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曆史專家穿越記 第百二十二章:以德服人(第四更求月票!)

《曆史專家穿越記》 第百二十二章:以德服人(第四更求月票!)

    弘治皇帝咄咄人的看著方繼藩。

    他要一個解釋。

    說實話。

    這太黑心了。

    哪有這麼坑人的。

    方繼藩面帶微笑。

    看了一眼朱厚照。

    朱厚照如吃了蒼蠅一般。

    這鍋,似乎真的他背了。

    此時,方繼藩道:“陛下,敢問,而今土豆和紅薯極力的推廣,據兒臣所知,各省已開始大規模的種植,去年和今年,各省的糧荒,幾乎沒有出現,甚至,因此而導致了地價的跌宕。為何?因為不缺糧了,不缺糧,糧價自然也就賤了,所謂穀賤傷農,怎麼傷?大量的土地,人們已經無心種糧了,鄉間的地主,認為將土地租種給農戶,並沒有什麼獲利,哪怕得來了糧食,也價格低廉,他們自然也就沒有了將土地盡數租種出去的力,那麼……眼下,人們似乎是勉強能吃飽喝足了,可是……卻誕生了大量的流民!”

    方繼藩說出了問題。

    這一點,弘治皇帝也皺眉起來,江西布政使司的奏報,確實有這個況,福建布政使司,河南布政使司,也多多,有這樣的況發生。”

    說來也奇怪,荒年有流民,年依舊還是有流民。

    穀賤傷農、穀貴農。

    也就是說,穀若是太賤,會打擊農業,使人們對耕種的積極嚴重的下降,甚至許多人,拋棄土地。可一旦穀太貴,往往是因為災害造的,災害發生,穀價格暴漲,人們只好肚子。

    這其中的平衡,實是太難掌握了。

    方繼藩接著道:“就說江西布政使司,單那兒一地,流民就新增了數萬之多,這還只是府統計的,太知道,是否有瞞報,陛下,長此下去,兩京十三省,若都如此,可怎麼得了啊。究其原因在於,土地只有這麼多,百姓也只有這麼多,一旦土地的收暴漲,糧食多於了百姓們的需求,那麼,這糧食勢必會堆積,現在,大明本不需這麼多土地,就可養活當下的人口,繼續耕種,已毫無意義,當下的問題在於,農戶太多的緣故啊。”

Advertisement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許多跡象已經開始出現了。

    農戶太多,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方繼藩隨即道:“可問題在於,這些流民一旦不再耕種土地,他們靠什麼為生呢,難道任他們四流竄,使他們看不到對生活的希,積蓄對朝廷的不滿,最終,發出怨恨,使他們最終從流民變了暴民、惡民。再這樣放任下去,遲早,是要醞釀大禍的啊。”

    弘治皇帝心裡沉甸甸的,這話,也沒有錯。

    方繼藩笑嘻嘻的道:“所以兒臣才說,咱們太子殿下聖明呢,太子殿下一拍腦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譬如……建新城。”

    “這是斂財!”弘治皇帝瞪方繼藩一眼,無論你方繼藩怎麼顛倒黑白,說破了天,也繞不過去。

    方繼藩笑呵呵的道:“不對,這是安置流民。陛下您想啊,建設新城,建設陛下的宮殿,咱們需要招募多人力啊。兒臣計算過,單單京師一個新城,就需要有一百多個各種作坊,有練混凝土的,有造瓷磚的,有燒窯的,有造玻璃的……這些作坊,現在所需的人力空缺,就超過了五萬之數,五萬人有了工做,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無萬戶人可以得到安置,五萬戶,就是二十萬人口啊。”

    方繼藩又繼續道:“工地上,還需要無數的泥瓦匠、石匠、木匠以及數不清的各苦力,這……又是多人?兒臣哪怕是往了算,這只怕,又是數萬人吧,這前前後後加起來,所需的人力,至十萬以上,未來……甚至還可增加,十萬人,就是十萬個家庭,數十萬人口,他們可以依靠這些謀生,那些沒辦法耕種土地的人,從土地中走出來,從此,便有了工錢可領。更不必說,這些人還需食住行,又不知,可產生多需求了。”

Advertisement

    弘治皇帝微微皺眉,這樣……也可以?

    方繼藩歎道:“可是要養活這麼多人,哪裡有這麼容易呢,朝廷哪裡來的這麼多銀子,國庫裡沒有,帑裡也找不著,哪怕是方家真的砸鍋賣鐵,出的了這個銀子?”

