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平康盟約中還有一條條款,除當時與會的仁帝、姚鶴守及北金王將外鮮有人知。即使是當今長寧帝,也是在仁帝垂危的榻前才知道此事。
彼時仁帝已是痰聲將咽,費力仰面對長寧帝說道:
“朕此生有三負,負了忠將、良臣、孝子……亦有三不負,朕不負宗廟,不負黎庶,不負本心……朕的后名,任由后人評說,朕知你素來孝順,但莫要為此……大干戈。”
長寧帝聞言落淚,環跪聽訓的老臣仆侍亦泣不聲,仁帝嫌他們晦氣,都趕出了外殿,只留兀自抹淚的長寧帝,他再湊近些。
“但有一事,朕不能平白背負罵名……并非朕信讒用佞,寵信姚相,乃是平康盟約里有未落在紙面上的一條,那北金朝廷說……姚相乃兩國善之功臣,大周不得輒更易丞相,否則將視為大周不臣,金人鐵騎將踏平永京……”
長寧帝的眼淚砸在手背上,聞言,霎然面白如紙。
而仁帝說完這件事后,越發進氣趕不上出氣,只張著手喃喃道:“唯此一罪,朕不能認……唯此一罪,朕不能認……”
仁帝薨,平康之盟的重擔到了長寧帝上。
有北金做保,姚鶴守此人殺不得、挪不得,還要倚他為賢相,任他禍朝綱,做北金的爪牙。
殿中一時默然,往事今皆如牢籠、似枷鎖,沉甸甸在他上。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是沉重的,唯有爐中的裊裊煙,是這宮廷里唯一自由的所在。
殿守進來通稟道:“陛下,姚貴妃聽說皇后母家今日宮探,備下幾分薄禮,遣送來坤明宮給諸位眷。”
“偏多事,耳報神倒是靈。”長寧帝冷嗤,看了祁令瞻一眼,對殿守道:“送進來吧,擱在外殿,不必打攪。”
姚貴妃遣人安置好禮,向長寧帝行禮,“貴妃娘娘說膳房新供了北地的羔羊,若陛下仁慈,讓皇后娘娘與家人多團聚一會兒,可移步臨華宮用午膳,貴妃娘娘在宮中候駕。”
當著永平侯府的人,請駕請到坤明宮來了,著實有些過分。
此話長寧帝不答,又看向祁令瞻。
祁令瞻起行禮,向長寧帝請求道:“臣是外臣,本不得殿,但臣多日未見皇后娘娘,心中掛念,想請陛下開恩,允臣一見。”
長寧帝點頭,嘆氣道:“你們兄妹一向好,皇后近來心不豫,子進去看看,也幫朕開導開導吧。”
祁令瞻叩謝:“謝陛下圣恩。”
第12章
殿中約傳來照微的聲音,又在講那幾個市井笑話,昨天在母親面前講了三五遍,回回都將母親逗得樂不可支。
祁令瞻在殿外停了片刻,待講完,讓眾人都去殿外稍候,添茶倒水的宮侍也打發走。
“什麼話,還要神神地說,”照微對祁令瞻道,“姐姐積郁難紓,你可不能訓。”
祁令瞻說:“有你作襯,張飛來了也堪稱一句嫻靜,我訓不到別人上。”
“那不讓我聽?”照微探頭探腦不肯走,“必然是要講我壞話。”
“大勇不畏讒,”祁令瞻將推出去,曳上格門,“安靜在外候著吧。”
茶室里只剩祁令瞻與祁窈寧,窈寧要為他倒茶,祁令瞻不敢勞累,上前將茶壺接過去。
窈寧道:“我能為哥哥斟茶的機會不多了,今日難得,哥哥不必多禮。”
祁令瞻道:“你有百年福壽,別說這種話。”
窈寧笑了笑,“千年百年,人但有一死,便要為后事做打算。”
說的打算,便是讓祁憑枝宮侍疾。祁令瞻雖所托寫信給祁家長房,但并不贊同的做法。
他說道:“自右掖門一路過來,見堂妹面有喜,未得勢已生倨傲心,以后若真了皇后,未必會念著緣,善待太子。”
“哥哥不必憂心。”祁窈寧擱下蓋碗,示意他附耳過去,低聲與他了幾句真心話,卻見祁令瞻眉心緩緩蹙起。
“照微?你竟然仍想讓宮?”
祁窈寧道:“韓家的事我已聽說,我知道哥哥必不會讓照微嫁到這種人家去,你放心,我不,只讓自己選。”
祁令瞻聲音里出幾分嚴厲:“窈寧,你不能這麼作踐自己。難道除了阿遂以外,我、父親母親,還有陛下,我們就不是你的家人嗎?你要我眼睜睜看著你——”
“哥哥!”
祁窈寧打斷他的勸告,因氣涌而掩驟咳,祁令瞻忙給倒水順氣,卻見掌心的素綢帕子里洇開一團殷紅的鮮。
窈寧眼中蓄滿淚水,將帕子遞給祁令瞻看,“茍延幾日對我而言沒有意義,我只此一個心愿,哥哥……倘照微愿意可憐我和阿遂,這是我欠的恩,我來世報答,倘不愿,哥哥放心,我絕不會。”
在哀求而希冀的目里,祁令瞻數番言又止,終是緩緩攥了那沾滿跡的帕子。
他的心被活生生地從逃避的幻想中撕下,墜冰冷的、避無可避的現實中。
最終,他說道:“此事便如你所愿,倘照微自己愿意,那就讓宮,倘不愿……你放心,窈寧,只要永平侯府在一天,只要我尚有一口氣,絕不會讓阿遂人欺凌。”
“哥哥……”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她沒有做錯任何事,卻莫名被退親,這是天底下所有女人都無法忍受的事, 薑檸寶冷靜思考後決定了,她不當定國公世子的妻,她要當他的娘! 比起溫文冷情的謝世子,她更欣賞他的養父──年僅二十八歲的定國公謝珩, 他愛國忠君,驍勇善戰,人稱戰神,她要嫁的男人就是該如此神勇, 不過有個小小的問題,這位定國公天生帶煞,靠近他的人不是傷就是病, 嚴重者還生命垂危,因此眾人皆笑她傻,不知死活, 卻不知老天站在她這邊,她特殊的命格讓她得以抵禦他的天然煞, 要多靠近就有多靠近,連挽著他的手也不成問題,這不是天作之合是什麼? 況且她有釀造神奇藥酒的神技,有把握治癒他長年征戰的舊疾,讓他長命百歲, 除此之外也要培養感情,才能過得和和美美, 隻是她沒料到他這般清純,她鼓起勇氣寫情書,訴說自己對他的心動, 他卻說她有心疾,請來太醫要幫她治病,唉,要調教出個好夫君,好忙啊……
寧時亭追隨晴王顧斐音十年,為他退婚,為他放棄坦蕩仙途,棄刀入府。年紀輕輕的無名無分,最后被一杯毒酒賜死。重生回十七歲,他放下執念,只求一封放妻書。府上時光寂寞,只有他與殘廢的少年世子同住屋檐下,井水不犯河水。知道日后顧聽霜會逼宮弒父,成為一代暴君,也知道這孩子生母早逝,少年辛苦。便也會悉心教導,溫和陪伴,期望他能多一點安和,少一點暴戾。卻沒想到,那年夏天,他在院中閉眼乘涼,聽見下人催世子選妃。書房拐角,輪椅上的陰鷙冷漠的少年冷笑說:要什麼世子妃,我只要院子里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