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容一臉高興道:“叔父可是有什麽證據,能夠證明叔母的清白?若是有,必定能救叔母。販賣私鹽乃是重大要案,又牽扯北王府,上達天聽,誰敢徇私枉法?您有什麽證據,直接出來就行!”
薑清榮瞬間便蔫了。
近年私鹽走私猖獗,皇帝下令嚴查。明心司因此抓的皇親國戚不知幾何。
本沒法兒收買。
確實。薑容怎麽救?誰敢徇私枉法?
“我……也沒什麽證據,隻是與你叔母相識多年,覺得應該不是這樣的人。我先去大牢探視一下,問明況再說。”薑清榮立即改了口風。
他可不想為了撈一個常氏,把自己賠進去。
“如此甚好。叔父,我一定會盡力救叔母的!”薑容安。
薑清榮走了。
翡翠言又止,“常氏險些連累您,您還要救……”
“叔母對我有養育之恩。縱叔母有些過錯,為人子,又豈能無無義?”薑容慢慢道。
薑容是被常氏養大的。
若是不聞不問,必定被口誅筆伐不孝。
而且,還沒到和二房撕破臉的時候,還要等兩位好哥哥互砍呢。
表麵上自然要救一救常氏,私底下再去殺人。
“小姐您真是重重義。”迎夏連忙逢迎。
薑容薄微抿,“我一向,恩怨分明。”
……
三月廿五,常氏私鹽案判決。
擬判斬立決,最終改判杖一百,流放嶺南。
而這改判,是謝老太妃幫忙說了一句話。看在北王府的麵子上,皇帝饒了常氏一命。
時人都誇北王府世子妃,純孝至善。
“好孩子,你保住常氏一命,已經報答了的養育之恩。從此以後,與你再無瓜葛。這樣的人,你莫要為傷心……”謝老太妃安道。
薑容福一拜,“多謝祖母願意幫叔母一把。”
“你不舍得,可以去送一送……”謝老太妃對薑容格外寬容。誰能不喜歡善良孝順重義的孩子呢?
“容兒不忍與叔母別離,遠遠目送最後一麵,便好。”薑容低垂下眼眸,又道:
“咱們在楓葉鎮有一布莊,是綢緞鋪的供貨源,容兒想去楓葉鎮查點布莊賬目,還請祖母應允。”
楓葉鎮,就在京城鄰近,以染織聞名。
薑容自從接手謝家產業,便在一生意鋪子查賬,十分負責。
“你辛苦了,去吧。多帶些侍衛!”謝老太妃點點頭,看著的眼中滿滿都是讚譽。
薑容沒有因為私事,就忘了公事,已經有幾分獨當一麵的氣勢。
……
夜幕時分,薑容一行抵達楓葉鎮。
“我有一件事,給你們去辦。”薑容看著眼前站著的四個黑暗衛,吩咐。
這四個暗衛是謝淩熙臨走之前留給的。
負責保護的安全。
聽從的命令。
薑容沒想過瞞著謝淩熙,把他的人,就當自己人使喚。
信得過。
而且自己一時半會也找不到這種武功高明又忠誠的暗衛。
“今夜押送囚犯的車隊,從楓葉鎮附近的楓葉山經過,有勞幾位將常氏擄來。”
四個暗衛麵麵相覷,世子讓他們聽從世子妃吩咐,那……劫囚車,應該也得聽吧?
四人領命退下。
翡翠震驚瞪大眼睛。原來世子妃特意帶人來楓葉鎮,就是為了救常氏啊……
……
常氏被鎖在囚車裏。
被打了一百杖,傷痕累累,整個人蜷在囚車裏,蓬頭垢麵,猶如乞丐。
神恍惚。
前幾日還是風麵的侍郎夫人,轉眼就變了階下囚。
難以接這巨大的落差。
是個聰明人,十分清楚,如今的自己,已經再無翻之日。
夫君不會救,隻嫌礙了他的名聲。那位大人,也不會管的生死。薑容倒是被騙的團團轉,盡力保住了的命,但這有什麽用啊!
讓流放嶺南,生不如死!