    弘治皇帝沉默了。

    方繼藩道:“既然都出不了,卻有人可以出,譬如……這天底下,有多家裡藏著無數財富的宦、勳貴、老財啊,他們手裡頭……有銀子!哪怕一家的財富,元及不上國庫,可是十家、一百家、一千家、一萬家,他們的財富,兒臣敢拍著脯保證,這些財富,可以是當下國庫收的十倍,甚至二十倍、三十倍。”

    “陛下啊,他們的銀子,肯拿出來,建造新城,而他們得到了自己的新宅,營建的過程中,有數十萬人,得以養活,這數十萬人有了銀子,可能就產生了消費,又不知可養活多商賈和人手,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不但解決了當下流民的問題……太子和兒臣,也可從中,賺點兒銀子。陛下呢,陛下得到了新的宮殿,不只如此,新的宮殿,隨著房價的攀升,價值也在不斷攀升,陛下,這一畝地就是一萬兩銀子,大明宮的土地,更是比尋常宅邸更有價值,沒有三萬兩銀子,也買不了一畝,若以市值而論,等著新的宮殿全數修建完畢,這大明宮,價值至在五千萬兩紋銀以上,甚至更多。”

    弘治皇帝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麼聽著,倒像是一個極完的結果,似乎每一個人,都從中得到了好

    不對,怎麼聽著都不對,問題出在哪呢。

    弘治皇帝想起來了,那些彈劾奏疏,弘治皇帝冷冷道:“可你知道不知道,現在許多人都在抱怨,這新城的房價,竟是超過了舊城。”

Advertisement

    “可是舊城的價格下跌了啊。”方繼藩無辜的道:“若是他們買不起新城,可以住在舊城嘛,再者說了,敢問陛下,尋常的百姓,會買新城的宅邸嗎?”

    弘治皇帝微微一愣。

    方繼藩笑的道:“他們不會買,他們現在還有許多人是流民,或是著肚子,哪怕是能吃飽飯了,家裡孩子的服,也未必能買得起呢。”

    方繼藩深深的看了弘治皇帝一眼,最後道:“陛下啊,流民們沒有工作,沒有出路,他們怨恨了,不滿了,則會聚集起來,曆朝曆代,這樣的人一旦失去了生存的希,就會謀反,自陳勝吳廣,至黃巾叛,再到黃巢,哪一次,不是如此呢?”

    “可是……”方繼藩意味深長的道:“可是曆來,陛下可曾聽說過,希能以幾百幾千兩銀子在新城買一宅邸的人,他再如何不滿,再如何抱怨,哪怕是咬牙切齒,恨之骨,可是,他們……會謀反嗎?”

    弘治皇帝臉一變。

    一下子,思路統統清晰起來。

    醐醍灌頂。

    底層的百姓,沒有了生路,一旦絕,非反不可。

    可是那些抱怨的年輕員,還有那些看著新城卻買不起的小買賣人、小東家、家底還算殷實,卻又無法在新城定居的人,他們才是新城最大的害者,因為只有他們,才想購置宅邸的冤枉,可偏偏,這價格,使他們很傷。他們肯定會抱怨,會牢……

    可是這樣的人,有家有業,除了沒有房子之外,日子過的都算是殷實,他們有妻有子,他們會反嗎?

    曆來……從來沒有這樣的人。

Advertisement

    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方繼藩誠懇道:“當然,未來,肯定要對他們安置的,可是……當以安置流民為重,沒有人買房子,新城就建不起來,就不需要這麼多的勞力,也沒法建立這麼多工坊,這才是太子殿下的打算,太子殿下,為了安置流民,可謂殫竭慮,兒臣很佩服啊。”

    是嗎?

    一下子,朱厚照臉上的幽怨又不見了,居然……老方說的很有道理。

    他咳嗽一聲:“父皇,沒錯了,兒臣就是這樣想的。”

    弘治皇帝歎了口氣,不道:“可是,這些彈劾奏疏怎麼置呢,你們也知道,現在他們鬧的可很厲害,若是不斷彈劾下去,朕能置之不理?”

    方繼藩笑的道:“陛下請放心,三五日之,他們就會被狠狠下去。”

    弘治皇帝見方繼藩躊躇滿志的樣子。

    他不皺眉:“噢?你可不要來。”

    方繼藩搖頭:“陛下,臣的讀過書的人,怎麼會做違法紀的事,京師裡頭,人人對兒臣都是口稱贊,說兒臣以德服人,有古大臣之風,陛下不信,可問歐志。”

    弘治皇帝:“……”

    “兒臣只是相信,朝廷之中,一定會有開明的仁人志士,對這些可笑的奏疏,予以反駁,陛下勿憂!”

    “是嗎?”弘治皇帝憂心忡忡,覺得很可疑!

    ………………

    第四章送到,還有,今晚宅豬大大請吃全聚德烤鴨,吃撐了,老虎趕回來,更,沒說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