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司馬懿是冤枉曹爽了,曹爽確實看到了軍通報。
曹真的兒子,就算再廢,基本的軍中規矩還是知道的,蜀賊這麼大的靜,軍報也不可能不告知曹爽,他也不可能不留意。
但曹爽也確實沒太當回事就是了。
按照曹爽的思維邏輯,大魏已經做了大半年反攻的戰略準備了,這麼大的作,蜀賊細作肯定也已經偵查得知並且傳回蜀地了,那麼現在蜀賊有所反應,不是很正常的事麼?!
故而,按照曹爽的判斷,現在蜀賊在做的準備,就是想要集中兵力於,再打一場防戰。
五年前的蜀賊,不就是這個套路麼?!
當然,曹爽也知道,如果讓蜀賊做好了防準備,大魏再反攻的話,必然是困難重重。
因此,曹爽覺得,現在最應該做的事,就是抓時間,儘快完天子的部署,搶在蜀賊守軍到位前發反擊。
這纔是正理。
可曹爽卻發現,司馬懿傳遞的軍令,是要各部做好防守準備,尤其是要把原本聚集在東郡的河北屯田兵調南下去加強陳留郡佈防,這個曹爽是真的不能理解了。
陳留郡那邊都已經有四萬兵力了,再把東郡的士卒調過去有什麼實際意義?!
而且把東郡的士兵調到陳留郡去,如果將來要進攻,還得從陳留郡把兵力調回河南郡.既然這樣的話,爲什麼不能直接從東郡進兵河南郡呢?!
因此,曹爽不得不闖帳,阻止司馬懿的這個調兵計劃。
司馬懿面對曹爽的質問,一陣皺眉,但還是不能不作出解釋。
首先,從蜀賊的員規模看,不僅僅是荊州和河地區有員,關中,甚至秦州都有兵力調,很明顯不是簡單的防兵力調。
對此,曹爽的反駁是——大驚小怪。
上次防戰,諸葛亮不就從荊州和關中調兵了麼,這次不過多了一個秦州,又有什麼關係呢?!
司馬懿那個鬱悶的上次諸葛亮在纔多兵力防守,現在又有多兵力防守?!
況不同,自然調兵的意義也不同,上次諸葛亮不調兵來本守不住,這次和弘農加起來就有七萬多郡兵,就是面對二十萬兵力強攻都能固守,何必提前調兵?!
可這個理由,在曹爽這邊還是通不過,因爲上次攻防戰的時候,諸葛亮手裡也不過是四五萬人而已,也就比現在兩萬多兵馬。
在曹爽看來,河這麼大的地方,兩萬兵馬和多兩萬兵馬,本沒什麼區別。
給司馬懿憋屈的夠嗆。
這就是上過戰場和沒上過戰場的將領的區別.曹爽本不知道,有時候哪怕多出五千人來,都能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
好吧,這條解釋不同,司馬懿只能是說下一條。
其次,東郡士卒南調,是爲了避免兗州南部防空虛。
現在的魏軍,過於集中在兗州郡的西北地區了,誠然,這麼做有利於出兵進攻,但問題是,一旦蜀賊主發進攻,兗州的南部防務相當的空虛。
是,陳留郡是有四萬多兵馬,但那是用來協防潁川郡的,一旦潁川郡遇險的話,陳留郡必然派出援兵,這樣兗州南部的兵力就更了。
到時候,不管是蜀賊分兵突進還是東吳背盟犯境,兗州都必然陷到被,不如提前調兵彌補兵力空缺,以防萬一。
而且,即使蜀賊真的是準備打防戰,從陳留郡進河南郡,路途並不是特別遠,這次調,完全是爲了兼顧兗州攻防的做法。
可曹爽還是不同意。
第一,曹爽再次強調,蜀賊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選擇主進攻,必然是準備防守。
第二,曹爽不相信蜀賊可以在沒有攻破兗州的況下,貿然分兵進陳留郡,撐死就是跟上次防守戰一樣,在兗州南部進行一些擾而已,本不足爲慮。
至於東吳,雙方不僅有盟約,還各有人質在手,豈會輕易背盟?!
第三曹爽再次跟司馬懿強調,天子的詔命,是讓司馬懿準備反攻的,給兗州和河地區劃撥了這麼多的郡兵,囤積了這麼多的糧草和軍械儲備,不是讓司馬懿守著兗州不彈的。
你司馬懿有這個來回調兵力的功夫,倒不如想想,怎麼儘快完軍備,然後出兵進攻比較好。
給司馬懿氣的這貨怎麼就這麼的油鹽不進呢?!
真的,現在的司馬懿,超級懷念夏侯霸當年給自己當護軍的時候,夏侯霸雖然也沒啥戰陣經驗,但他是真的能聽得進自己的解釋,也能拿出自己的判斷。
這個曹爽,只會拿著天子詔命說事兒,鬧得司馬懿實在是難啊。
調兵的事,因爲護軍的反對,只能是不了了之。 不是司馬懿不能堅持原則,而是這種事,就算打司到大魏天子面前,司馬懿都贏不了.護軍的職責,是協助主帥理軍中事務,同時也是在關鍵時刻節制主帥的。
很顯然,曹爽對第一個責任本沒當回事,他就盯著第二個責任幹了。
而隨後事態的發展,更加讓曹爽得意,司馬懿揪心了。
曹爽得意的地方在於,在接下來一直到年底的這段時間裡,方面沒有任何大作,兵力也始終保持在原本的七萬人左右。
似乎印證了曹爽的判斷,蜀賊的目的,不是要先發制人,而是跟上次一樣,打防戰。
可司馬懿是越看越揪心啊.以諸葛亮之能,如果是隻想打防戰的話,直接在地區增兵三萬,湊足十萬兵馬,足以防衛,本沒必要搞這麼大規模的員。
可現在,魏軍細作依然不斷的傳來消息,說蜀賊在荊州,關中等地大肆集中兵力.總不能是因爲蜀賊軍糧太多,吃飽了撐的吧?!
