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沒有選擇子奕,我誰也沒有選。”施菀看著他說:“我的確會和他一起去江陵府,但同去的還有我師父大周大夫,我們去江陵府見一位歸鄉的老醫,只是跟著家的馬車順道有個照應而已。”
陸璘這才發現自己最擔心的事是個誤會,可是,他已經沒有了高興的能力。
又不知過了多久,他問:“你是不想去京城,還是……”
還是不想和他去京城。
施菀想了想,回答:“不想去京城也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不太想和大人有什麼其他關系,更不會想要嫁給大人,我只當大人是安陸的父母。”
頓了頓,又說:“大人出名門,又是才貌雙全,自然當配那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
陸璘覺得自己該說點什麼,卻又不知說什麼,只是他明確了一件事,施菀,不喜歡他。
他從院中出來,忘了自己是不是有記得禮數和道別。
仔細想想,這個結果似乎也并不意外。
重逢以來,都對他保持著距離,從沒有出要提起往日關系的意思。他是因為知道子奕要帶出去,著急心慌才過來表心意,但表心意,本就不會改變結果。
只是這是他當時,唯一能做的事。
用了很多步,他才回了自己在安陸暫時租住的宅子,在這一刻之前,他還覺得這是家,但在這一刻,他意識到這只是暫時落腳的地方。
那種初來安陸的孤寂,再次席卷而來。
所有的期許都落空,所有的夢都已破碎,盤旋在心底數月的歡欣,在這一刻消失怠盡。
然后,是一種漸漸蔓延的痛楚,如墨滴落水中,在周擴散,去他所有的力氣。
這時長喜從外面進來,提來一籃梔子花。
“公子,我剛剛出去,對面那家的老夫人送的,有了這個,香也不用點了。”長喜將那一籃梔子花都擱在了房中的小幾上。
梔子花濃郁的氣息襲至鼻端,一如那一晚的芬芳。
陸璘無力地閉上了眼睛,有一種清晰的鈍痛。
端午沐休之后回縣衙,楊釗幾人發現一件稀奇的事:上衙最早、散衙最晚、一門心思忙政務,毫不休息的陸知縣告假了。
他們很高興,覺得這端午假日似乎延長了一天。
第一天渾渾噩噩也就磨過去了,打算第二天好好辦積的事務,卻發現知縣還沒來。
幾人覺得不對勁,惟恐陸璘是不是生了嚴重的病,正想著約好了一道去看看,沒想到在第三天,他卻來了。
沒有生病的模樣,但話比以前更了,整個人消沉得不似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楊釗問他:“陸大人是怎麼了?可是遇到了什麼事?”
陸璘搖頭,并不言語,沒有要解釋的意思。但隔一會兒,楊釗見他看著窗外一叢野的金銀花出神。
楊釗想,陸大人一定是遇到了事,而且是不小的事,但愿不是徐家的案子出了岔子才好。
下午,陸璘在縣衙待到傍晚才乘馬車回去。
太已落山,天已是暮,劉老二照舊從雨衫巷繞道走。
這是陸璘最初待的,讓他走這條道。那時候他知道陸璘是喜歡看施大夫門前那幾棵杏花樹,后來杏花凋謝,但陸璘沒讓他改道,他也就沒改,一直往這邊走。
那幾棵杏樹早已結了果,還是綠的,沉甸甸掛在樹上。
前方傳來狗打架的聲音。
陸璘本沒有在意,但卻約覺得有些像那如意的聲音,便起車簾來看向外面,才知正好路過家門口,如意正在路旁和另一只型稍小的狗撕咬打架。
的院門掩,也沒有人出來看護狗,所以……是走了吧,和子奕去了江陵府。
他放下車簾,只覺心被下去的苦又泛濫起來。
“以后,走前門吧。”他朝外面道。
劉老二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好,明天就走祥寧街。”
前門就是祥寧街,走前門,便不會經過雨衫巷了。
陸璘想讓自己接。
他沒有這樣為一個子失意過,但也讀過許多詩、看過許多文章,知道那是一種漫長而難以承的痛苦,只能任記憶自己忘卻,任時間將那痛苦消逝。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也許已經從江陵府回來了,已在馨濟堂正常坐診,他不知道,因為不往雨衫巷走、也沒有刻意去接近他,便沒有了那麼多的集。
這樣好像還不錯。
他忙著徐家的案子,廢寢忘食,沉浸在繁忙的事務里,似乎已經對那一天的事慢慢淡忘。
直到許多天后,陸璘在與德安府知府趙襄談徐家案子,趙襄隨口提起了施菀。
他問陸璘,“聽說縣城有個大夫,姓施?”