就在此時,幾個黑人衝了過來,看守慌忙喊道:“來人啊,有人劫囚車!”
常氏眼中泛起亮,驚喜地招手,“我在這裏……快來救我……”
那些押送的差役不是暗衛的對手,常氏被順利救了出去。
半個時辰後。
暗衛拎著一個麻袋回來,將其打開,“夫人,人帶回來了。”
常氏從麻袋裏鑽了出來,看著坐在主位上的薑容,驚喜地鬆了一口氣,立即開始表演,紅著眼眶道:
“叔母就知道,容兒一定會救我的。不枉費我從小將你養大,待你如親兒一般!”
“叔父將你休了。所以,你現在不是我叔母了。”薑容不不慢道。
在判決下定這一日,薑清榮為了他的聲,便立即寫了一封休書,送回常氏娘家,與斷絕夫妻誼。
從今以後,常氏與薑家,再無關係。
常氏早知道薑清榮是個薄寡義之人,否則他怎麽會謀奪親兄的家財。
但到自己頭上,也是氣的不輕:“我自從嫁給他,為他付出了多心,用自己的嫁妝給他鋪路,他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叔父此人,委實該死。不久的將來,我會送他來陪你。”薑容深以為然點點頭,垂眸看著地上的常氏,眼神一片冷寂。
常氏臉一僵,約覺到不對勁,“容兒,你這是在說什麽啊……”
“常氏,一年前和你一同進玉泉山莊,燒毀我母親的人,是誰?”薑容開門見山問道。
常氏神瞬變,“你在說什麽,我聽不懂!”
“給你黃泉之毒的人,是誰?此毒乃當世奇毒,能令中毒之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價值昂貴,千金難求。如此珍貴的毒藥,用在我上,這真不是你能舍得的手筆。”
簡單點說,常氏想殺,一包砒霜就夠了,可舍不得用這麽貴的毒。
“你……你……”常氏不可抑製地慌了起來,沒想到,薑容竟然全部都知道,但麵上卻端著一副委屈傷心的模樣:
“容兒,叔母不知道你在說什麽,這其中肯定有什麽誤會!你自喪母,三歲喪父,是我辛辛苦苦將你養長大。你怎麽能誤會我要害你呢?”
“若我要害你的命,你又哪能活到今日。我把你視若己出,視你為親兒,你說這種話,真真是傷我心!”
常氏假模假樣泣。
在墳頭住了十一載的少女段怡,突然成了王孫公子爭相求娶的香餑餑…… 公子:愿意江山為聘! 段怡:江山很好,我要了。你?贈品不要。 * 崔子更冷眼旁觀,決定張開虎嘴,等著某個想要扮豬吃虎的姑娘,送上門來。
成婚前夕,阿姒意外失明。某日,他們居住山間小院來了羣官兵,稱要抓暗殺晏氏一族長公子的刺客。 夫君未歸,阿姒慌不擇路藏身櫃中。 忽而,外頭傳來一個清潤的聲音,如深潭墜玉,獨一無二的好聽:“沒尋到人?” 阿姒認得,這是她的夫君。 她鑽出櫃中,循聲牽住青年袖擺,怯怯喚他:“夫君,我在這。” 那人稍頓,良久,輕笑一聲,隔着衣袖握住她腕子。 他把她帶下山,安置到別處。 從前疏離寡言的人,日漸溫柔,爲她讀書解悶、弄弦撫琴,甚至浣布擦身。唯獨對給她治眼疾一事,不甚熱絡。 阿姒漸漸習慣了眼盲的日子,二人也從初成婚時的生分到日漸親密,可就在他們圓房時,她忽然看見了。 燭火搖曳,上方青年清雅溫潤,面若冠玉,一雙含情目笑意和煦如春。 可這並非她那劍客夫君,而是那位權傾朝野的晏氏長公子,晏書珩。 她掙扎着想逃,卻被晏書珩抓住手,十指緊扣,青年手背青筋蚺起。 一滴熱汗落在阿姒眼角,他低頭吻去,與她額頭相抵,目光交纏:“現在,你是我的妻了。” “阿姒,喚我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