爲此,司馬懿不得不主上奏給朝廷,向天子再三說明況,希朝廷能夠有所警覺,做出戰略改變。
但.司馬懿的疏奏,一去如石沉大海一般,毫無音訊。
倒不是曹叡沒看到司馬懿的奏摺,也不是曹叡突然變了糊塗昏君了相反,其實曹叡很注重司馬懿的疏奏。
曹叡其實還是認可司馬懿的判斷的,蜀賊這麼大規模的員,肯定不是打一場防戰這麼簡單。
但是呢,曹叡覺得,自己其實現在有兩個選擇的。
一個,是聽從司馬懿的建議,重新調配兵力佈置,由進攻準備進防守準備,阻擋蜀賊可能發的進攻。
只是,這個做法,太被了。
這些年,曹魏基本都是這麼一套應對思路,然後等待曹魏的就是丟了關中丟河,現在連兗州都面臨的風險。
繼續這麼幹下去,曹叡是真的不覺得,司馬懿有能力可以守住河和兗州。
因此,曹叡覺得,是不是可以採取第二個應對方式——提前發對的攻勢。
現在固然沒有做好全面進攻的準備,但是發一波攻勢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主進攻,必然會打斷蜀賊的員準備,讓蜀賊從戰略進攻被的轉戰略防守.也許這麼一來,反而能破壞掉蜀賊這次的進攻準備。
這個,就是曹叡現在的想法。
但是,曹叡也知道,這個事事關重大,他不能自己拍著腦袋決定,爲此,他不得不召集自己的狗頭軍師們,一起商議這個事。
自從陳羣和曹真相繼因病過世後,曹叡藉此收回了不的決策權,達了前所未有的集權。
但曹叡到底還是一個腦子清醒的主君,他知道之現在雖然有了足夠的決策權,但不是什麼事他都能做出最準確的決策,所以他還是需要臣子給他足夠的建議。
而就在這樣的權利結構下,陳矯和滿寵代替了原來陳羣和曹真的位置,進了決策層,但卻只有建議權,而沒有足夠的決定權。
同樣的,孫資和劉放這兩個人的地位,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這兩人以前在大魏朝廷部,只負責政務,軍務他們是沒有的權利的但現在,因爲曹叡的收權和需要,他們有了參與軍務的權利。
這種權利結構就意味著,只要有人能夠堅定曹叡的想法,那麼曹叡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來決定所有軍政。
但很顯然,孫資和劉放兩個人,他們的權利來源就是曹叡,這兩人是絕對不會去反對任何曹叡提出來的想法和決策的,只會想辦法去替曹叡的想法尋找合理的理由支撐。
而陳矯和滿寵兩個人.這個時空的滿寵可不是歷史上的那個滿寵,他沒有撈到拿孫權刷經驗的機會,在軍務方面雖然有些自己的看法,但威不夠。
而陳矯.他常年居於二線,是前面有能力的人都死了才靠著資歷被拉上來充數的,他的話語權還不如滿寵呢。
所以,這個事,到了這個地步.其實也沒啥好討論的了。
最終曹叡決定,提前讓司馬懿發進攻的戰略,在開春後立刻出兵,反攻。
霸氣的黑道女王,一朝穿越嫁入神秘王府,傻王爺張牙舞爪的撲過來要跟她生娃娃.她堂堂黑道女王,怎麼可以跟一個傻王爺成親?被關冷宮的妃子突然離奇死亡,她沉著,冷靜,一步步走近陰謀的中心,危機時刻總有神秘面具男子出手相救十年前的真相正在慢慢浮出水面,而她身陷其中,越走近他,便越發覺他身上揹負著太多的秘密,亦真亦假,哪個纔是真正的他?
王牌軍醫燕小釋穿越成古代病弱秧子燕小四。上有疼愛她的娘親,還有三個視她如寶的姐姐。隻是,娘親喚她兒子,三個姐姐喚她四弟。她何時成了男人?伸手一摸,好在該有的都有。隻是,家徒四壁,這日子實在難熬啊。餓得兩眼發昏的燕小四決定賺錢養家,讓娘親跟三個姐姐貌美如花。隻是,當初順手撿回家的野男人卻纏上了她。「四兒,我喜歡你。」燕小四:「......我是男人。」野男人:「可是我不介意斷袖。」
穿越到以武為尊的未來星際,為了避開勾心斗角,羅碧隱瞞了自己覺醒異能的事。 誰知有人不長眼非要找事,堂妹先是搶她的未婚夫,接著還想搶屬于她的東西。羅碧一怒之下跑去測試,結果嚇人一跳······
樓茵茵本是一個天賦異稟的玄學大佬,誰知道倒霉催的被雷給劈了,再睜開眼,發現自己不僅穿書了,還特喵的穿成了一個剛出生的古代嬰兒! 還拿了給女主當墊腳石的炮灰劇本! 媽的!好想再死一死! 等等, 軟包子的美人娘親怎麼突然站起來了? 大奸臣爹爹你沒必要帶我去上班吧?真的沒必要! 還有我那幾位哥哥? 說好的調皮搗蛋做炮灰呢? 怎麼一個兩個的都開始發瘋圖強了? 樓茵茵心里犯嘀咕:不對勁,真的不對勁!我全家不會是重生的吧? 樓茵茵全家:重生是啥?茵茵寶貝又爆新詞兒了,快拿小本本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