將所見寫下來,同時,也令崔慕之當著陛下與太后寫下自己殺人經過,屆時看二人證言是否有出,便可明辨真假。”

不等太后開口,蒙禮先揚聲贊道:“此法甚好!多說無益,你二人且當著我們的面,寫下昨夜前后經過便是!越詳細越好。”

蒙禮視線一轉,目灼灼看向貞元帝,貞元帝卻問:“玥兒,你可還記得昨夜經過?”

李玥呆呆著貞元帝,父子二人四目相對一瞬,李玥驟然明白了貞元帝之意,他,卻難說出一字,德妃見狀忙道:“陛下明鑒,玥兒昨夜高熱,神志不清,已記不清昨夜形了,他寫,他勢必也寫不出細節來。”

鄭姝站在太后側始終未語,此時見德妃與貞元帝如此包庇李玥,終是忍不住上前,但還未說話,太后先狠聲一笑,“記不清?也好!”

看向貞元帝,咄咄人道:“皇帝,那便可定案了,崔慕之是殺人兇手,當著南詔兩位皇子的面,當著哀家與幾位重臣的面,皇帝也不必猶豫,按照大周律法,謀害南詔公主罪可當誅,皇帝何不下令,明日便將崔慕之刑場正法?!”

“不……不是這樣……”

李玥驟然悲哭出聲來,他向著貞元帝膝行,“父皇,沒有人要殺阿月,沒有人要害,這一切都是意外——”

Advertisement

“玥兒!你休要胡言!”

“殿下——”

德妃斷然輕喝,崔慕之也開了口,皆是想阻止李玥。

李玥回頭看們,“母妃,表哥,這一切都是意外,怎能當做惡意殺人之?”

貞元帝聽還有,忙問:“是何意外?”

李玥一副哭腔道:“父皇,表哥沒有殺阿月,是兒臣,是兒臣與阿月有約,與兒臣辭別,還想將匕首還給兒臣,結果……結果那花房里的花架不知怎麼倒了下來,將兒臣與阿月齊齊倒在地,等兒臣發覺不對時,那把匕首已經刺了阿月腹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