陸璘聽他提起話頭,想起之前子奕打張大發的事,便猜到張家果真找到知府面前了。
他狀似不在意地回道:“是,正好我與住同一條街。”
趙襄繼續道:“是這樣?我這衙門里,有個捕快,之前我出行馬驚,他倒是救過我一次,他和我說他有個親叔叔,因為和這施氏往日有些恩怨,這施氏竟伙同姘夫將他叔叔打重傷,如今臥病在床,眼看著是不行了,他有心去縣衙告狀,卻擔心這姘夫是商賈之人,擅長詭辯,又會托關系拉人,不知這冤屈能不能申。”
坐上出嫁的花轎,只因師傅說,勾引了不該勾引的他。究竟誰勾引誰?他衣襟半開,勾魂攝魄地朝她招手“娘子,過來。”他黑衣如墨,擲杯于地,揚言一定要將她奪,奪身,奪心,奪一生。他白衣勝雪,立于萬仞峰巔,迎風而立,冷冷地說:“我弄丟的妻子,我會親手抱回來。”再相逢,她已桃花朵朵開,美男跟著跑。
陶靜安一直認爲,做正確的事,比做好的事更重要。 後來她遇上了沈西淮。 她對這位老同學的印象有三:成績好,家裏有礦,跟女友很登對。 有一天,這位老同學問她想不想結婚。 陶靜安想,去他的吧,她心底裏認爲這並不正確,至於好不好,只有結了才知道。 等把婚結了,她意識到,她被沈西淮給騙了。
姜雪容是家中庶女,雖生得貌美,但只想擺爛。 無他,只因有個擺爛的姨娘。 後宅鬥得水深火熱,姨娘坐在搖椅上吃着自己種的西瓜看熱鬧,順嘴教育雪容:你可別學她們,有吃有喝就夠了,應付什麼男人,多傻啊。 別家院子爲了爭寵什麼手段都使,自家姨娘一向打着哈欠嗑瓜子。 只有被欺負狠了,日子混不下去了,才放放大招,對着爹爹哭哭啼啼撒嬌,哄得爹爹暈頭轉向。一次哄上半個月,哄一回,能管用小半年。 姨娘教育雪容:做人啊,也不能太努力,意思意思能吃好喝好活下去就行。以後你嫁人啊,可千萬別太努力。 雪容謹記姨娘教誨,把擺爛貫徹到底。 — 那年太子殿下選妃,嫡姐胸有成竹,雪容與家中幾位姊妹一道去給嫡姐做陪襯。哪裏曉得嫡姐落選,自己卻入了選,成了東宮侍妾。 做太子的妾也成吧,左右在哪裏擺爛都差不多。 雪容對爭寵毫無興趣,看那羣女人們勾心鬥角,自己在小殿裏種菜做飯,香的嘞。 哪裏知道,太子殿下不知道抽什麼瘋,召她侍寢的次數是越來越多。 雪容哄完半個月,實在累得不行,各種理由往外搬,把人攔回去。 某日太子又來,雪容得心應手躺在牀上抱着手爐嘆氣,“殿下,妾今日身子不適,您還是去旁的姐姐那裏吧。” 太子沉默半晌,戳穿她:“這次是哪裏不舒服?這個月你已經頭痛過三次,腰痛過三次,來過三次癸水。” 雪容:“……” — 就這麼擺爛着擺爛着,莫名其妙她就成了太子妃。 後來太子即位,更是尊她爲皇后,爲她空懸後宮。 旁人問及她御夫之道,一向擺爛的雪容表示:講真我也不想當太子妃和皇后,累死人了。 衆人:能不能別得了便宜還賣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